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是待了十一天,寒假都已經過去了大半,孤單寂寞的老人才依依不舍的放走倆孩子,讓他們回去。陸時其實也怪不舍的,因為這裏難得的日子清閑,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且老人還諄諄教導,帶他見識到了外頭的廣闊世界,其實他是很不舍得走的,可是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好。
陸時打包了夏永川一起回去了,還記得離開的那一天。天下著小雪,有點灰蒙蒙的,他們拎著包,坐上了正好要路過他們縣的附近一家人的三輪車。
他們大包小包,而老人就好像那一天夏竹君離開時的那樣,拄著拐杖,手扶著院門口的籬笆上,一路目送著他們,知道再也看不到老人了,他孤單的身影還印著陸時的心裏。
**
這個時候因為對於教育並不是很嚴格,實在過於寬鬆,所以孩子的入學年齡非常的層次不齊,很可能因為玩伴沒有了,年紀很小的孩子就去上學了,而且隻需要和老師說一聲,走一下後門就可以了。
所以陸時今年十一歲多,正常的孩子這個時候還在三四年級掙紮,而且應該是滿世界亂跑,都不太聽話的調皮的。可陸時不一樣,作為穿到這個世界的成年人來說,要他像這些十來歲孩子一樣,他做不到。
人大了,關心的東西都不一樣的。如果說是夏永川,他這個年紀的人要是沒有陸時在後頭逼著,他大概也會全世界的亂跑,厭倦讀書,根本別提幫家裏做這個做那個。大部分人都一樣。
陸時從另一個世界來到了這個世界,擁有了上輩子的自己所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自由。前世他擁有健康的時候,他是個通緝犯;後來他失去了健康,病倒在床上。這一世,完全沒有拘束的他當然想要出去看看。
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
他就像個孩子,懵懂的從書中、從大人的口中,一點一點的補全著關於這個世界的信息,然後,埋下他心中渴望的種子。
剛來這個世界的時候,是因為夏竹君和他心中母親的形象漸漸吻合,他盡自己的能力去思考,讓這個家不那麼艱難,是為了幫助夏竹君。到了後來,當他和這個家融為一體,就不再是為了誰,而是為了這個家。
寒假的最後十幾天他幾乎就是在縣城裏頭的那家還在裝修中的小店中度過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在買日後要用的東西,挑選店員之類的事情。
陸時並沒瞞著大家,自從回來之後就說透了,然後夏家兩夫妻就吃驚了,甚至還抽空跟著陸時去看了看他口中的那個未來肯定會賺錢的小店。
那家店就開在人流量極大的西門附近,因為臨街,做的又是吃這個生意,那個味道飄散,而行人匆匆,自然是會勾起他們的口腹之欲,而且看了看還在雛形中的裝修,就是讚不絕口。
因為陸時並不是開普通的店鋪,他裏頭的吃食至少都是他覺得不錯的精品,那麼店的品味自然不能太差。買了廉價的珠子,晚上一家人加工串成簾子,掛在門上。桌子還是定製的木桌,實心的,價錢稍微有些貴,但是由於陸時的小店並不大,所以總共也才七張的方形桌子,牆上掛著手工定製的巨扇,上麵雕刻著些微的花紋,湊近了才能看得到。
廚房在店的後方,開了個門,一般來說並不會封死,也是用珠簾掛著,這樣子既可以隔絕視線,還可以讓味道飄散出來,吸引顧客,就好像當初陸時在做炒烤肉串的時候,可以做的那樣。
“這這裏在、這裏擺上一些常青的植物,不要花,擺著話太俗,而且還得換多麻煩。”那天陸時帶著夏家夫妻的時候指著大門進去的兩邊,還有每張桌子正中間,他都說要買一些常青的植物擺著,更加的增添活力。
張姨幫他看著店,怕人家偷工減料,陸時回來算了算大致的價錢,倒也沒差,可見張姨實在時刻值得托付的好人家。
這店的裝修一直拖到了開學都沒完成,陸時親手寫的字,叫做“活色生香”,雖然看得懂的不多,但是他覺得挺好。這店也不拘經營什麼,反正每天就輪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