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婚(1 / 2)

山東,鮑家寨

突然出現的陌生麵孔無疑備受黃縣一眾人的警惕和冷漠對待,鮑渠自然瞧得出來,不過他沒有半分想要理會的意思。他相信孔三,不光是相信孔三同時也是相信他的能力,鮑渠認為孔三完全有能力應對眼前的這些事情。

孔三也沒有辜負鮑渠的新任,第一天毫無動作,第二日毫無動作,第三日的時候孔三突然召開縣衙會議,會議上具體說些什麼鮑渠也不太清楚,但從那一天開始縣衙的衙役、官員明顯對孔三的態度發生改變。

其實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鮑渠想要知道也挺簡單,隻要問過東緝事廠一切都明了,不過鮑渠認為並沒有那個必要。

讓另外一個人服自己的辦法其實很簡單,一是威逼、一是利誘,當然這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非常的困難,最重要的是一個度如何把握。

孔三很快在縣衙穩定下來,而徐澤也在十一月末的時候回到黃縣,準確來說是北海郡,北海郡的事情已經搞定,其實就是沒有搞定他也必須要抓緊時間回來,因為約定的臘月十八已經沒有多長時間。

娶妻和納妾不一樣,納妾可以小範圍的慶祝一下就可以,但是娶妻不行,這代表的是一個家族,尤其是家主娶妻,這代表的是一個家族的榮辱興衰。

請帖是必須要大肆散發的,另外還有各種規章製度一向個都不能少,說是臘月十八才娶妻,可實際上提前一個月就要開始進行準備娶妻的相關事情。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這六項是必不可少的六項,納采其實就是提親,這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來擔任,越是鮑渠這樣的身份越是要如此。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鮑渠才顯得越發為難,因為他和徐攸的身份很難找到更加“德高望重”的人。

其實親迎現在都已經定下來,納采什麼的倒是無所謂,不過古達就是將就這些,之前沒有沒有關係,可是現在即將到臘月十八,是一定要補充上的。

這件事最終還是孔三幫忙解決,山東杜家是名門望族,論影響力、論聲譽都足以擔任納采的對象,尤其也不用杜老族長親自跑一趟,就是補充一個名而已,杜老族長沒有拒絕的理由。

衍聖公自然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不過衍聖公的地位畢竟太特殊一些,這樣的事情他一般都不會參與進來。

問名就是合八字,有李奇陽這位真道士、山東道教領袖在這,這件事反倒是最簡單的,李奇陽出手,就是不合最終也是天作之合,他很清楚什麼時候說什麼樣的話。

納吉就是送一份薄禮,是聘禮前的小禮,隨著鮑家的崛起,聘禮上鮑渠自然不會虧待青梅竹馬長大的徐梓,整整三大車的小禮瞬間成為山東各地爭相流傳的事情。

徐攸也是一個愛好名譽的人,鮑渠如此的爭氣的確讓他非常的高興,他一高興回禮自然也異常的貴重,同樣是三大車,不過卻是,但在唐末五代十國初期,這三大車的甚至遠比三大車的黃金更加貴重。

世家之所以是世家就是因為那些,就是因為因為他們對教育形成壟斷,否則憑什麼朝廷中就是他們幾大家族的人在做官?

其實鮑渠的教育普及是直接讓他站在這些世家的對立麵上的,不過好在現在教育普及的事情隻在北海城附近小範圍的施行,世家們暫時還並沒有什麼警惕之心。

納征是正式的聘禮,徐攸的三大車書就是對這聘禮的回應,小禮都是三大車貴重的禮物,正式的聘禮自然更加的隆重,這一次是十八車,整整十八車的金銀布帛。

拉車的馬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外貌俊秀的馬兒,而車也都是新打造的馬車,金銀布帛更是外貌光鮮,如果光是這些也就罷了,真正值得一提的還是那八百餘精兵護送,這才是真正體現出鮑渠實力的時候。

整個北海郡都在開始忙碌鮑渠的娶妻一事,但其他的事情也都沒有落下,比如軍隊的改編,東緝事廠的擴編,官員的任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