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代溝釋疑篇 18. 網上聊天也是一種引導(1 / 1)

五 代溝釋疑篇 18. 網上聊天也是一種引導

王建設

案例背景

英語課上,學生們正在自習,備戰中考。突然,我發現敏在神情專注地寫信。於是,我一把將信紙拿到手,忍了忍心中的怒火,“快看書!”

敏聰明、好動,關心國內外大事,但學習不刻苦,粗心大意,常常因光顧網吧而曠課。為了不讓他去網吧,家長給他買了台電腦。可是家長不懂電腦知識,他依然沉迷在遊戲、聊天中,學習並沒有起色。

案例過程

課後,他找我,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王老師,把信還給我吧。”這時我已經很平靜了,“這是給哪個女孩子寫的信?飄飄?”

“是一個網友。”

“你如此相信她,是男孩還是女孩?會不會是像我這樣的‘姑姑’?”

“他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聊得開心。”

“在哪個聊天室認識的?”

“老師,您也上網?”敏表現出極大的驚訝。

“那當然,你會不會是‘天一男孩’、‘天堂鳥’、‘神雕’、‘小青蟲’?”

“王老師,您進入我們‘十七歲花季’的聊天室了?”

經過一番“誘導”,我終於知道了敏的昵稱叫“藍箭”,常去“十七歲花季”的聊天室。

我決定利用網絡對他進行引導。

紅光(老師,以下略):藍箭,美機迫降在我機場,美國政府還態度強硬。

藍箭(敏,以下略):我恨極了。

紅光:把幾個事件連在一起,更讓中國人氣憤!

藍箭:什麼事?

紅光:美機撞毀我戰機事件,日本文部省通過了歪曲曆史的教科書,美向台出售武器等。

藍箭:中國人就那麼好欺負嗎?

紅光:喊幾句口號,過把嘴癮誰都會,最根本的是祖國要富強。再奮鬥兩個月,我一定要上重點高中,高中畢業後還要上清華。

藍箭:你在什麼學校上學?

紅光:市裏一所名牌中學。同學們常討論學科技、造航母、上軍校、上一流大學,自己成才,才能更好地報效祖國。

藍箭:我真愛聽你侃。

紅光:我隻利用周末聊聊,輕鬆一下,該下線發奮去了。你呢?

藍箭:好吧,我也下線,寫作業。

在以後的時間,我又從另一個角度粘貼了幾篇文章,暗示他要奮發學習。之後,我與敏成了網友。網絡使敏把憤怒的民族情緒化作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更踏實的個人行動,化作了努力學習的原動力。他漸漸地不曠課、能交作業、玩電腦有固定時間了。

案例過程

眾所周知,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駕駛員,除了學會開車的技術以外,還必須認真學習交通法規並通過駕駛考試。美國特拉華州立大學受此啟發,最近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新生入學後必須接受一次計算機使用道德方麵的教育。經過短期培訓後,學生還必須參加一次以守則為內容的網上考試,成績合格者才有資格使用校園網。特拉華大學方麵解釋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教育學生懂得,使用計算機網絡必須講究道德。由於年輕人在今後的學習、工作和娛樂中將會越來越依賴互聯網,因此網絡使用道德教育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網絡時代對人們的行為規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同學們認識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網絡是新世紀新的休閑熱點。青少年好奇心強、接受新事物快。教育者必須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掌握新科技,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引導我們的學生,使他們向健康方向發展。然而,這項工作需要我們教師去精心設計,讓學生易於接受的形式,以使其受到教育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