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勿買啊呀(1 / 2)

終於幹趴了衛無回,然而這麼多事後,朝廷真的千瘡百孔了――那個被打散的關東十一路諸侯各自為政,襄王、任盎都壯大了但按兵不動,此時最迫在眉睫的是赤巾、綠眉起義軍也壯**近,兩股力量占了近半個大祈,蕭協發召令令諸侯阻兩軍,然而諸侯都裝裝樣子撩撩腿,兩個起義軍約定一起(草根約定一起抵抗諸侯),一南一北,誰先入建陽,誰就是皇帝。愛玩愛看就來

蕭協(在華璧暗搓搓的提醒下)決定先糾集主力擊破較弱的北邊來的綠眉,動搖赤巾軍心。

然而三軍未發,卻傳來北邊當利、烏恒、瑞邪一同叩邊的消息。

這三國前麵提過了,前身是大當利,和大祈算是世仇,被襄睿王華沂一手裂成三個國家,烏恒、瑞邪都挺小的,被迫對大祈俯首稱臣,當利桀驁不屈,還是和大祈對峙。

現在,這三個國家趁火打劫來了,北邊主要有充州、襄州,三國大舉南下,燒殺搶掠,還把充州牧一家的腦袋砍下來掛城牆上。

襄州那邊還好,華景一直磨刀霍霍準備謀反,戰鬥力絕對是杠杠的,眼見充州那邊擋不住,他還派了些兵馬去充州,但還是擋不太住。

國家兵力隻這麼點(大概五萬到八萬),蕭協打算把軍隊全調去北邊抵擋胡虜。很多大臣當然不同意:什麼襄王能抵得住噠,陛下不要衝動,眼見著亂賊就要兵臨城下了。

華璧站出來,分析了一下兵力情況,表示但憑襄王一州兵馬,最多能抵三國半年。

大臣:那就好啦,半年後,陛下肯定已經打敗了亂賊,再抽兵援助襄王就好了,北境必然能保安危。

這話虛的很,能不能抵住亂賊還是兩說,就算抵了肯定也剩不下多少兵馬了 。

蕭協忽道:赤巾來勢洶洶,建陽經過幾場大戰已經千瘡百孔,薛卿有一句話說得很好,那就是遷都。

群臣不太明白對方話裏意思沒吱聲。(這個時候,蕭協對朝堂掌控力已經挺高了,沒人再把他當初的小皇帝了)

蕭協忽然站起來:算來算去,充都最安全,無亂賊,你們也說當賊下不來,不如遷都充都?

群臣愣,然後麵無人色:萬萬不可啊,陛下。

蕭協:有何不可,反正安全。

群臣跪了下來,開始講其實充都也很危險啊,綠眉離充都很近的,當賊也是有那麼一點可能突破的,雖然可能性很小,但陛下不能有萬一啊。

蕭協:朕不能有萬一,充都更不能有萬一。天子守國門,朕意已決。

終於有一個人站出來說:其實陛下就是想派兵援北,不願讓當賊犯邊,陛下高義。臣有個法子,可兩全其美,昔日大祈建國之初,和如今狀況何其相似,國內百廢待興,當利猖獗在北,太/祖舍棄一點名利財富,用議和換取幾十年太平。

他話一出口,所有人都色變了,但都沒出口阻攔,因為他們心底也有這樣的想法。

蕭協眸光一利,然而沒等他說什麼,華璧就搶了他腰間的劍,把那個人一劍砍死了:妖言惑眾。建國初和如今狀況哪一點相似?當利在xxx年間就敢說出和大祈隔河而治的話來,敢屠我大祈三座城池,想要議和,就要拱手山河!(究竟怎麼樣沒想好,反正就是,現在和當利議和,代價非常大,要割很多地了)

華璧:誰再敢說“和”,今日就不必活著走出這奉天殿了。

群臣:陛下,你看他!

蕭協:美呆了。

然後,沒人敢再提了。蕭協很快認命單光拓為大將軍(他沉穩並且忠心),遊孝遊為他的副將(什麼將軍還沒想好,就是二把手,因為遊孝遊戰略眼光好,是軍事天才,但怕死且忠心值有待商榷)

臨行前,單光拓:陛下有什麼要囑咐的。

蕭協拍拍他: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潛台詞――放手去幹罷,朕不會給你命令,恐怕也給不了你命令了,不要想著回援,如果朕不在了,這些兵馬你說了算,就算要去投靠哪個諸侯也罷。(蕭協覺得這些是為大祈浴血奮戰的將士,他卻已經注定給不了他們封賞,那就別讓他們太慘,投靠大勢力諸侯會是最好的選擇)]

綠眉得知消息後,轉頭不攻建陽,一起攻打當利了――綠眉起自北方,對當利有仇恨,且自覺幹不過赤巾就不為他人做嫁衣裳了。

綠眉、襄王、朝廷軍三股力量,差不多可以了和三國扛一扛了。

華景以他超高人氣和威望能力,成了驅當的首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