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報驗(1 / 2)

“恩?”趙天啟露出好奇之色。

說實話,聽吳鵬給自己講解,趙天啟突然感覺,自己和吳鵬相比,相差太遠了。

吳鵬能從一個個細節裏麵,發現問題的所在,確定誰的責任,這一點,是趙天啟完全沒法比擬的。

就好比現在,吳鵬一解釋,趙天啟才恍然大悟,當他還沒有吃透吳鵬剛才說過的話,吳鵬突然又拋出一些東西,讓趙天啟很驚訝。

“第一,複核,承台標高測量之後,馬超沒有複核,畢竟你是實習期間,雖然放心你看鏡子讀數,但是適當的複核還是要的,哪怕是看一個點,也可以。”吳鵬說到這,頓了頓,繼續道:“第二,對於澆築完的承台標高,在支立模板前,沒有超平,而等墩身鋼筋和模板都完成了,隻等澆築的時候,才想到超平,才導致現在的問題。”

對於測量複核製度,趙天啟一直聽吳鵬重複的說過,但項目部技術部內部,真心把吳鵬這話當回事的人,還真沒有。

測量這種問題,沒出事還好,一旦出事,很可能是大事,就像承台標高澆築高了。

趙天啟細細品味,越發覺得吳鵬說的有道理。

這些道理看似簡單,但對趙天啟來說,沒人指點,讓他自己去悟,需要一些時日。

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第三個地方,馬超依舊大意了!”吳鵬再次開口,讓趙天啟頓時愣住了。

無論趙天啟如何想,也不明白,吳鵬還能從什麼地方,看出端倪!

“墩身鋼筋,昨晚我和施工隊伍聯係過,當時墩身鋼筋足足低了二十公分,施工隊當時和馬超彙報了這件事,但馬超卻沒在意,直接讓施工隊繼續施工。”吳鵬道。

墩身的鋼筋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是預埋筋,這部分鋼筋一部分在承台裏麵,還有部分露出承台外,在澆築完承台之後,露出的鋼筋便和墩身鋼筋搭接起來,支立成完整的墩身鋼筋。

因為承台澆築高了二十公分,相當於墩身鋼筋少了二十公分,而模板高度是規定尺寸,如此以來,就導致墩頂的鋼筋短了二十公分!

就算馬超沒有超平複核,發現墩身鋼筋矮了二十公分,隻要分析或者上報,也許也能找到問題所在。

可馬超卻自作主張,還隱瞞了吳鵬等人,直接讓施工隊幹活,讓人不得不懷疑,馬超的舉動,到底想幹什麼。

聽吳鵬說的頭頭是道,趙天啟直接被鎮住了,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個承台標高出現問題,居然會出現如此一連串的問題。

隻要發現其中一個問題並提出,承台標高出現的問題,就很可能被發現。

然而,所有的問題,都被馬超巧妙的回避了,才導致最終墩身鋼筋模板都幹完了,在澆築混凝土前,才發現承台標高不對這種情況。

聽吳鵬這麼一分析,趙天啟突然覺得,其實這件事自己的雖說有責任,但自己的責任並不大。

趙天啟心裏甚至懷疑,真有可能是馬超動了手腳,不然的話,以馬超幾年的施工經驗,怎麼可能沒發現承台標高出現了問題呢?

趙天啟和吳鵬談論不到十分鍾便走了,回到辦公室的時候,眾人還沒去工地,主要是因為外麵還下著小雨。

這種天氣,沉降觀測沒法幹,隻能在家做內頁資料,畢竟施工便道不好走。

馬超的檢討很快便寫出來了,第二天,不知道是因為檢討的事情還是因家裏真有事,馬超請假回家一周。

“郭龍,這幾天小趙不去沉降,讓他幫馬超那邊現場幹活,等馬超回來小趙再回沉降組。”下午剛上班,吳鵬便對郭龍道。

郭龍是沉降觀測的負責人,和負責三個工區的李明、馬超、張濤同一年畢業,三人現在的職位是技術主管,各自分管一塊。

其中,郭龍手底下成員最多,包括郭龍足足五人,李明等三人各自帶一個負責現場,另外兩人是女生,一個資料員,一個調度。

如今馬超請假回家,通常情況下,都是從沉降小組裏抽調一人前去幫忙,等休假回來之後,幫忙的人再回沉降小組。

也許是因為趙天啟曾在馬超那超平過的原因,吳鵬才如此安排。

“好。”對於吳鵬的話,郭龍應道。

整個技術部,除了吳鵬這個部長外,便是四個技術主管,連副部長都沒有一個,而郭龍四人,也是最有資格擔任副部長,隻是領導不可能一次性提拔四人,現在工程開工沒多久,還處於考核階段。

下午,趙天啟便和吳中有去了工地,吳中有比趙天啟早畢業一年,現在已經是正式員工,中專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