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黃山奇遇(1 / 3)

第一章黃山奇遇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傳說,上古時代,人文初祖,大帝軒轅曾在此煉丹,最終破碎虛空,飛升仙界。

這讓人們在欣賞黃山的絕美風光時,還能領略其獨特而神秘的玄幻文化。特別是日出時分,臨絕山巔,迎著朝霞,踏著雲霧,看著滾滾雲海從腳下奔騰而過,那種騰雲駕霧、飄飄欲仙的神奇感覺,最是讓人心曠神怡!仿佛自己也位列仙班,正騰雲飛渡茫茫東海,向著海外蓬萊仙境而去!

有人評論黃山為: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嶽之煙雲,匡廬之飛瀑,雁蕩之巧石,峨嵋之清秀!

這是對黃山奇景最真實的寫照。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曾讚歎:“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由此觀之,徐霞客甚至認為,黃山之美猶在五嶽之上。

詩仙李白也曾作詩讚美過黃山,詩曰: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俯窺天目鬆。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

采秀辭五嶽,攀巒曆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

風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此詩形象生動的描繪了黃山的奇異景觀,詩人運用誇張比喻等修辭手法,充分展現了黃山的高,黃山的險,黃山的奇,黃山的美,黃山的絕。

黃山之美,讓李白這位浪漫主義大詩仙都有些流連忘返,坦言還會再次相訪。

李白詩中所寫“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說的應該就是軒轅黃帝了。

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夢想成仙的文人騷客、俠客遊人前來黃山,踏尋軒轅黃帝成仙的蹤跡,並期望自己能有那種機緣,找到軒轅黃帝當年煉丹的所在,得到他遺留下來的一兩顆仙丹,然後破碎虛空,飛升仙界。

然而,日月更替,歲月變遷,從遙遠的上古時代至今,幾千年過去了,黃山依舊是黃山,並沒有任何人獲得那種機緣。軒轅黃帝在黃山煉丹成仙也漸漸的成了一種文化傳說,大家當故事來聽,沒有多少人相信它的真實性。

神怪之說,漸漸發展為沒有科學根據的迷信,屬於怪力亂神!

然而,神怪之說,真的隻存在於故事之中嗎?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奇景,果然名不虛傳啊!”

黃山之巔,七八個身穿運動裝的青年男女並排而立,迎著朝霞,踏著雲霧,舉目遠眺,盡情欣賞雲端仙山的美妙風光。

極遠處的天邊,那輪代表著希望與光明的紅日已經升起,光芒萬丈,日曜九天!

雲海之中,一座座雲霧繚繞的雲中仙山,仿佛沉浮於大海之中的海外仙島,若隱若現,似真似幻,顯得很是玄妙莫測,虛無縹緲。

“是啊,黃山奇景,果然讓人心曠神怡啊!記得小時候學過一篇文章叫《黃山奇石》,那時候我就想,以後長大了,一定要來黃山看看,哈哈,現在夢想成真了,原來,黃山美景,比文章中寫的還要美。”

“好了,好了,你們兩個就別文縐縐的掉書袋了,酸不酸啊!人家雲飛揚是‘海龜’,沒學過什麼《黃山奇石》,不懂你們在說什麼!站好,站好,你們通通給我站好!我來給你們拍張照片,難得公費旅遊一次,不拍點相片留戀一下,那也太對不起自己了。嗬嗬,正好,現在是日出時分,景色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