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如鬆,坐如鍾,行如風,臥如弓。”一個長得馬大三粗的彪型大漢,一手握著一個紫砂壺,一手抓著一條大拇指粗的鞭笞,坐在庭院大樹下的藤椅。嗬斥著庭院中央,太陽底下雙手各提一個大水缸,卻紋風不動的少年。看那少年人高馬大,雙臂猶如蠻龍,一字平肩,如果不看他肚子,那剩下的都是青經暴起的肌肉。若是按照現代的眼光來看,這絕對是標準的健身教練或者是mma職業選手。
這少年叫做王則,這名字的意義,按照他老爹的話就是做事要學會以身作則,無愧於心。看到他家這麼大的院落就知道家裏情況還可以,他老爹,王衛可是退役的錦衣衛。當年可是跟隨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其身邊當任貼身護衛,見證了大明朝的崛起。更是第一批大明錦衣衛,不過現在人到中年曆經生死,看破了官場險惡。更重要的是知道明太祖朱元璋的身體日益下降,所以找了一個機會辭去了從四品錦衣帶刀護衛,定居京城南京借著以前積累下來的人脈開了一家鏢局。這才娶妻生子,有了王則這個小王八蛋。
在別人的眼裏,王衛此番辭官實乃不智。按照其原先的資曆,充當一個錦衣衛統領搓搓有餘,而且他還是當今聖上的親衛,很有可能再進一步。可就在他辭官的十年裏麵,他卻也在鏢局界混得是風生水起。在錦衣衛裏麵有一句話,一入錦衣衛,終身錦衣人,夜半敲門聲,亡靈亦歸魂。意思也就是說一旦加入錦衣衛那麼這一輩子就和錦衣衛拉扯不開,就算是死了,鬼魂也是要歸位。也正因為這樣,王衛創辦的這一家衛海鏢局大部分都是走朝堂官府的標單。還有一些錦衣衛裏麵的不公開的活,還得我老爹去收手尾,當然了其中的利潤也是比較可觀的。
原本按照老王的思想,那是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一個武林高手。可謂是使盡渾身解數,看到那青經暴起的雙臂沒有,那個可是昆侖派不傳秘技,鐵臂功。再看那個虎頭虎腦的腦袋,王則隨手拿起一塊板磚就往自己的頭上拍,這可是少林正宗的鐵頭功。再比如說那個圓圓挺挺的大肚子,可別小看這個和渾身肌肉不和諧的部位,這可是南海派的第一神功,棉花肚。再瞧瞧那雙稍微有點彎曲卻不失筆直的大長腿,那可是練就了武當山最有名的輕功梯雲縱。就連那一馬平川的後背,也是練就了華山派的鐵背功。
各種奇功異術集合在王則的身上,可惜也就是練就了一身威嚴的氣場,以及各種抗擊打能力。其實普通的拳腳功夫,王則那是怎麼樣都學不會,光有一身不可思議的蠻力之外,沒有什麼戰鬥技巧。不過逃跑的功夫,各種腳底抹油卻是學得十分精通。越是這樣,老王卻是把他訓練得更狠。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王則硬是把各種逃跑應對的功夫學得是出神入化,卻是把老王氣得沒有了脾氣。
這不就在王則十六歲成人禮的時候,剛好趕上建文帝登基,錦衣衛招新人。作為曾經位居四品貼身錦衣親衛的王衛的兒子,王則也被列入了考核的對象。雖然王衛一開始並不想讓自己唯一的兒子進入朝廷之中,畢竟當年他自己就是看透了其中的恩恩怨怨。各種勾心鬥角,而且是伴君如伴虎。可是錦衣衛的明文規定,卻不是他一個過了氣的老錦衣能夠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