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六年,孝帝病重,仁孝王後協理朝政。

同年,揚安瘟疫,仁孝王後先斬後奏,封鎮燒窯,染病的八千百姓燒死窯中,天下皆驚。百官上書彈劾,女人幹政天下不寧。揚安百姓聯名寫了百家狀,狀告仁孝王後麻木不仁心狠手辣,封鎮燒窯,逼死活人,世所罕見,何其狠毒。

天下鬧得沸沸騰騰,仁孝王後四麵楚歌,後宮虎視眈眈,波詭雲譎。

景安宮門前,十歲的永安公主提裙急匆匆的跑進來,小臉通紅,剔透的肌膚滲出細密的汗來,邊跑邊叫:“母後母後,頤和說你做不成王後了。”

殿內,宮女彎腰撥香爐,珠簾裏人影綽綽,美人在臥。

宮女撩開珠簾走出來,豎起手指輕聲示意:“噓——”

永安探頭窺望,又急又燥,擰緊了衣擺扭個不停。珠簾內傳來仁孝王後一聲輕喚:“永安,你過來。”

“好。”她急急的應著匆匆跑進去。

床上,仁孝王後以美人臥姿枕著軟枕半臥在床上,伸手招永安過去坐。

“永安,誰說母後做不成王後了?”她微笑著柔聲問。

永安說:“頤和說的。”

仁孝王後笑起來,抬手輕輕捋過她兩鬢垂發,問:“那你覺得呢?”

永安想也不想高聲道:“若母後都不能為後,天下還有哪個擔得起這後冠。”

仁孝王後樂了,哈哈笑起來,一刮她的鼻子問:“要是母後真的再也做不了王後了,永安怕不怕?”

永安不解的問:“怕什麼?”

仁孝王後微笑著,把她擁進懷中,輕歎一聲道:“是啊,怕什麼。”

後宮裏的那群人個個不是吃素的,王後的位置誰不覬覦,稍不留神就會被她們踩著往上爬,一路走來誰是幹淨的,誰的手裏沒有染血。陰謀陽謀她見得多了,最不濟的是腹背受敵,落井下石,再沒半個護著她的。怕隻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到最後傷及永安。

隻是,就算再來一次,封鎮燒窯,她也絕不後悔。

從景安宮出來,永安跑去找頤和理論,兩人都是孩子,誰都拗不過誰,頤和堅信仁孝王後就要下台了,這是他母妃說的,絕對沒錯。永安氣急,一口咬住頤和的胳膊,怎麼也不放手,整齊的牙齒像野狼一樣有力,生生咬出了血來,頤和的哭聲響徹雲霄。

那天,母後問她怕不怕,她不知何為“怕”。

是啊,她是金枝玉葉高高在上的公主,就連太子頤和也要讓她三分。她在這宮裏橫行慣了,一味的照自己的意思活著,沒有不順心的,沒有不痛快的。便是指鹿為馬,又有幾個人敢拂逆了她的意,出了事母後擔著,怕什麼。

頤和說她母後做不成王後了,她不信,就像後來她不信父王殺了母後一樣。

封鎮燒窯事件並未撼動仁孝王後的地位,病入膏肓孝帝洞悉一切,深曉其中利害,若不是王後當機立斷斷了感染源,隻怕會有更多的人死於瘟疫。這樣做的確不仁道,但是顧全大局,隻有犧牲少數成全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