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在各地的藩鎮乘機做大做強。 而黃巢之亂以後的唐朝更是出現了“極目千裏、無複煙火”的局麵。亂事波及兩淮江南地區,當地群雄紛起抗敵。
9o7年,朱全忠逼迫唐哀帝禪讓,不久又殺之,唐朝亡。
唐朝滅亡之後,中國曆史再一次進入了大分裂時代。在北方廣大地區,軍閥混戰的結果是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較強大的王朝。與此同時,南方各地出現過九個相對較小的割據政權,即: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及閩,加上北方的北漢,是為十國。十國版圖大小不等,相差懸殊。
每逢朝代更迭,亂世來臨,也是豪俠輩出,英傑盡顯的時候。
南唐升元七年(943)、後晉天福八年二月二十二日,南唐先主李升服丹藥,疽於背而卒,秘不喪,下製以齊王李景通為監國。二十八日宣李升遺製,三月初一,李景通即南唐帝位,更名璟,改元保大。
南唐屬地,鄱陽湖,古稱彭澤,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遠古代時該地區曾是汪洋一片的“揚子海槽”,此後“滄海三為6”,或隆成6地,或沉溺為海,變化無常。隋末唐初是湖水南侵的全盛時期,至此始有“鄱陽湖”之稱.
六月,江南,鄱陽湖東部鄱陽縣官道上,兩個少年緩緩行來。
“這破天氣,一會晴,一會陰的。 軒哥還要多遠才能到啊?”高個少年苦著臉著牢騷。
“還有十裏左右吧,誰讓你爛好人把咱們的馬送人的?現在知道累了?”同樣灰頭土臉的青年,嘴唇叼著一截草莖,背著兩個包裹,一邊走,一邊懶洋洋的回答高個的青年,話語中怎麼聽都透著一股幸災樂禍。
“我那不是看那老伯腿腳不好麼,反正咱也快到了,就把馬送給他了”高個青年名叫陳林,比6羽軒小半歲,兩人從小一塊長大,性格老實,但交友不慎,偷雞摸狗背黑鍋的事從來都是勇往直前,因為等他回頭的時候,往往6羽軒影子都淡了。
“你是看上他小孫女了吧?”6羽軒一邊調侃著陳林,一邊向前走著,相對於陳林的兩手空空,步履蹣跚,他肩上背著兩個包裹,仍然健步如飛。
“沒有。”陳林臉紅紅的
看著小夥伴急的臉都紅了,6羽軒也不繼續調侃他了,換了話題。
“唐代柳宗元曾寫過一詠《梅雨》詩:‘梅熟迎時雨,蒼茫值小春,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海霧連南極,江雲暗北津,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後,是梅雨季節。天空連日陰沉,降水連綿不斷,時大時小。咱倆運氣不錯,正好趕上了。”6羽軒在北方長大,在書中讀到過幾次江南梅雨,這是第一次親身經曆。
轉身看看二人一身泥點,衣衫間透出層層水汽,剛剛還陰雲密布,現在正烈日當頭,仿若兩隻蒸籠,水汽氤氳,咧咧嘴,不裝斯文君子了,也跟著陳林詛咒了兩句“賊老天”。
由於北方戰火始終未能平熄,經濟比較落後,人口大減。南方則較為安定,所以在鄱陽城外也聚集著一些流民,每日間做些活計,維持生存,饑一頓飽一頓,已習以為常。運氣好些的,能找個好主家,打份長工,也可養家糊口,三餐不愁。算是正式在此落戶了。
每逢年節,有些城內富戶,也會做些吃食,提供給城外流民,行些善意之舉。
今日是城內富戶殷老爺原配夫人祭日,殷家大小姐去城外顯明寺為母祈福,回城時候吩咐下人,將做好的吃食分給流民,積些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