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高效能小團隊的合理規模為七人(1 / 1)

通常人們會慣性地將某個單位組織或者某公司分割為幾個團隊。可以說在具體的工作中,人們更加離不開小團隊。這些小團隊雖然隸屬於公司或者公司內部的某個部門,但同樣具備多功能,同樣具備出色的競爭力。不過,他們必須合理控製人數和規模,因為隻有當團隊規模得到一定的控製時,團隊的內部協調、內部的工作效果才能獲得保障。

人們曾經認為,團隊人數越多就越具備競爭優勢,力量也越大,但是很多有經驗的管理者發現,一旦團隊人數過多,內部的交流和執行就會受到影響,團隊工作效率就會下降。比如在開會的時候,人數太多反而不利於達成共同的協定,而且內部交流的效率會變得非常低。針對這類情況,管理者常常會陷入困惑。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對於如何提高開會效率這個問題有自己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兩個比薩原則”。

貝佐斯認為如果兩個比薩還不足以喂飽一個項目團隊,那麼這個團隊的規模可能就顯得太大了。在他看來,較少人參加的會議往往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用消耗的食物來衡量,最好控製在兩個比薩之內,而兩個比薩大概能夠喂飽六個人或者七個人。一個團隊如果規模太大,成員之間就難以進行深入溝通,在麵對相關問題時,可能會出現相互推諉的情況,導致項目陷入停頓狀態或徹底失敗。從現實的角度來分析,當團隊維持一個比較小的規模時,隊員的注意力會相對集中一些,也才能煥發出活力。

事實上,很多管理學家都證實了這一點,那就是七個人的團隊也許是最合理最劃算的團隊。而他們的依據在於心理學上的一個重要現象,那就是人們的記憶能力大都為七條信息,然後存在增減兩條信息的彈性。這就是心理學家喬治·米勒提出的記憶理論,這個理論在團隊溝通中同樣有效。當人數增加時,大腦的工作量就會增加,溝通的效率就會降低。

有數據顯示,如果團隊規模超過九人,那麼運作速度會放緩。畢竟每增加一個新成員,他都必須盡快跟上其他成員的速度,而這往往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否則就會成為一個累贅。團隊成員增加之後,溝通渠道也會大幅增加,而大腦的記憶力不足以在短時間內應付這麼多的溝通渠道。

有關團隊規模跟溝通渠道之間的關係,一些學者用一個數學公式來表示,其計算的基本公式為:

團隊中的溝通渠道=n(n-1)/2。n表示團隊人數。

可以簡單計算一下,如果團隊人數控製在5個人時,溝通渠道為10條;如果團隊人數達到7人,溝通渠道就變成了21條;如果人數是9人,溝通渠道就有36條;當人數為10個人時,溝通渠道就變成了45條。這麼多的溝通渠道顯然讓人難以應對。這個時候,人們在溝通中的信息處理能力無法獲得保障,根本無法及時了解別人正在做什麼以及想要做什麼。

此外,當團隊人數控製在七人左右時,對於管理者來說也不會有太大的管理難度。這種小規模的團隊管理起來比較方便,管理的輻射範圍也不會太廣,可以有效保證相關指令的實施,有效協調好內部的資源分配、職位安排和人際關係的處理。這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團隊規模,可以保證各項管理工作正常鋪開。

而且通過上麵那個公式就可以得出,團隊人數如果太多的話就會對內部溝通產生負麵影響,溝通渠道的增加會導致溝通流程的煩瑣和溝通效率的低下。當然,在實際的應用中團隊規模的下限也應當引起注意,那就是人數不能太少。如果一個團隊隻有兩三個人,那麼內部的溝通就顯得過於狹隘,合作效果以及內部的效能提升也非常有限。所以綜合起來說,最合理的團隊規模就是七人組建的團隊,它可以有效保障管理的幅度和效果,同時提升管理的效果和團隊合作的效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