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等人采備了充足的辟穀丸、解毒丹等日常所需,還人手買了一個禁製陣盤。眼見天色尚早,江慕青就提議大家四處轉轉。入夜時分,五人才入住城內聚仙樓。
聚仙樓是蒼茫城內規模最大的客棧,樓內曲院回廊,假山流水,奇珍異獸,鳥語花香,處處是景,一應住房都是獨門獨院,資費也是不菲。
不過貴有貴的道理,且不說這酒樓地處城中心,內裏景觀服務都是一流,隻這樓內每處宅院都設有聚靈法陣一項,城內也就隻此一家,別無分號。
王卓由侍者領著穿過曲折長廊,進了宅院,就連吸幾口精純靈氣,大呼這靈石花得真值。這院內靈氣濃鬱程度比之太安峰都猶有過之。
自下山以來,王卓內心沒少抱怨這山下靈氣稀薄程度。難怪世人都向往仙山福地,在那就算躬耕漁樵,都能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稍微打了會坐,王卓就再次拿出墜仙穀地圖,早上看得太過匆忙,還是有許多不盡不實之處,有必要再仔仔細細地閱覽一番。
大約半個時辰以後,王卓將玉簡收起,揉了揉太陽穴,這墜仙穀未免也太大了,也不知悟道樹在什麼方位,如若過於深入,那就危險了。不過想到莫彤既然敢以身犯險,就說明事有可為,暗笑自己杞人憂天。
此時夜已深,月懸高空,銀輝鋪地。王卓踱步走入院落,夜空似藏青色的帷幕,點綴著閃閃繁星。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他身上,使他整個人都泛起銀色的光輝,宛如天神下凡,威武神聖。
清風徐徐,沁人心脾,王卓突然高聲道:“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隨著話音落下,王卓靈台一陣清明,塵埃不染,隻覺自己與周圍合為一體,共同聆聽天地的脈動,瞬息之間天地元氣往他身上蜂擁而入。
意識清晰地感覺著院中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仿佛這些事物一直生長在他身上,埋藏在他血液裏,是那麼熟悉親切,無數靈機在其心頭躍動,諸多感悟一閃而過,彷若流星劃過無痕。
凡塵俗世走一遭,王卓一路行來,大開眼界,於人於事於道於己,都經曆一番洗禮,深得破而後立之道,厚積薄發,終於在今晚一遭頓悟。
所謂頓悟就是一種突然的穎悟,有醍醐灌頂之功效,人生許多疑難之處在頓悟時往往豁然開朗。
修道之人頓悟看重機緣,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迷聞經累劫,悟則刹那間”,對於何時何地能產生頓悟,無人能夠預料,所以有“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玄妙。
不過與其追求虛無縹緲的頓悟,不如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修煉悟道。萬丈高樓平地起,根基夯實者,不懼風吹雨打,自可憑欄遠眺,遍覽無限風光。而那些空中樓閣,隻稍曆風雨,就可能轟然坍塌。
萬事萬物,一飲一啄,功夫往往不負有心人,隻要你平日積累足夠,頓悟不頓悟對你而言又有什麼區別呢?
人體小天地與體外天地融為一體,王卓覺得眼前的世界變得無比豐富,一草一風景,一木一輪回,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王卓沉浸在這種天人合一的境界中,久久無法自拔......
次日
天邊剛露出一點魚肚白,矗立整晚一動不動地王卓忽地睜開雙眼,眼底神光一閃即斂,此刻他不僅未露半點疲態,反而整個神采奕奕,容光煥發,身上更是多了一股超拔脫塵的意味。
居然煉氣圓滿了!
王卓抑製不住心頭的激動,這意味著隻要獲得悟道葉,他立刻就可以準備閉關築基了。當然頓悟的收獲還不僅於此,其元神也更加凝練,更重要的是對天地法則有了模糊的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