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
立秋之夜,暑氣未消,整理完眼前這份書稿清樣,竟略感些許涼意。
立秋意味著即將進入收獲的季節,於我而言,今日何嚐不是一份意外的收獲呢?
我喜歡這樣寂靜的深夜,隻有音樂在耳邊流淌,隻有柔和的燈光靜靜陪伴,沒有日間的喧鬧,卸下了繁重的工作重擔,在自由的文字間交付著真實的自己。
有很多這樣的深夜。這些年來,我用博客記錄著生活的細細碎碎,記錄著思想的點點星光,隻想在日漸世俗浮躁的社會環境裏,為心靈營造一個棲息的家園,隻想在日後年老時還能憶起那些用愛雕刻的時光。
一直堅持著碼字,把博客寫作當成自我修行的一種方式,未曾想過有一天要付印成書。將這些寫實的、自由隨意的文字,整理加工成集子,的確是一份辛苦差事。偏偏自己又是追求完美的人,期間多次因為對自己文字的不滿意而心生退意,出不出版,又有什麼關係呢,反正都是屬於自己的低吟淺唱。多虧寧波市鎮海區文聯徐誌明先生、鄒元輝先生、朱玲女士等多位朋友和親人的不吝讚揚和鼓勵,還有寧波市文聯的支持,才使我有信心堅持下來,使得這本集子得以付梓。
每個人都有一條自己的朝聖路。世間的凡塵喧囂使人浮躁而快樂,真愛、真思卻令人痛苦而沉重。作為一名政府工作人員,在紛繁的工作環境中,我慶幸一直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安靜,以書為友,開啟智慧之門,在世俗中不迷失,追求內心的充盈。既是安靜,免不了孤獨。消解孤獨之苦,最好的辦法是享受孤獨。因無法消受那本不屬於我的熱鬧,我常常會有一個人行走江湖的悲壯感,但這種悲壯感卻如此絢麗、華貴,令我沉迷。美國詩人弗羅斯特在詩歌《一條未走的路》中描寫了這種欣喜:“林子裏有兩條路,朝著兩個方向,而我——我走上一條更少人跡的路,於是帶來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把這種欣喜用文字表達出來,便有了《一個人的行走》。
冰心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我深信,愛是人類唯一的救贖,並因愛而生感動。在我看來,無論世間的親人之愛、情侶之愛等諸多小愛,還是人性之愛、信仰之愛等大愛,都是美好的,都是值得記錄的。愛是人類作為智慧生命帶給自然界最珍貴的禮物。愛是黎明的那縷曙光,愛是小草上那晶瑩的朝露,愛是我們在絕望中第一個想到的名字。愛也是這本集子的靈魂。我懷著感動記錄著我體驗著的偉大的母愛,更懷著悲憫之心記錄著我觀察到的人性之愛,盡管文字是稚嫩的,卻無法遮掩愛的光芒。我相信,這是有價值的。
這本集子裏從未寫到我的工作,從文字中也看不到工作的影子。這是我有意為之。按說,工作也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至少對於一名職業女性而言是這樣。這些年,對工作的所思所想,也記錄了不少文字,但工作總是階段性的,與時代變化相關,相應的,這樣的文字時代感強,缺乏可讀性。我想,倘若能呈現給我的同事們一個脫離工作職務的生活化的自己,豈不是件新鮮有趣的事?
我深知,出版這本集子,並不代表什麼,隻是我自己的一份幸運而已。我甚至有些擔憂它會帶來煩擾。如果我的這些小小感動、感悟,讓大家覺得微不足道,還請一笑了之吧。當然,如果能以文會友,這樣更好。
餘傑先生在《香草山》中寫道:“世事喧囂,人生寂寞,我一直以為,支撐我的生活動力便是羅素所稱的三種單純然而極其強烈的激情: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而在這樣的動力下生活注定孤獨,無盡的近於絕望的孤獨,我想,如果還有一雙眼睛和我一同哭泣,那麼生活就值得我為之受苦了。”
期待著你的會心一笑。從此,便是同路人。
2011年8月8日深夜 於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