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長生(1 / 2)

路上孫大給我們講了下馭火蟲的來曆,但要說馭火蟲不得不先說祝融。≥

馭火蟲是祝融用來攻打蚩尤時用的一計,當年蚩尤被逼到黎山之丘躲進山洞中,因裏麵複雜的地形祝融派進去的人無一能夠生還。就在祝融束手無策的時候天際一邊突然飛來了一片火蟲,要不說祝融怎麼是火神呢,他直接控製火蟲進到了山洞中,好漢架不住人多,任他蚩尤再厲害也招架不住成群成片的火蟲,就這樣蚩尤一行人進了山洞從此以後再也沒能出來。

這祝融也是個野心家,他深知火蟲的厲害還故意把它們培養成馭火蟲。挑選火蟲的幼卵用障火祭煉直到它們孵化出來,等到那時候的新一代才是真正的馭火蟲。

山海經跟封神演義記載不周山是水神共工一腦袋撞倒的,其實並不全是這樣,根據坊間的傳聞則是祝融一把火燒了不周山,那火是障火,而火種就是馭火蟲。

“祝融同誌這樣做就是搞個人主義,在戰場上搞個人主義可是要背負罵名的。”餘厚土打著手電照了照前麵的路。

王猛搖了搖頭說:“也不盡然,曆史上是有祝融這個人的,他自幼近火,而且當時隻有他能保存火種,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可以把火玩弄在鼓掌之中。”

“沒你們說的那麼仙兒吧?”我承認走晉王墓這麼一趟土確實改變了我的世界觀,但要說這世上有神仙未免就太牽強了。

“這個世界我們人類隻掘了皮毛點點,有太多的匪夷所思讓人費解。”靜子走了兩步接著說:“在你們中國清代有一位名叫李慶遠的人一生活了265歲,而且身體一直很好,也很健康,即便是在2oo歲的高齡,他的言行舉止仍和同中年人相當,被當時的人稱為“神仙”。”

“他那也隻能算是活的久,和神仙這兩個字壓根就扯不上關係。”對於曆史上有沒有這號人物我還真不知道。

靜子笑了一下說:“能活2oo多歲的還不算是神仙嗎?”

靜子這麼一說我也無言以對,倒是餘厚土想了想說道:“你們說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可以長生不死嗎?”

這廝一開口我就知道他肯定是想到了先前墓頂的壁畫,我踹了他一腳說:“祝融以火焚身涅槃重生那隻是個典故,別一天到晚淨整這些有的沒的。”

“那曆史上怎麼那麼多皇帝都尋求長生不死?”王雷一句話把我給噎住了。

如果說曆史上有五百個皇帝其中四百九十個都尋求過長生不死,剩下的十個大概就是所謂的鳳毛麟角。四百九十個皇帝有四百五十個都死在了丹毒攻心之下,剩下的四十個也都是出家的出家自殺的自殺。人們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可前朝皇帝死了後在下一朝皇帝看來是他龍脈耗盡命該如此,然後自認為自己比前朝皇帝更有天子之命接著步入後塵。

追求是自己的沒錯,但這後果也是要自己擔的。這裏就要重點說一下唐朝,話說李淵當上皇帝後聽信術士讒言吃了偏方丹藥自以為能夠長生不死,結果沒過幾天就駕崩了。再說李世民,李世民玄武門兵變後成功奪權上位,非但不把他老子最後的駕崩引以為戒還把那些江湖術士當成了座上賓,然後就走了李淵的老路。還有李治,你說老子跟老爺子都死在了長生不死的路上他還把這當成是上天的眷顧,結果一不小心爺孫仨都團聚了。

至於秦始皇命徐福到蓬萊仙島尋長生一事早就爛大街了,但這也間接證明了長生對人的誘惑。

都說人老看透生死,其實人是越老越怕死。如果把一個人的一生分為四個階段你就可以看出來,少年讀書識字無憂無慮,青年雄心壯誌總想著有機會能夠闖它一闖,中年做著青年時候的夢卻社會打擊的遍體鱗傷,老年兒孫滿堂後輩負責給錢自己負責消磨時間也可以理解為無憂無慮。

這裏有兩個無憂無慮,第一個因為當時年少不懂得珍惜,最後一個等到想珍惜的時候身體已經跟不上了。所以說人越老越怕死,總想著時間慢一點再慢一點,結果過著過著就啥也不知道了。

“這晉王估計就是一個自命清高一心尋求長生的人。”我是這樣覺得的,從朱砂水銀到祝融涅槃圖,再從山猴子到剛才的馭火蟲,這哪一個不跟長生有關,當然了,山猴子跟馭火蟲隻能說是另類的長生。

“哎哎哎!我說你們都扯遠了啊,別忘了我們是來倒鬥的,現在可不是讓你們在這探討長生的時候。”三娘皺著眉頭有些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