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古今,神州浩土,有高人異士於俗世之外,或隱於雪峰高崖,或避於深山險水,各自開創武功絕學,流傳後世。其中極少數人窮盡一生參悟,或可窺得天道一二,又逢因緣際會得上古神兵利器,武功之高便可稱霸群雄。
而今江湖門派迭起,爭鬥從未休止,但是無論再鼎盛的門派,卻都少有長盛不衰的景象。且有許多偏門小派在江湖中曇花一現,微露鋒芒便銷聲匿跡,令人唏噓。唯獨為數不多的幾個門派,能夠在險象重生的江湖中留存下來,曆經數百年,發揚壯大,博得江湖眾派景仰,成為江湖大派,而其中最具威望的便是被尊為武林魁首之位的上清門。
上清門居於西方昆侖山脈之上,終年飛雪,與世隔絕,一向神秘難測。據說上清門開派祖師乃是一位絕頂風流人物,所經之處常有白鶴伴於身側,又擅音律,常踏笛而行,白鶴舞於其側,風華令人驚絕。這位祖師以鶴為伴,踏遍人世江湖,窺破紅塵,最終歸於昆侖,於一處絕峰上靜居,悟得天地之道,化為一套劍法,名為禦月劍法,此套劍法威力絕倫,若輔以神兵利器,其威勢足可斬天斫地,令九霄為之震撼。但他卻並未仗此劍法橫霸江湖,隻是在悟道之處開創了一個小小門派,收得數名弟子,在門中豢養仙鶴為樂,並無意於江湖名位。
然而,這位祖師門下的幾位弟子卻皆十分了得,學成之後,每每下山遊曆,江湖總為之震驚一番,上清門雖遠居西方昆侖,卻漸漸有了名望,門派日漸勢盛,曆經數百年竟無人敢與之並肩。
雖然上清門從不參與江湖武林盟主之爭,但其威望顯赫,實則與盟主無異。尤其是上清門的前代掌門,名喚墨清易。據說墨清易與當初的開派祖師十分相似,也是位風流溫雅之人,精通音律,武功絕倫,且待人公正寬容,上清門上上下下無不敬仰欽佩,其親傳弟子亦個個了得,劍法皆得師門真傳,偶爾行走江湖,江湖各派無不驚羨讚歎。
然而,就在數十年前,一個喚作鬼道的門派驟現江湖,門主自稱“鬼王”,武功詭譎奇高,接連挑戰江湖各大門派,接連勝出,一時間稱霸武林,聲名赫赫。然而,鬼王行事卻狠辣狂妄,視他人性命如無物,常以強勢欺壓弱小門派,又不時流傳出劫掠濫殺等諸多惡劣行徑。奈何其門派勢大,又逢江湖大派衰微,無人能夠與其分庭抗禮,眾派隻得忍辱負重,聯名向上清門求援。
掌門墨清易當即便修書一封,竟是請鬼王上昆侖山上清門做客,意欲化幹戈為玉帛。然而鬼王卻心胸狹隘,自以為墨清易如那些江湖中所謂的名門正派一般,隻是虛有其表,竟貿然向墨清易發出挑戰。墨清易無奈隻得應戰,以禦月劍法百招之內便擊敗鬼王。鬼王震怒之餘,心有不甘,覬覦上清門的至高劍法,回到門中後便偷派獨子混入上清門拜墨清易為師,企圖偷學其獨門武功禦月劍法,卻最終被墨清易識破,逐出門牆。
鬼道派此舉卑劣,又與江湖各派素有嫌隙,此番激起眾人憤怒,眾派便共同推舉上清門為首,齊聚人馬前去討伐鬼道派。鬼道不敵,敗退隱匿江湖,但各門派卻不肯罷休,合力將鬼王堵截在山穀澗中,鬼道派餘眾與各派血戰三天三夜,幾乎被趕盡殺絕,自此在江湖中銷聲匿跡。
轉眼二十年,光陰轉瞬,昆侖山依舊如昔,巍峨雪峰連綿不盡,不曾因光陰流轉而絲毫變化,隻是故人漸漸老去,當年驚動各大門派死傷無數的惡戰也漸漸為人所淡忘,隻是在街上茶館中說書人的口中,還流傳著當年英雄豪傑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