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1 / 3)

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

周達章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學校育人的目標,要通過班級的形式來實現。班級集體的形成,班主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整個學校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班集體形成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的執行者,是促進學生全麵健康成長的骨幹力量。班主任是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和其他各項管理製度的執行者;是學校教育中指導學生學會做人的直接責任者;是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的協調者;是連接學校與班級、學校與家長、學校與社會的紐帶和橋梁。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水準、工作能力水平直接關係到班級工作的實效性,關係到學校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作為一個班主任,應自覺感到肩上工作的責任重大。為了很好地履行班主任工作,應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一、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務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在學校校長的領導下,按照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要求,認真地、創造性地開展班級工作,培養良好的班集體,全麵教育和管理學生,使他們的身心全麵健康地發展,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具體地說,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務有以下幾個方麵:

1.管理班級。

在班主任的組織領導下,班級成為一個團結向上、井然有序、運作正常的集體。班主任通過教育、組織工作,製定和執行各項規章製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班級工作的預期目標。班主任工作涉及麵廣,主要有五個方麵:對學生學習的管理,如上課、課外作業、考試、自學等的管理;學生生活紀律的管理,如考勤、遵紀守規、清潔衛生等;班級組織建設,如班幹部的選拔與培養、班幹部工作的指導、各項活動負責人的選拔等;班級活動的設計組織與實施,如班級工作計劃的製訂、班級主題講話的擬定、主題班隊活動的設計組織和實施等;班級評價管理,如學生的學期總評、單項工作的評價、學生的評價等;偶發事件的處理等等。

2.班級工作的指導。

班主任對班級各種活動應進行及時的指導,有時還要親自做出表率。班級的各種活動根據其內容、性質不同,班主任應認真思考。

3.教育影響學生。

班主任要具有教育影響學生的優勢和責任,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倫理道德、行為規範、身心健康、人際交往、禮儀規範等方麵的教育。班主任要把這些教育工作真正落實到培養學生立誌、修身、成長、進取、創新和適應社會等方麵。

4.協調好任課教師關係。

班主任應與班級任課教師做好協調工作,共同來完成學生的教育教學任務。除此之外,班主任還應溝通學校各處室的關係,並取得他們的支持和理解。尤其是在新一輪的教育改革中,積極主動配合各學科教師組織的綜合性學習,鼓勵學生探究、研究和合作,從中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

5.溝通家長,聯係社區。

班主任應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溝通,班主任不僅要了解學生在家庭、在社區的表現情況,也應讓家長了解其子女在校的情況。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係,使學校和家長取得教育上的共識,並得到家長的支持。班主任還要加強與社區的聯係,努力讓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區教育形成合力,削弱社會上的不利影響,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6.身體力行,服務學生。

班主任要做好班級工作,一是要樹立服務學生的觀念。服務學生是班主任的工作職責之一,如關心體察每個學生的冷暖安康,關心他們學習生活以及成長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努力引導他們提高個人修養和學習水平。

7.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組織指導學生開展各項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是新時期對班主任所提出的新要求。在當前,應結合新課程標準,在積極指導學生參加綜合實踐的同時,還應努力麵向社會,讓學生在社會這個大課堂裏茁壯成長。

二、班主任工作的原則和方法

班主任為了很好地完成上述的基本任務,其采取的行為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怎樣了解學生,如何建設班集體,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如何協調各方麵的力量,共同做好學生教育工作,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範訓練,如何處理學生偶發事件等等。這些都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實踐性強、涉及麵廣的特點。針對班主任工作的任務和特點,為了保證班主任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出色地完成,需要每位班主任,堅持必要的工作原則,掌握相應的工作方法,一般來說,班主任應從以下幾個方麵考慮。

1.班主任的工作應麵向全體學生,全麵了解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身體和心理健康、勞動和生活,對學生全麵負責。

2.班主任工作應堅持正麵教育,啟發誘導原則。

對學生采取說服教育的方法,從全方位考慮,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切忌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嚴防違背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發生。

3.班主任既要熱愛、尊重學生,又要嚴格要求學生。

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教育,把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認識同行為訓練結合起來。對有缺點錯誤的學生,應滿腔熱情地耐心幫助。

