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以來,韓方多次表示正考慮全麵加入“防擴散安全倡議”,而朝方則表示,韓國加入這一倡議是對朝鮮的“宣戰布告”,朝鮮將采取堅決應對措施。本月25日朝鮮進行地下核試驗後,韓國外交通商部發言人文太瀛於26日宣布,韓國從即日起正式全麵加入“防擴散安全倡議”。
朝鮮國防科學部門當天在朝鮮北部地下核試驗場成功進行了第三次核試驗。經過確認,此次核試驗爆炸威力大,使用小型化和輕型化的原子彈,試驗“水平高、安全、完美”,對周圍生態環境沒有造成任何負麵影響。
聯合國2013年3月7日舉行公開會議,一致表決通過新的決議,對朝鮮近期第三次進行核試驗之舉予以嚴詞譴責,並出台新的製裁舉措,以進一步遏製朝鮮的核武器及彈道導彈項目,及其核擴散能力。
安理會當天就朝鮮近期舉行核試驗通過新的第2094號決議,這份決議加強和擴展了對朝鮮的多項製裁措施。
聯合國安理會15個成員國7日上午全票通過該新製裁決議,安理會要求朝鮮收回其宣布退出核不擴散條約的聲明,重申“朝鮮應當以一個完整的、可核實的和不可逆轉的方式,放棄所有核武器和現有的核項目”。
現有的聯合國製裁措施包括禁止一切彈道導彈和核試驗,禁止與核武器和彈道導彈有關的材料的進出口。安理會還對一些個人和朝鮮公司實施了金融製裁和旅行限製,以及禁止進口珠寶、賽車等奢侈品等。
朝鮮2006年10月9日首次實施地下核試驗。那次試驗後,朝方沒有公布核試驗地點和爆炸當量。但韓國情報部門認為,朝鮮核試驗地點為鹹鏡北道吉州郡豐溪裏以東30公裏的一座360米高的山底,爆炸當量約為550噸TNT。
5月25日的試驗過後,朝中社的英文報道說,技術人員解決先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推進了爆炸當量和控製技術。試驗可望極大鼓舞朝鮮人民,更好地捍衛國家主權。朝方未公布本次試驗地點和具體時間。
位於韓國首都首爾的氣象部門9時54分(北京時間8時54分)監測到“人工地震波”,源自距朝鮮上次地下核試驗地點大約10公裏到15公裏處。韓方監測到本次“人工地震”的震級為裏氏4.5級,而上次核試驗時監測到的震級為3.6級。俄羅斯方麵監測到的地下核爆當量在一萬噸到兩萬噸之間。朝中社說,本次核試驗結果有助於解決進一步增加核武器威力和穩定發展核技術的科學技術難題。
中國批評
中國具影響力的《戰略與管理》雙月刊最新一期,刊文指摘朝鮮阻礙中美改善關係,並點名批評朝鮮領袖金正日“為維護世襲統治進行政治迫害”。文章強調,中國已無責任或義務支援朝鮮。據日本《東京新聞》報道,朝鮮國家觀光局日前發傳真,通知遼寧省有關部門,表示因為「國內狀況」,要暫時中斷接待來自中國的遊客。這是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朝鮮首度單方麵中斷接待中國遊客。分析人士認為,這決非個別事件,因為由中國主導的處理朝鮮核危機六方會談也出現變數。朝鮮已表示,不參加下月舉行的新一輪會談。此舉令中國甚為尷尬,中國外交部呼籲各方,要以務實態度推動和談進程。另一方麵,北京《戰略與管理》最新一期,刊登題為《從新的角度密切關注朝鮮問題與東北亞局勢》的文章,抨擊朝鮮的對華政策。文章稱,朝鮮對中國的支持與援助沒有表示謝意,在國際問題上經常無視友好關係,毫無責任心,將中國拉進與美國對抗的被動局麵。這篇由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王文忠撰寫的文章表示,朝鮮雖然遭受自然災害,人民生活處於惡劣水平,但是金正日為維護家族世襲統治,大規模進行政治迫害。文章指出,朝鮮在關鍵的時候根本不支持中國,中國已沒有責任支持這樣的國家。《戰略與管理》公開批評朝鮮當局,尤其是點名批評金正日,已引起國際高度關注。
