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薨逝之後, 啟瑞帝的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 好早如今儲位已定,朝局已穩,啟瑞帝便放心的將朝政交給了蕭清源, 自己安心養病。
皇後見狀,也將宮務都交給了太孫妃,自己搬到了太極宮, 安心給啟瑞帝侍疾去了。
這一日,皇後服侍完啟瑞帝喝完藥,又端來清水給啟瑞帝漱口。
啟瑞帝漱完口,接過皇後遞過來的帕子, 擦了擦嘴角,“其實,你不必如此的。”宮人那麼多,其實真的不必她一個皇後來親自侍疾的。
“這是臣妾應該做的。”皇後雖比啟瑞帝小了七八歲, 可其實也並不年輕了,即使平時保養的再得宜, 眼角也有了細紋。
啟瑞帝平時對皇後的印象並不深,隻覺得她一直是個安靜的人, 隨分從時, 安分守己, 從不惹事, 也從未違逆過自己的意思。
“你可有什麼想要的?”啟瑞帝問道。
皇後聽了啟瑞帝的話, 忽的濕了眼眶, “臣妾所求的,陛下都會允準嗎?”
啟瑞帝不置可否,“你且說來聽聽。”
皇後忽然跪在啟瑞帝麵前,“臣妾所求隻有一個,希望臣妾百年之後,能陪侍在陛下身邊!除此之外,別無他求!”
啟瑞帝眉頭一緊,“那日你都聽到了?”
皇後緩緩點頭,兩行淚順著臉頰滑落,“臣妾知道臣妾比不上孝元皇後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可臣妾也是陛下的皇後,是陛下的妻子,臣妾此生所求,隻想能陪在陛下身邊。求陛下成全。”說完,深深的伏在地上。
皇後一生無寵,她所依仗的,隻有皇後這個身份,她一直安慰自己,她是皇後,是陛下的妻子,是這世上,生前死後能名正言順陪在陛下身邊的人。可那一日在東陵聽到太孫的話,讓皇後如墜冰窖。
如果死後不能和陛下葬在一起,那九泉之下,她要如何陪在陛下身邊。她自從當上皇後以後,從來沒有違逆過啟瑞帝的意思,這還是第一次。可她並不後悔。
啟瑞帝長久的看著她,然後彎腰扶起了她,“你是皇後,百年之後自然要葬在東陵地宮內,陪伴在朕的身邊。”他本來是打算單獨為皇後建個陵寢的,可既然這是皇後唯一的祈求,他不能拒絕,畢竟,皇後這麼多年也不容易。
“謝陛下!”皇後眼中散發出耀眼的光芒,激動的再次伏地叩拜。
皇後情緒激動,淚流滿麵,醒悟後自己也覺得不好,便下去洗漱了。
啟瑞帝歎了口氣,叫來了蕭清源,將皇後所求說了出來,蕭清源想也沒想,“皇祖母陪伴皇祖父多年,百年之後,自然該陪葬東陵。”
啟瑞帝愣了愣,隨後欣慰的笑了,“好,很好。”
蕭清源也笑了,那日他隻是一時有感而發,事後想想也覺得可笑,人死如燈滅,葬在哪裏,和誰葬在一起又有什麼意義。他和玉兒還商量過,將來他們死了之後,才不要躺在棺材裏,埋在黑洞洞的地宮裏,直接一把火燒了,骨灰撒入大海之中,落得幹淨。
蕭清源還有政務要處理,匆匆問安過後,便走了。
蕭清源走後,皇後從屏風後出來,啟瑞帝看著她笑了,“這會子放心了?源兒是個好孩子,將來就算朕不在了,他也會好好孝順你的。”
皇後但笑不語,隻坐在床邊,為啟瑞帝輕輕捶著腿。
三個月後,啟瑞帝病重,彌留之際,下旨傳位於太孫,另有旨意立蕭元燁為太子。最後,看著哭得不能自抑的皇後,啟瑞帝抬起了手,卻已經說不出話了。
蕭清源淚流滿麵跪在前麵,“皇祖父放心,孫兒定會好好孝順皇祖母。”
啟瑞帝點點頭,又看了看乳母懷裏抱著的石頭和貓兒,很是不舍,他還沒看到元煊元熠出生呢,真舍不得啊!
最後在一片哭聲中,啟瑞帝閉上了雙眼。
沒人發現,原本哭得不能自抑的皇後突然沒了氣息,等到江貴人察覺到不對之後,皇後已經沒了氣息。
蕭清源十分震驚,他不知道,原來平時不言不語的皇祖母,對皇祖父竟情深至此,願意以死相隨。
蕭清源下旨命內閣商議啟瑞帝和皇後的喪事,昭告天下,國喪三年,舉國皆哀。
之後便是登基大典,蕭清源終於成了一國之君,君臨天下。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冊立太孫妃為皇後,冊立嫡長子蕭元燁為太子,嫡長女蕭元曦為長樂公主。之後便是皇後的冊封禮。
因為接連國喪,蕭清源連自己的登基大典都是一切從簡,可輪到封後大典時,蕭清源卻下旨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