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四十八章(1 / 2)

成功第一次?燕喬森啞然失笑,別說現飛燕還沒盈利,就算將來盈利了、上市了,陳遠鳴也是大股東,難不成還能撤資套現?他們三個人合同可跟那種真正以上市為目標風險投資相差甚遠。

對於風險投資這玩意,其實燕喬森了解也不算深入。他剛工作時整個矽穀風投界正處於絕對低穀,除非是那種特別有盈利前景項目,否則很難從吝嗇銀行家手裏摳出錢來,獨自創業基本屬於癡心妄想,給大公司打工才是正經。後來到了8年代中期,風投業開始回暖,但是他事業已經小有所成,再加上比較傳統中式思維,讓他毅然選擇了以實業和銷售為主體公司,而非把一切希望寄托飄渺股市上。

這點上1987年股災似乎是個絕佳注腳,那些同期因為股市大賺特賺友人,碰到真正股市大跌時簡直毫無抵禦力,瞬間就破產破產,裁員裁員,損失極其慘重。反觀自己公司沒有上市,幾款芯片銷售也不錯,沒什麼波折就順利渡過了那次大劫,才有餘力進入mpeg格式研發。

之後跟孟力生一拍即合,進行vcd機開發時,兩人思路依舊大體相同,如果不是陳遠鳴異軍突起,估計他們也會選擇以內地銀行貸款或政府扶持資金為主低息貸款模式,而非投入美國風投公司懷抱吧。

然而眼前這個少年卻絕非開玩笑樣子,搖了搖頭,燕喬森露出了一絲苦笑,“遠鳴,真正風險投資不是那麼簡單事情,沙山路賺錢人很多,但是賠錢人也不少,幾千萬投入,後可能連個實物都拿不到。想要涉足這方麵,需要可不隻是金融頭腦。”

“這個我懂。”麵對燕教授諄諄教導,陳遠鳴卻沒有半絲抵觸,因為對方說是實情。

對於高科技為主風險投資,重要其實不是錢源,不是東海岸那些攪動世界金融家們,而是善於從砂礫中翻出原鑽,並且把它雕琢成形,獲取百倍利潤風險投資者。矽穀,這種典型風險資本家可能本身就是技術專家或者出身高科技技術公司中層管理人,他們擁有對於科技高度敏感性,能夠透過重重迷霧看到一個技術、一門行業未來前景,曾經管理經驗又給了他們扶持那些聰明怪胎資本,讓那些隻有點子對其他一竅不通小家夥們慢慢走上正軌,把自己點子化為數以億計財富。

這種風投模式,前世有名例子就是網景公司出現。

1994年時剛剛畢業,無財無名馬克-安德森一開始並沒有找到適合自己工作,隻是跟幾個誌同道合好友一起編寫因特網瀏覽軟件,當msai瀏覽器誕生後,風險投資家吉姆-克拉克發現了他,邀請對方一起成立關於互聯網瀏覽、通信軟件公司,麵對這樣一位有充足經驗矽穀前輩,安德森欣然應邀,隨後兩人聯手創立了網景公司。公司由克拉克注資,安德森帶領其工作組開發了msai瀏覽器版本。短短一年後,從未盈利網景公司紐約上市,投資銀行事先預估每股價格14元左右,誰知當天開盤後股價就一路狂飆,終以58美元高價高價收盤,5萬股被搶購一空。

克拉克為網景公司投入了4萬美元資金,這個公司卻用了一夜就搖身化作身價2億美元龐然大物,其後公司業績一直穩步攀升,直到被美國線用42億美元免稅換股,收購了回去。4萬投資換取了數以億計利潤,這種本該隻存於神話中故事才是風投真正魅力所。

然而網景畢竟離不開克拉克一手扶持,它成功屬於資金和技術、管理能力和創能力天作之合,這種模式不是陳遠鳴目前能夠模仿,他缺乏克拉克那種卓越電子工程師出身,也沒有管理高科技公司經驗。像網景、亞馬遜這種創始人就具備足夠資金、並且善於一手操控公司,並非他真正目標所。

對於陳遠鳴而言,風投還有另一種模式,一個隻要有點金指就能成功簡單版本。如今他來到了這個時代,當然不會因為短暫掣肘就放棄這片潛沃土,他所需要隻是時間而已。

看著對方胸有成竹表情,燕喬森搖了搖頭,終還是沒能說出什麼話來。一方麵是這個少年確實有著過人天賦,另一方麵也是他對於陳遠鳴那個遠大目標好奇,才短短三個月,他就讓自己驚訝了數次,這次又會迸發何等過人之舉呢?

關於風投話題並沒有深入,但是其他卻不能不提。作為飛燕公司大股東之一,陳遠鳴理所應當擁有對公司發展知情權,既然都來到了矽穀,燕喬森也不能隻讓對方幹坐會客室裏。閑談了幾句後,他就帶著陳遠鳴一起參觀起了自己公司。

說是公司,燕喬森目前團隊其實像是個工作室,規模實談不上大,隻有幾間實驗室和十幾號員工。如今矽穀芯片業稱得上百花齊放,但是歸根結底還是以工業集成電路和電腦芯片為主,像燕教授這樣研製mpeg壓縮解碼芯片幾乎屈指可數。現公司能有這麼大規模,還是得益於陳遠鳴對於飛燕注資,才讓他有精力和餘財擴充團隊,投入多科研力量。

現vcd碟片數據保護已經初見成效,用單純很難直接拷貝盤麵上內容,mpeg-2格式研製也緊鑼密鼓進行中,算看到了曙光,不論從哪方麵來看,這個公司都稱得上運作良好,具有很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