群雄逐鹿踞中原偷天換日埋後患
巍巍我大唐,三百年治世太平,盛世空前;泱泱我中華,三百年九州同聚,四海臣服。安史之亂始,朝廷宦官專權,地方藩鎮割據;黃巢起義後,民間禍亂繼起,戰場兵革不息。唐王朝正一步一步走向衰落,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
經過相互攻戰和殘酷廝殺,唐末藩鎮仍存留十幾個勢力較強者。北有河南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山西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陝西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河北盧龍節度使劉仁恭。南有浙江鎮海節度使錢鏐,江蘇淮南節度副大使楊行密,四川西川節度使王建。而這些節度使中,又以梁王朱全忠、晉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貞實力最強。此三藩,或為前朝之肇事者,後朝之造物者也。
唐天複三年(903年),李茂貞劫持唐昭宗及其眷屬至鳳翔,其子李繼偘覬覦昭宗之女平原公主美貌,逼其下嫁。平原乃貞烈女子也,誓死不嫁賊人。無奈家國罹難,形勢所迫,應允在內殿行簡禮,得以護家人周全。而後朱全忠攻李茂貞,將昭宗一家帶回長安,時平原公主已嫁作人婦,暫且滯留婆家。待家人離去不久,平原亦伺機出逃,於紛飛戰火中下落不明。翌年,朱全忠弑殺昭宗,另立其子李祝為哀帝。唐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迫哀帝禪讓,建國後梁,唐亡。
話說晉王李克用與這改旗易幟急於稱帝的朱全忠為宿敵,長久以來,培植勢力,影響日甚。時養十三義子,皆授太保之銜,個個驍勇善戰,功勳顯赫,百姓呼為“十三太保”。其中有三人,人生起落頗為後世慨歎:其一,三太保李存勖,十六年後滅朱梁,始建後唐,是為唐莊宗,人上之人也。其二,十三太保李存孝,因遭人妒忌被讒害致死,受五馬分屍之刑,無全屍者入地府,為人下之人。其三,九太保李存審,本姓符,後賜姓李,曾任宣武節度使、蕃漢馬步軍都總管中書令,平平仄仄,是為人中之人。
這“人上之人”李存勖,即位後仍常麵塗粉墨,登台表演,不理朝政,為世人所不恥;“人下之人”李存孝,武藝天下無雙,驍勇冠絕,雖死於車裂,卻青史留名,為世人所讚頌。“人中之人”符存審既無毀謗,亦無頌揚,生有九子,各鎮守一方,到是個識時務者之俊傑。
符存審第四子符彥卿,字冠侯,與其父乃一脈相承,忠勇善戰,通曉謀略,寵辱不驚,不失為當世之英才。生得個五大三粗之軀,卻一副儒雅謙和之麵。而立之年,大破契丹於嘉山,聲名大噪,擢為慶州刺使。
天成四年(929年),肅秋,日暮西沉,陰風颯颯,成群黑鴉一陣哀鳴,齊刷刷落在符彥卿內府廂房屋簷上,徘徊不肯離去。
值當府上眾人匆忙來去之腳步踏遍門檻,鴉雀才作四散狀飛向遠方。
天漸黑,符府上下著實躁動起來,柴火燃得滋滋有聲,熱水燒得咕咕作響,府中家丁人頭攢動,侍女丫鬟疾走奔忙。眾人皆雲聚於上房長夫人帳外,萬事皆準備停妥,隻待帳內喚來。
遙想當初,符彥卿弱冠之年,曾迎娶同州府刺史之女湘夫人為正室。此後,僅於去年風雨之夜引入一清俊女子,納為妾室,喚曰清夫人。
符彥卿終年行軍征戰,難顧家室,早年與湘夫人育有一子,名昭序,如今已是八歲少年,之後便再無添丁。所幸上天憐惜,是日,湘夫人再次臨盆,府第上下才有如此之期盼。
隨著一聲嬰孩響亮的啼哭,符彥卿高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一半。
“將軍大喜,夫人誕下千金,足重八斤八兩,母子平安!”產婆子揩拭著雙手,笑盈盈出來報喜。
符彥卿急促地掀帳而入,連聲關切,一家三口盡享天倫。
侍女梅香伺候一旁,亦為此氣氛所染,俏皮自語道:“沒曾想將軍這般高大英武,小姐出生竟長得如此細膩,真個兒大了還不曉得哪家公子才配得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