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幹老(1 / 1)

朱誠老先生過世以後,朱家沒了頂梁柱,生活過的可想而知。三個孩子都在成長階段,需要更多的食物供養。朱家向來是以教授為業,家裏沒有土地可耕種,靠王氏為人縫補漿洗日子根本過不下去。開始隻好把家裏的東西拿去當賣,時間一長,東西便當賣一空。後來就隻好向親戚朋友借貸。借錢這事大家都明白,向來是救急不救窮,眼見得王氏一家是有借無還,誰還願意借給他們呢?

就比如朱誠老先生的兩個叔伯兄弟,朱義方是朱誠的哥哥,朱義譚是朱誠的弟弟,兩家生活也都過得去。王氏隻好經常去這兩家求幫,第一次去兩家都給王氏一些錢米,第二次去雖然也給了一些錢米,但臉色就不大好看了。第三次再去這兩兄弟就推托不見。王氏一家吃了上頓沒下頓,眼見三個孩子都消瘦下去,王氏真是五內俱焚。

這天王氏又去找親戚借糧回來,在村口正好碰到那個跳大神的賈仙姑。這個賈仙姑除了跳大神其實還給人保媒拉纖,作馬泊六。賈仙姑看到王氏馬上站住與王氏打招呼,她脫口就說道:“哎呦呦!幾天沒見你怎麼瘦成了這個樣子了?瞧你這身子,風都能把你吹倒。”王氏也站住了,一肚子的苦水可不知往哪裏倒。賈仙姑又說:“天可憐見的,幾個孩子可好嗎?”王氏隻好回答:“還好,隻是每天吃不飽。”賈仙姑說:“你看你,要身材有身材,要模樣有模樣,這日子怎麼能就這樣過下去呢?”王氏想想自己受的苦,不禁淚水在眼眶裏打轉。賈仙姑接著說:“朱五經也是,這麼好的媳婦無福消受,這麼早就走了,可苦了你和孩子們。要我說吧你還年輕,不為你自己也要為孩子們想想,趁現在還不晚,再往前走一步吧,我給你找個好人家。”

王氏聽了賈仙姑的話,默默無語。心中想道;雖說按理好女不嫁二夫,可這樣苦守下去,全家都得餓死。我自己死倒沒什麼,可三個孩子怎麼辦?難道讓他們跟自己一起死嗎?最後她決定誰能幫她把三個孩子養大,她就嫁給誰。於是王氏點了頭。

沒過幾天,賈仙姑就帶著一個四十來歲的男人來到午溝裏王氏家裏。這個漢子中等身材,紫黑臉膛,穿一身棉布衣服,雖然是短打扮,不像朱誠整天穿長衫,但一看就是一個老實的莊稼人。來時肩上還抗著半袋糧食,手中提著二斤肉。

王氏把三個孩子打發出去,坐定後賈仙姑就開始給兩人介紹。賈仙姑說:“這位是我娘家的一個堂哥,姓劉,叫劉崇,是蕭縣人。年前死了婆娘,家裏有幾畝薄田,現在隻和他老娘兩個度日,家中就缺一位管家的婦人。”接著賈仙姑又向劉崇說了一遍王氏家中的情況,這裏就不再重複。

這劉崇看王氏雖然瘦弱,卻有幾分姿色,知道娶回家中隻要有飯吃,將養幾日一定會更好看。劉崇見了王氏,心底十分願意。

王氏這時看劉崇是個老實人也願意跟了他去。但畢竟她前夫是一位讀書人,不免有不少顧慮。最後王氏提出三個條件。第一,不辦婚禮;第二;對外宣稱自己是到劉崇家做傭工;第三;讓自己的三個孩子拜劉崇為幹老。王氏說,所以提出這些主要是給自己的前夫留些體麵,也免去鄉裏的不少口舌。

那劉崇既然看上了王氏,恨不得一把就把王氏摟在懷中。再看那三個孩子,大的已經可以幫自己下田幹活,兩個小的過幾年也應該長成人了,有什麼不好呢?便一口答應了王氏的要求。

史書上說朱溫一家是傭食於劉崇家,試想曆史上哪一位人物會為女傭人教養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再說正史中也從未提過劉崇還有夫人,按推理王氏應該是改嫁給了劉崇。

既然一個願娶,一個願嫁,事情就進行得非常順利。劉崇又到午溝裏來了幾次,每次都給孩子們帶來不少食物,王氏也順利的讓三個孩子認了劉崇幹爹。接著王氏也和朱義方和朱義譚說了要去蕭縣做傭工的事,他們巴不得王氏不來騷擾,王氏帶著孩子走得遠遠地,正如他們所願。

這一天,劉崇雇了一輛馬車,將王氏一家拉到蕭縣,從此朱溫與母親和兩個哥哥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