4.班主任的所有工作都應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思想實際、個性差異以及社會、家庭影響,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實施教育。

5.班主任應處處事事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嚴格要求自己,增強道德修養,起好表率作用。

6.班主任應堅持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原則。

要通過開展集體活動,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培養學生樹立集體榮譽感、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班風,充分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

7.班主任工作應積極開拓創新。

當前,隨著新一輪的教育改革正在實施之際,班主任也應不斷地加強學習,努力學習和形成新的教育理念。班級工作堅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優秀的班集體。

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性人才是現代學校教育的基本任務。富有創新精神是現代學校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也是班主任必備的基本素質。教育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生命在於創造。由於班主任工作的對象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未成年人,對他們的培養沒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必須通過班主任創造性的工作去尋找適合自己教育對象的方式和方法。

班主任工作的開拓創新,首先要求每位班主任具有勇於創新的個性品質。班主任創新的個性品質主要表現在:興趣廣泛、知識淵博;責任心強、有表率作用;善於接受新事物、不因循守舊;樂於與他人交流意見、熱愛有個性的學生;具有創造性工作的能力。對於班主任來說,完全相同的教育情景是沒有的,普遍適用的最佳教育模式也是不存在的。在教育教學和管理過程中,班主任不可能完全照搬別人的經驗,也不可能完全套用自己以往的經驗。這就要求班主任不斷地汲取新的知識,總結新的經驗,開拓創新,努力追求創造性的工作。班主任教育的對象是一個個富有個性的學生,沒有一條教育原理和方法對任何學生都適用。這就要求班主任根據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因時、因地、因事、因人製宜,不斷地創造出新的班級工作方法。時代呼喚有個性的班主任,時代需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班主任。

班主任對學生全麵健康的成長,負有繁重而又崇高的任務。組建優秀的班集體,是完成這個任務的重要途徑,要履行好班主任職責,應從這幾個方麵入手:

1.製定好班級的管理目標、計劃。

班級的管理目標可以分為:班級整體發展目標和具體目標。整體發展目標是貫穿於班級方方麵麵活動的中心和主題。分項目標是整體目標的具體化,它包括品德、學習、勞動、體育、衛生、班隊活動等方麵。

製定目標、計劃,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位班幹部根據自己的職務特點,製定出適合於他(她)開展工作的計劃,再根據班幹部上交的計劃書,重新整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思路,在此基礎上,召開班委會議。可以通過學生周記《假如我是班主任》、《談責任感》等方式,征集“金點子”,這樣確定下來的目標和計劃,既全麵,又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既體現了學生的民主參與意識,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實施起來效果會更好。

2.製定好班級的製度。

班級製度的製定,是協調、團結、組織好班級工作的保證。有了製度,才能保證統一的嚴格紀律,使集體活動井然有序,才能形成集體的團結,才能使班級的各項目標得以實現。

製度的製定要從班級的實際出發,製度要簡潔明確,能使學生明確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

在製定製度時,要處理好幾個關係:“收”與“放”的關係;“民主”與“紀律”的關係;“模糊”與“量化”的關係;“獎”與“懲”的關係。

3.抓好班級幹部隊伍建設。

要抓好班級的建設,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還要依靠班集體的力量。班級幹部是集體的支柱,是形成良好班風的重要基礎。他們在學生中有一定的威信,能起到表率作用。

如果我們統計一下班幹部的男女比例,往往會發現女多男少。這是我們的班主任挑選班幹部時加上了一個“性格文靜,辦事牢靠,最能理解自己心思”的條件,這樣的班級隻能保持平靜,少出亂子這樣一個層麵。班級中學生性格、情趣愛好不同,會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同時,存在著各自不同的潛在發展趨勢。誰是這種潛在發展趨勢最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分子,如何把他們組成班級的核心力量,如何以他們為榜樣,帶動全班,解決了這些問題後,這個班級就能最好地體現本班級的特點,使這個班級的同學的個性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班主任不能脫離班級本身特點而把他納入自己主觀想象的軌道中來。班主任帶班不能是一個固定的模式,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標準選擇班幹部來組成不同特點的班級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