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山越國的屹立(1 / 2)

第111章 山越國的屹立

我還未有下決心跟司馬炎一起消滅這個吳國,但是司馬炎心中已經有這樣的想法了。給他的謀士這幾日都來勸說我,早點動兵征伐吳國,現在對方正是兵困馬乏,糧草不濟的時候,如果這時候下刀子,總比他們休養生息以後兩國交戰來得強。

“討伐並非是一日之功,給你們分析下形勢。”我攤開破舊的地圖,就是這樣地圖,已然跟了我數十年有餘,我一直沒有把它丟掉。雖然上麵各個國家各個政權一再更替,但是在我眼中有明顯的疆域劃分。

眾人都齊齊落座,專心聽我的分析。

我指了指大吳國,又指了指晉國。“兩國相爭,其戰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什麼天時呢?大家也能明白,天時就是現在恰逢能夠打仗的時候,對,現在正是能夠前往打仗的時候。”

司馬炎的謀士何曾笑道,“正如丞相所言,現在正是可以攻打大吳帝國的時候,為什麼我們要龜縮於此呢?”

“各位請聽我說完。接下裏是地利,地利也就是說,兩個國家打,必須要能夠適合自己的地形。其實這個大家也明白,都是自大吳帝國而來、我們晉軍唯一不怕的就是地形。因為我們的熟悉程度與他們對地理的熟悉程度不相上下。”我呷了一口茶,下麵的人略略點頭。

我的臉上泛起了一層不經意的笑靨。

謀士王浚道,“兩虎相爭,不能是一樣的,否則就是看變數了。這樣於我們來說,都是不能控製的。所以我讚同丞相的。”

何曾搖搖頭,表示不讚同。

“但是說這個人和,我等才是剛剛建立晉國,根基不穩,就要打大吳帝國。而且大家也看得出來,大吳帝國氣數未盡,現在這個時候大動幹戈。必定損敵一千,自傷八百。要把這個傷亡控製在最小,首先我們要製定好計劃,等待時機的到來。”

我把扇子放到桌子上,所有的人都在思忖。

何曾站了起來,譏諷道,“不知道為何丞相忌憚大吳帝國,且說它氣數未盡。其實兩個國家之間,論實力論方略,都是我們強了。如果現在不打,也許等他們休養生息之後,反而變成了勁敵呢?”

我不讚同道,“穎考不知,他們在休養的時候,我們也在修養。但是大吳未有可用良才,而是抓一些壯丁在庸才之下做做替死鬼!”

眾人點頭稱是。

王浚直勾勾地看著何曾。這個好逸惡勞家夥除了能提反對意見,證明自己的存在以外,一點用處都沒有。

國泰二年的最後一戰正在選定中。

司馬炎把我屢次叫過去商議,希望能夠在吳國的身上吃掉一塊大肉,可是商議了幾次,都未有結果。

吳國雖然已經除了殘垣斷壁都找不出一些嶄新的屋子了,但是民心還在。而且本來就沒有什麼敗仗,所有的老百姓還是對吳國君主孫皓抱有十萬的信心。

司馬炎就是要打垮他們的信心。

但是這需要一小戰,大戰打不起,隻能從小戰開始。

“吳國好像沒有什麼小戰爭可以給我們打。”司馬炎說這個話的時候,正在翻閱吳國史,但是怎麼都沒有頭緒。這個國家還是自來是安定的,亦沒有什麼小的割據勢力。

我笑著,奉上了一本奏章,“如果大王覺得沒有什麼可乘之機,我相信這本奏章可以給您靈感。”

“靈感?拿來看看。”司馬炎甚是開心,接了我遞過去的奏折。

隻見上麵寫著如下的話:丹陽地勢險阻,與吳郡、會稽、新都、鄱陽四郡鄰接,周旋數千裏,山穀萬重,其幽邃民人,未嚐入城邑。對長吏皆仗兵野逸,白首於林莽。逋亡宿惡,鹹共逃竄。 山出銅鐵,自鑄甲兵。俗好武習戰,高尚氣力,其升山赴險,抵突叢棘,若魚之走淵,猨狖之騰木也。時觀間隙,出為寇盜。每致兵征伐,尋其窟藏,其戰則蠭至, 敗則鳥竄,自前世以來,不能羈也。皆以為難。

他抬頭看了看我。“丹陽?”

“不錯,丹陽。”我的臉色上有一絲雀躍。

“這不就是吳國的一個城池嗎?奪其城池,必定會遭到吳國軍隊的襲擾。這樣的小戰不如大戰了。”他憂心忡忡道。

我咬咬牙,“大王不必擔憂,這個地方其實不僅僅是一座普通的城池,這是一個族群的聚居地。”

“族群?”他驚訝地看著我,

“是的。山嶽族,不知道大王可由曾聽說?”我試探地問道。

他略微沉思了一會,點點頭,“聽說過,山越宗帥祖郎原來是袁術用來對抗孫策的人,結果因為祖郎覺得孫策是一個優秀,且慈悲的人,所以與他交好。袁術這才想殺了祖郎,可是已然來不及了。孫策變成了祖郎的吳王。”

我笑了笑,“大王所說的不錯,祖郎歸順孫策之後,發生了許多事情,也許是大王不知道的。祖郎此人生性溫和,與孫策交好。但是孫策死後,孫權繼承大統。孫權此人與孫策雖然是同宗兄弟,但是個性各異,孫策乃是儒將,而孫權驕橫跋扈,自視甚高,能夠統領江東基業多年隻是因為謀士眾多,他的判斷和用人也是可圈可點的。因為孫權的原因,祖郎漸漸遠離孫權,自從他兒子之後,現在是祖郎的孫子祖乾接班。早生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