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1 / 1)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地球就再也沒有生過世界大戰,即使有矛盾也都言和。?<?< ( 曆史似乎走上了正軌,****慢慢消失,人們信奉科學。

國際組織相繼取消了死刑、無期徒刑,廣大的人民起了一次又一次思想運動,運動中沒有暴力,沒有殺害,隻有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人類獲得史無前例的展。

但在二十一世紀初就有學者意識到科技快展的弊端——幼稚症。

科技展迅,在幾年、十幾年的時間裏就是一次跨越,這麼短的時間,加上人民推崇的晚婚晚育,根本不夠一代人的成長,於是晚生人鄙視早生人,孩子鄙視父母、隔代人之間無法交流,晚生人的優越感由此凸顯。

優越感太過強烈就會變為驕傲,人們就會變得愚笨、幼稚。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個幼稚的世界。

同時,人類延續了幾千年的結構——家庭也會因為晚生人的優越感而瓦解。原因就是父母本就是“晚生人”,他們心裏儲存了足夠的優越感,而他們的孩子對他們有很大的優越感,這就會出現家庭矛盾,久而久之,家庭就不複存在。

所以學者幾乎付出全部來保全家庭,警戒人們任何時候都不能瓦解家庭,於是家庭得以延續到千年以後,人們的幼稚症也由此得到很大減緩。

各國也采取各種手段來阻止幼稚世界的產生,包括禁止人工進化、禁止健康的人冬眠、禁止安樂死等等。

另一方麵,科技迅展和人口的減少,加快了共產的出現。

人民深知共產會加幼稚世界的產生,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展,共產成為了必然。

人民極力阻止共產,但在2845年的時候全球仍正式共產。即使如此,由於廣大學者的極力警告,人們仍保持著各自民族的語言、文化,但國家不複存在,不再有國籍區別。

在這一年,全球的頂尖學者宣布退出自己的國家(即使所有國家都合並了),組成一個專門科研的組織“科研會”,並推選維拉為級領導人。

之後人們就安心地過上了自己的生活,平時除了少許的工作,其餘都可以自己支配,因為幾乎一切都被沒有思想的機器人承包了。(當然,他們知道機器人絕不能擁有思想)

科研會很快解決了地球的汙染問題,並在一定程度上控製了自然災害。同時,他們致力於磁場網的研究。

直到3125年,維拉仍為科研會級領導人,很明顯,維拉三百年間多次冬眠,但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這年維拉開始動戰爭,其範圍部及全球,受災人們苦不堪言,好在都很快死去,人們稱之為“世界大戰”。在這一年的7月1日這天維拉將科研會改名為博大世級。

3125-3145年,短短二十年間,維拉動了五次“世界大戰”。

博大世級的科技在全球範圍內都無法比擬,受災人們毫無反擊之力,所有的反抗者都會被博大世級輕而易舉的消滅。

生死存亡之際,一個新生組織“共存”出現了,他們誓消滅博大世級,讓全球都過上安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