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李瑊《寧波人文化品性探源》,《曆史教學問題》2003年第3期。
7李臻《看看老底子寧波人如何過年》,《東南商報》2010年2月7日版。
8胡國民《改革開放以來寧波經濟發展經驗思考》,《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第1期。
9陸立軍《加快寧波“海洋經濟強市”建設》,《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第4期。
10謝善實《一業興百業旺——寧波港口經濟、大橋經濟、海洋經濟發展紀實》,《今日浙江》2007年第15期。
11王誌新、王菲、陳洪波、周琳琅《寧波發展模式的崛起與創新》,《商業研究》2007年第5期。
12黃義務《關於寧波特色文化的若幹思考》,《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13周冠明《寧波人怎樣過年》,《寧波通訊》2001年第1期。
14翁穎萍《浙東農村親屬稱謂的演變》,《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8年第6期。
15聶鳳喬《鹹齏鹵出的寧波菜》,《食品與生活》1995年第4期。
16沈錦華、陳啟剛《寧波人吃法有講究》,《食品與生活》2003年第3期。
17李雨清《吃得邋遢做菩薩》,《中國食品》1994年第8期。
18王榮興《寧波的建宅風俗》,《浙江民俗》,1987年第3~4期。
19李向平《信仰但不歸屬——以浙閩地區佛教的宗教生活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
20陳煥文《媽祖信仰及其在寧波的影響》,《寧波師院學報》1993年第1期。
21戴光中《寧波幫與海洋文化》,《寧波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22葉曉慧、謝琳薇《淺談孟薑女故事的產生及其演變》,《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8年第4期。
23王榮興《十二月風俗歌》,《浙江民俗》1981年第3期。
24徐金木《寧波草席》,《中國土特產》1998年第3期。
25孫其旭《龍鳳金團》,《中國食品》1989年第9期。
26何宏《寧波名菜總體特征的量化分析》,《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27施國君《寧波市依法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浙江林業》1994年第5期。
28徐建成《保國寺的曆史身份和文化表情》,《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05年第1期。
29孫祖根《寧波天一閣》,《建築工人》1994年第6期。
30劉魁立《梁祝傳說漫議》,《民間文化論壇》2006年第1期。
31魯怒放《五桂樓藏書及其建築特色》,《東南文化》1999年第6期。
32《新公會落成第一次秦總董演說詞》,《錢業月報》第2卷第9號(1922年)。
33甬喬《包玉剛與寧波》,《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11月28日。
34徐琴《幾經沉浮的商界奇才張敏鈺——台灣近代工商業發展紀實之三》,《經濟參考報》2009年3月20日。
35楊古城、曹厚德《精雕巧嵌千工床》,《浙江工藝美術》1998年第2期。
36塗師平《十裏紅妝新娘夢——天下第一轎寧波“萬工轎”鑒賞》,《寧波通訊》2009年第7期。
37徐輝《浙東寧波地區朱金木雕藝術探析》,《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年第3期。
38方豔、胡巍《十裏紅妝古越風——感受“十裏紅妝”經典之美》,《美術大觀》2009年第3期。
39蔣燕紅《石浦魚燈舞》,《民間文化(中國文化產業)》2007年第10期。
40陳永祥《話說缸鴨狗與寧波豬油湯團》,《寧波通訊》2009年第1期。
41黃定福《伊斯蘭文化與月湖清真寺》,《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08年第2期。
42王玉靖《浙東寧波地區傳統民居的建築風格》,《城鄉建設》2006年第5期。
43戴驊《亭溪嶺——古交通要道和古戰場遺址》,《寧波晚報》2010年11月14日。
44陳旭欽等《尋找記憶中的浙東文化旅遊古道》,《寧波晚報》2011年3月11日。
四、報紙類
1《民國日報》。
2《寧波日報》。
3《東南商報》。
4《錢江晚報》。
5《人民日報(海外版)》。
6《經濟參考報》。
7《寧波晚報》。
五、網絡類
1中國寧波網。
2寧波文化遺產保護網。
3中國·寧波·政府門戶網站。
4寧波旅遊網。
5中國綠野網。
6百度·百科名片。
7浙江文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