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病引禍(1 / 2)

從小我便身體不好,十二歲那年因為害了一場大病,導致我爺爺跟我阿媽關係惡化,差點家破人亡。

這事,就說來話長。

祁旗哈木村,西北邊陲的小村落,我就在這裏出生。

阿媽早些年給我生了兩個哥哥,隻是聽說出生沒幾日便得了破傷風夭折了,過了九年才有的我,而我出生以後沒多久,阿爸便先一步走了,家裏隻有爺爺跟阿媽在。

咱老張家隻剩下我這麼一個獨苗,對我是百般照顧,給我取名叫天寶—天賜的寶物。

隻是我這不爭氣的天生體弱多病,幾乎是泡在藥壇子裏長大的,怎麼都不見好。

村裏人對於咱家也是經常指指點點,責怪爺爺損自家陰德,搞得現在這幅光景。

這話,還要從一百多年前說起。

咱們這裏,地處疆地,疆地本就有三山夾兩盆之說,而村子正好處在天山跟昆侖中間的塔裏木盆地。

天山跟昆侖中間都叫內疆,也有人說是南疆,又有九曲十八回仙塚,三彎十二窟鬼洞。

而天山以外到阿爾泰山,都是外疆,也就是北疆,聽說那邊是蠱的源頭,後來在苗寨發揚光大,當然這是後話。

咱們村子地處天山跟昆侖山中間的塔裏木盆地,東邊依著昆侖支脈祁旗山,這十八回仙塚就在祁旗山上;西邊挨著的是塔裏木湖的分流哈木湖,話說十二窟鬼洞就在哈木湖底。

九州之下,昆侖是天下的太祖山,是圖騰。

照理說,依著圖騰而立的村子風水要多好就有多好,但是在百年前卻發生了變化。

清末中興四大名臣的左宗棠,率軍收複新疆,鏖戰兩年之久,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隻是新疆乃邊陲之地,路途遙遠。死在當地的清軍無人收屍,勉強帶走些八旗軍子弟,剩下的漢人索性就在仍在哈木湖裏,但死者極多,無奈隻能把湖底繼續挖深,大大小小挖了十二個坑才把人都放進去,再壓上些石頭防止死人飄起來。

省時省力,正好也留個青山處處埋忠骨的好名聲。

卻不想因為這樣,導致哈木湖從寶地變成了怨地,十二鬼洞也就是從這個時候來的。

聽說當年還發生了不少怪事,從那以後沒有人敢到哈木湖去,唯獨例外的就是爺爺,每次去湖裏都能帶不少珠寶回來,雖然幹了幾十年,但關於珠寶怎麼來、從何來,爺爺是隻字不提。

不趕巧的是,家裏錢雖然多了,但白事、衰事一件接著一件。

村裏人或許是嫉妒,每每見爺爺帶著珠寶回來,便嘲諷說吃死人飯碗,早晚要斷子絕孫。

一天兩天倒還好,關鍵是這樣承受了十年有餘。

一直到我十二歲那年,那年年初我便害了病,病了一整年,中間有幾次差點就過去了。

阿媽見爺爺還是經常出入哈木湖,又受不了村裏人風言風語,終於發作了。

這天傍晚,爺爺如往常一般回來,背上是一個麻袋,裏麵裝的就是珠寶。等爺爺進門了,阿媽有些陰陽怪氣的說:“小寶這病啊,怕是好不了。”

爺爺隻是看了阿媽一眼,然後就把珠寶給倒在了地庫裏,壓根沒搭理阿媽。

見爺爺這般,阿媽便跟著爺爺後麵哭:“爸,你就不能不去了嗎?過得清貧點又怎麼樣,小寶要是沒了,我也不活了!”

“你個婆娘怎麼說話的!”爺爺聽了這話就有些不高興,主要氣的是阿媽也跟別人一樣說道起來,我在裏屋聽得分明:“你要是不想過,那就別過了,老爺子我也是明事理的人,咱家也沒個壯丁,不想拖累你,小寶留下,你再找個男人去。”

說著,便不再搭理阿媽,隻聽得阿媽撕心裂肺的哭喊,嘴裏說著什麼自己這輩子也就是張家的人了,隻是希望爺爺不要再去了,留小寶一命。

因為這件事情,阿媽跟爺爺原本就一般的關係,變得更加僵硬。

這事以後,爺爺倒是歇了幾天,隻是到了第三天爺爺還是出去了,回來又扛著一包珠寶。

這下子阿媽徹底發作了,一定要爺爺停下這樁事。

爺爺也是個強性子人,兩個人當時就杠上了,全因為我的哭聲才消停住。爺爺趕來照顧我,阿媽在外麵哭,哭的歇斯底裏。

也不知道是過了多久,阿媽的哭聲便停了,我讓爺爺出去看看。還不等我說完,隻聽到“撲通”一聲。

聽到這,爺爺眉頭一皺,趕緊起身出去,嘴裏罵道:“這該死的婆娘,莫不是跳到井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