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雨塵寰 第七章 登堂入室(1 / 3)

第一卷 風雨塵寰 第七章 登堂入室

蓮山峭壁嶙峋,七峰環繞內,是一片盆地。山外則連成一片,如銅牆鐵壁。人要進山,隻能走一條峽穀。穀口向南,寬僅兩丈。穀壁平直,如利刃削成,隻鏤出一線天空。峭壁上還嵌著明暗哨崗,如犬牙參差,直到穀頂。

山門前立著一座琉璃牌樓,樓頂如蓋,樓匾藍底雲邊,赫然寫著“太虛”兩個鬥大金字。筆鋒暗藏,意境獨到。樓柱擎天,刻著一副對聯,上聯是“天道無言,乾以易生”,下聯是“萬象紛華,坤以簡能”。雕梁畫棟,彩繪鮮明。

牌樓前立著一對青石獸雕,右邊是一條五爪青龍。傲然翹首,騰身若飛。左邊是一尊花斑猛虎。張牙舞爪,栩栩生威。

容輝走到山前,又見石獸前還站著兩列白衣青年,一個個劍眉星目,持劍挺立。清風徐來,衣衫飄舞,端是神采飛揚,隻看得他自慚形穢,澀澀地不敢上前。

瀟璿見是“客堂”的迎賓弟子,也沒正眼去瞧。從腰間摘下一麵玉牌,隨手拋出。棉步輕移,直進山門。

夕陽下劍光閃爍,金鐵交鳴,“嗆啷啷……”長劍出鞘。一眾弟子挺劍側步,一字排開,卻攔住瀟璿。又有人撮唇作哨,向山上傳訊。

瀟璿目光如鋒,臉色微沉,凝神低斥:“放肆!”這兩字以內力吐出,聲雖不大,卻能及遠。眾弟子更覺金針刺耳,寒風擊麵,不由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接下玉牌那人回過神來,忙躬身行禮:“參見師叔,這幾日生客頗多,還請見諒!”又捧起玉牌,高舉過頂。眾弟子也下嚇白了臉,汲汲還劍入鞘,退步讓路,躬身行禮:“參見師叔!”

容輝嚇出了一身冷汗,卻見瀟璿身輕如風,直上山去,於是雙手接過玉牌,快步追上,心裏滿是疑竇:“她是掌門弟子,居然被守山弟子拔劍擋駕。是試探虛實,還是沒認出來?若是試探虛實,說明山上已是個火藥桶。若沒認出來,說明山上方亂,山門剛換上別係新人。”

他又回想起店中聽聞,兩相比較,果不其然。一時間心念拂動,恍如置身火坑,想問個清楚,卻聽見哨聲傳訊,知道身旁有耳,又不敢開口。暗暗祈禱,隻好默默跟著。

山穀數百丈長,道路平直,緩緩上行。容輝默默跟隨,快到穀頂時,見崖壁光滑,再無崗哨,才敢開口:“姐,你可真威風!”見瀟璿目不斜視,又問:“難道他們都不認得你?”

瀟璿容色稍和,輕聲解釋:“‘客堂’首座剛換,山門重地,自然也換了人!”又想容輝剛剛上山,正當潛心練武,不該知道這些,於是岔開話題:“山上和家族中一樣論資排輩。我師父‘明清真人’和他們師祖一個輩分,所以他們得稱我‘師叔’。你以後在門中見到我,也得叫‘師叔’,否則平生許多是非,倒反讓你我生分了!”接著講了些門中概況。

但凡天下道觀,除觀主和監察,還有迎賓接客的“客堂”;管理勞務的“寮房”;管理觀產的“庫房”;掌管財務的“賬房”;負責傳經的“經堂”;供給夥食的“食堂”;安置遊方道士的“水雲堂”;核查門下子弟的“號房”,共是八大“首座”。八大管事下,又另分人手,負責明細。

瀟璿一路細說,直到穀頂。容輝連日跋涉,早已筋酸骨軟,稍有停步,再也走不動路。他順勢眺望,眼下竟是一片鬆濤林海,林海中亭台壯麗,樓閣蜿蜒。東一簇,西一簇,星羅棋布,暗藏玄機。遠遠看去,真如人間仙境。眼前又有一條青石板道,穿過林海,直通一座大殿。殿後還有四重殿脊,隻看得他心潮起伏:“如此規模,如此宏偉,實是生平僅見!”力由心生,疲累暫消。

瀟璿指給他看:“第一座是‘太極門’,第二座是‘太素門’,第三座是‘太始門’,第四座是‘太初門’,第五座是‘太易門’。‘太易門’中,方是內院。內院中還有修真之士,壽享百載,耳聰目明。你以後說話行事,千萬注意。”

“果然是仙山福地!”容輝歎為觀止,不住咂嘴:“姐,你住哪個門裏!”

瀟璿掩嘴輕笑,抬手西指:“我住‘瀟雅軒’。”又帶容輝往“太極門”去,路上諄諄告誡:“山上複雜,你不能亂闖。內院中住著受戒修行的羽士,非方外修士不得擅入,我都不能進去。‘太初門’後住著學道的居士,和出家的替身,你也不能亂闖。‘太始門’後方是“八大堂”,東麵是‘無量閣’,西麵對建著‘無塵居’。這一層關係複雜,沒事別往裏麵亂跑。‘太素門’後就是外院弟子的住處,男東女西。我住的‘瀟雅軒’,就在西北角上。有事我會去找你,不準你來找我。”

容輝心中會意:“道觀分作五重,我住第二重東麵,和瀟璿相隔不遠,有事進太始門找管事……”隻是沒見圍牆,更不知如何劃分。又聽瀟璿不準自己去找,隻哭笑不得,點頭應丞:“好、好、好!那太極門後呢?”

“那裏,你就更不能去了,看一眼都不行!”瀟璿沉聲告誡:“那裏麵圈禁罪人。住別院的是大家‘姨娘’,好吃好喝供著,就是不準亂跑。住單間的是受罰弟子,被罰閉門思過。”又恐嚇容輝:“你今後犯了錯,也得進去抄經書。”

容輝跟她插科打諢:“有姐在,定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呸!”瀟璿瞪眼淬他:“哪裏學的歪風邪氣?還沒進門,就想著我給你平事兒!”

容輝訕訕地岔開話茬,指著林中追問:“我剛才看見山上還建著許多別院,那也都住著‘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