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統天下,四海分封(1 / 3)

馬魯,回到皇宮的李承績,第一時間就宣布西征。日期也確定了下來,就在一個月之後。這毅然而然的決定,讓諸多朝臣都有些出乎意料。

但細細思之,又覺得理所當然。

畢竟報答攻克在即,作為回教之主的李承績,怎麼著也得親自去見證這一偉大的時刻。而且長老院已經確定下來,在報答給李承績舉行哈裏發的加冕儀式。

於是一個月後,也就是永興三年元月,李承績在禁、衛二軍的護佑下,大舉向西進發。報答本就在大元的圍困下,彈盡糧絕。甚至城裏的哈裏發,都派使者向李承績請降。

在這種情況下,李承績一到,整座城便兵不血刃的被李承績占領了。雖然哈裏發的國度早已分崩離析了,但是作為都城的報答,已經殘留著盛世都城時的痕跡。

李承績加冕的地點就在哈裏發的宮殿裏,自此之後,他便是回教世界新的共主。

報答所經曆的曆史性一刻極大的鼓舞了前線作戰的士兵,圍攻大馬士革和摩蘇爾兩座重要堅城的波斯軍團長帖木兒滅裏,為了給李承績的加冕送去更多的歡喜,在加大炸藥量的情況下,派出敢死隊,炸塌了兩座城牆。

阿尤布帝國在兩河流域的據點,自此全部覆滅。盡管沙漠中還有少數漏網之魚,但在大元後續的清剿中,根本就翻不起大浪。

乘勝追擊,李承績在加冕之後,就率領禁、衛二軍,跨過約旦河,進入西奈半島。從這裏,繼續征伐阿尤布的殘留勢力以及整個北非。

無論是埃及人還是摩爾人,都要在大元軍隊的腳下瑟瑟顫抖。

埃及開羅的王儲,在加冕成新的阿尤布王國國王後,派出三十萬大軍迎擊來犯的元軍。包括從阿拉伯半島、兩河流域逃進埃及的流亡軍隊,甚至還有歐洲的雇傭兵。

雙方在西奈半島的大苦湖相遇,沒有任何陣勢,便開始了接觸戰。

隻是大元使用了新式武器--火槍!

一排排阿尤布王國的士兵像麥子一樣,接二連三的倒下。而他們前進的腳步,卻不到一尺。甚至在大元火槍的密集發射下,軍隊還惶恐的往後退卻。

最後接觸戰直接變成了追逃戰。

追的一方是大元,逃的一方是阿尤布王國。

而且三十萬人的潰逃,行動起來就是一股勢不可擋的洪流。很多還在後方壓陣的阿尤布王國的軍隊,都被前方逃回來的潰兵衝散。甚至有不少,活活被踩踏至死。

元軍就不徐不緩的跟在後方。隔一會兒跑一下,嚇嚇落單的人馬。

這也使大元抵達開羅城的時間足足延後了五天。還是波斯軍團和呼羅珊軍團的增援兵馬趕到,才使得收攏俘虜的進程快了不少。

等到元軍抵達開羅時,這座矗立在尼羅河河畔的明珠,六七百年的古城,已是門扉洞開。留守的城防官在最強大的馬路魯克軍隊潰不成軍後,第一時間就抓住了逃回來的國主。在元軍一到,便知趣的獻俘投降了。

這是大功,李承績任其為埃及行省的總督,掌一省行政大權。

這樣的高官厚祿,馬上在北非戰場引起了連鎖反應。

緊鄰埃及的的黎波裏、凱魯萬地方勢力,在元軍還沒到達的時候,就派人送來了降表。

此時花開兩枝,各表一枝。西麵的大獲全勝還沒完,東麵的捷報就頻頻傳來。草原上受大元突擊的影響,成吉思汗的三個兒子各自為政,互不相服。尤其是隨著三王子投靠了大元,使得大王子和二王子更加不服氣。

整個草原全是互相攻訐,李承業率領的元軍隻在金國北部收攏人口,並往南發展,占領了馮翔郡和長安。這也打通了通往宋國的貿易之路,與漢中相連。

等草原的攻訐將近尾聲的時候,李承業先命林中各部所在的蔑乞兒部先從北部出擊。不想剛好撞進了蒙軍的圈套。原來三個王子私下已經達成一致,那就是驅逐大元這個外敵。

整個好不容易壯大起來的蔑乞兒部,幾乎完全覆滅。

但這也讓元軍躲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