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堂的大小、設備的好壞、地點的遠近,

在禪者心目中是沒有分別的,

因一入禪境,三千世界的寬廣就在當下。

“禪堂”是供給禪者參禪打坐的場所,一向是不對外開放的,因此一般人對禪堂都有一股神秘感。

禪堂的建築通常長有六丈至十丈、寬四丈至八丈不等,不過也會依參禪人數的多寡而有所更動。禪堂可以是供給短期精進禪坐的場所,也可以是隻容一個人的陋室小房子,乃至僻遠山洞也都是打坐的好場所。

禪堂的大小、設備的好壞、地點的遠近,在禪者心目中是沒有分別的,因為一入禪境,三千世界的寬廣就在當下。自古以來,多少的禪者在禪堂中悟到人生的真理,照見自我的本性,而成為一代人天師範,禪堂之功實不可沒。

禪堂的設備是封閉式的,禪是向自我內心追求,不向外求,所以禪堂不設窗戶,主要是讓參禪的人能集中心念,不要隨著窗外的景物而起分別妄念,否則就失去參禪的意義了。

禪宗初祖達摩祖師曾麵壁的河南嵩山,有一座少林寺,傳聞過去入了山門的人,除非他的功夫已能躍過那四周的高牆,否則不能走出山門。也就是說要有能夠跳越此高牆的能力,出了山門才不會丟了少林寺的顏麵,正因如此,少林寺的武功至今仍非常流行。同樣的,禪堂的四周雖非高牆,但卻封閉,主要是不讓外界的汙染、妄想、煩惱進到禪堂裏來。禪師一再警誡初學者,一進禪堂就要將外麵的、過去的一切放在禪堂外,好好安身在心上下功夫。

禪堂通常有兩個門,正門寫著“正法眼藏”,後門通稱方便門,是供禪者盥洗、方便之用。打坐時要將禪門的簾子放下來,簾子一放下,就不可以進出、走動,或有音聲,尤其是止靜的板一敲,世界好像一下子靜下來,在寂靜的氣氛下,自然會感受到禪的氣息。

以下分為四點說明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