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論明 二(1 / 2)

“兀那漢子,區區武夫焉知吾皇高瞻遠矚,還不速速退開。”

李洛聲音並不小,被旁邊的綠衣書生聽到,見李洛穿著短袖留著寸頭,吃相粗鄙,還敢當麵反駁他的話語,當場就要找他理論。

“如何高瞻遠矚法,是廢工商民不聊生,還是讓韃子屢次入關?”李洛笑著回懟,“除了殺了一條身邊的閹狗,自斷一臂,還做了什麼?”

反正這是偏遠村寨,連個縣官都沒有,明朝風氣也不像清朝那樣動不動大興文字獄,東林當政的時期,罵皇帝是種政治正確,李洛這個現代人就更加無所謂了。

“放肆,閹黨逆臣人人得而誅之,你焉敢為他開脫,吾皇殺他上應天命,正是聖人在世,”

綠衣書氣的脖子都紅了,他大聲斥責口沫橫飛,“區區匪患反掌已平,盧將軍攜大勝之勢,區區韃子何足道哉。”

“明代以來,閹黨都是皇帝養起來專門咬文臣的一條狗,哪個文臣不聽話,就撲上去咬一口,”

李洛悠悠然說道,“狗死了,你們這群被咬的當然開心啦。”

“但沒有狗盯著,經常叼肉回來,皇帝就會瘦了,說的話也沒人聽,文臣還會把應該是皇帝和平民百姓的肉拿走,讓他們餓肚子。”

“長此以往,百姓快要餓死了,自然也就不怕皇帝來殺了,反正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還不如就站起來掙一掙,沒準還有命在。”

“你說反掌可平?那你聽說過翻掌再起?”

“至於韃子?你打過韃子嗎?韃子那麼弱,皇帝怎麼讓他們兩次三番的入關搶掠?”

李洛也是起了談興,眼前綠衣書生的話讓他感覺到了智商的優越感,越懟越爽快。

“你你你......我我我......”綠衣書生被一通搶白,一時又找不到回懟的話,氣的說不出話來,旁邊的藍衣書生上去勸兩句,拉著他坐下。

“這位兄台雖然語言樸實,卻是另辟蹊徑,一針見血。”

另外的白衣書生離開座椅,舉著一杯酒走過來,“我心中所想與兄台有些相似,隻是一直未能成言,聽君一席話,茅塞頓開啊。”

“我先敬兄台一杯!”說罷以袖掩杯,仰頭一飲而盡。

“黃兄,你怎麼?!”

綠衣書生屁股還沒坐穩就受到同伴背刺,但他囁喏兩句,還是沒開口喝罵,隻一臉憤慨的拂袖而去,藍衣書生也追了上去。

“外狄內反,此誠內憂外患之局也,那不知以兄台高見,”

白衣書生壓根沒有回頭,臉上笑容不變,向李洛展示著展示空空如也的杯底,繼續說著話,

“這大明朝,還有救嗎?”

李洛眼睛一眯,感覺這人這話問的並不簡單,到底是想真心求教,還是順手挖坑,不過他談興已起,也就順口答了。

這種邊陲小鎮,又是在這酒樓人群之中,自己就算隨口說了,往人群裏一鑽,誰知道他是誰。

先不管會不會,嘴上可不能輸。

“西北匪患,需要遣精兵強將專心圍剿,不可輕忽。”

“遼東皇太極兵強馬壯,但畢竟人少,隻需要廣練兵丁,沿途堅壁清野,據險關而守,假以時日自然可以正麵碾壓過去。”李洛侃侃而談。

“可這些崇禎一條都沒做到,把剿匪的兵調走去打韃子,到最後西北剿而複叛。韃子人多就跑,人少就追,年年打秋風,越打越肥,越打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