對中國的影響
最近,朝鮮半島再起風雲,從南韓前總統盧武鉉跳崖自殺,再到朝鮮悍然進行第二次核試驗,半島的局勢再次吸引起了全世界的目光。那麼朝鮮半島的局勢將會怎樣發展呢? 首先盧武鉉的死與朝鮮的核試驗沒有任何關係,一個是偶然事件,另一個是程序上不可逆轉的必然事件! 我們再看朝鮮問題遲遲不能解決的原因不是沒有一個解決的途徑,而是矛盾的主要各方其實都不肯完全徹底的解決!原因何在?搞清這點我們首先要理解半島的戰略局勢。 美國遲遲不肯與朝鮮對話其實是在搞拖延戰術,他是不想解決朝鮮核問題的,如果朝鮮核問題徹底的解決了,他就沒有在韓國駐軍的理由了,那麼他對半島的控製力必會大大下降,這是他不願看到的。 再說日本,我們雖然看到他口口聲聲說朝鮮有核武器是對他的一個威脅,而且他也一直宣揚這種威脅,但這隻是它借此發展軍事實力的一個借口而已,日本這個國家非常危險,軍事實力毫不比中國差,而他卻處處掩藏這種實力反而為其他國家的發展叫囂威脅論。所以朝鮮核問題本身在不能威脅到日本的前提下反而為日本進一步發展突破和平憲法的軍事實力提供了一個理由,由此他不會向朝鮮做任何的讓步。 再說韓國,其實韓國還是希望解決朝鮮問題的,但是他偏偏不是解決問題的主角,他沒有這等實力,他是依附美國的,他在某種程度上必須與美國保持同步以顯示其同盟關係,這種關係在李明博政府上台後表現愈發明顯,但問題是朝鮮是一個用超強硬態度回應強硬態度的國家,所以雙方關係鬧得非常僵,而對於朝鮮本身,他把其國內發展的困局通通歸結於美日帝國主義和走狗李明博政府的製裁,所以這也是他的一張牌,倘若他與美國日本關係正常法後,他就失去了為其國內發展問題辯護的借口,當然問題解決後他會從中獲得好處,但明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再談俄羅斯,他好像置身於外,其實不然,但他扮演的角色明顯不同,首先他沒有威脅感,他隻關注美國在朝鮮半島的軍事實力,當然他還害怕另一個問題,倘若美日以此為借口在東亞部署他的TMD,這才是對他要命的,所以他還是希望解決朝鮮和問題的,但它與韓國一樣都不是解決問題的主角。 中國的話是非常希望解決朝鮮問題的,首先我們一貫反對任何國家發展核實力,當中也包括朝鮮,朝鮮半島有核武器顯然是對我們不利的,所以我們讚成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核試驗的譴責,但同時當我們明知美日打壓朝鮮的陰謀時必須對朝鮮表示某種支持,所以把我們有點為難。說真的,中國才是朝鮮核問題的最大受害者,朝鮮政權一旦有問題我們將麵對很大的麻煩,而且這種麻煩是不可能建立在假設上的,應為其中牽涉的厲害關係東西太多,一旦問題發生,到時各方采取何種主動都是未知的,基於這一動搖自二戰以來建立的東北亞戰略格局是各方都不想冒險改變的。所以朝鮮問題的解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各方利益妥協和利用的一種必然結果。從中國的國家利益出發,中國當然不希望朝鮮發展和擁有核武器。一個“事實”上的盟友,擁有了核扳機,這完全有可能在朝美之間爆發大規模衝突時,引爆中國的核武庫。因此朝鮮擁有核武器,將使得中國麵臨的戰略局勢更複雜多變,影響中國核戰略決策的自由獨立度。中國的感受,當然也如同六十年代初蘇聯對中國擁有核武器和美國對法國擁有核武。盡管如此,我們亦能理解朝鮮近來的行為。一直以來朝鮮的生存空間就受到擠壓。最近,氣氛友好的第二、第三輪六方會談的帷幕剛剛落下,近幾天來舉行的以朝鮮半島局勢為背景的幾次大規模軍事演習使半島局勢再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