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巧取豪奪(3 / 3)

楊佩玉在過門的時候肚子已經微微隆起了,不過好在穿的喜袍很是寬大,倒也沒人發覺。在過門的時候,趙大山是板著臉到場的,他的意思原本是不準備來的,可是後來在老伴的勸說下,又是看在尚未出世的孩子的份上,這才勉為其難的露了一麵。不管怎麼說,算是這樁婚事圓滿的落幕了。而楊佩玉看著新造的房子也很是滿意。這樣的房子住著舒服,這樣她以後又可以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了。

第二,就是李廣澤正式和郭秋怡定了婚約。也算是了卻了李王氏和李守成的一樁心事。要說這個過程也很是複雜。什麼納吉,納征,一樣都不能少。其實按照李廣澤的想法,哪有那麼麻煩,簡單辦一下就可以了。可是李王氏卻是不然,都是按照規矩來。而且還有很多說法。譬如說在議婚階段中,先是納彩、問名,然後再是納吉。樣樣都是一絲不苟。而且也不知道她怎麼會懂得那麼多,很多門道都是李廣澤第一次聽說。

像什麼定聘的定金必須是偶數,外邊包上紅紙,俗稱“紅包”、“喜錢”或“定錢”。定禮也都要成雙成對,忌諱單數。禮單、禮帖用紅紙(忌用白紙)寫好,上邊的字數也要成偶數,忌單數。甚至,還要把禮物的名稱也補單成雙。如“一頭豬”要寫成“全豬成頭”;“一盤菜”要寫成“喜菜成盤”等等。等到李廣澤問起李王氏,她卻是笑著說:“這些都是為取意“雙雙對對,萬年富貴”。以象征你們今後婚姻美滿的。如果出現了單數,豈不象征著孤單嗎?”李廣澤一聽也就無可奈何。貌似母親說的也沒錯,這也是一種美好的祝願吧。

而在定聘時,這又是一番說法。譬如說忌諱“重”字和“再”字。而這些都是李王氏告訴女方的。比如說等到他們送來了聘禮,女家需要將禮餅、禮燭供在神龕上祭告神明祖先。這時燒香時,不管插入香爐裏的香是不是歪了斜了,都忌諱拔出來再插一次。再比如他們來訂婚的人回去時,女家送出門口,打招呼千萬忌說“再來坐”。

因為“重插香”犯了“重”字的忌諱,“再來坐”犯了“再”字的忌諱。據信,這是會導致“重婚”、“再嫁”的。所以都是一律要忌口的。經過李王氏這麼一鬧騰,李廣澤倒是想起來了,他以前的老家湖南湘潭一帶,貌似也有這樣的說法,譬如說定親之後,每逢三節(端陽、中秋、春節)、兩生(嶽父母的生日),男方都要提禮物去女家,當地俗稱“提節”。提節時要提鯉魚,忌提草魚。如果提草魚,就等於是罵嶽父母是吃草的,女方是會很生氣的。想想在前世都是如此,在這封建時代過頭一些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在這期間,也發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有人眼紅了,而且還不是一般的人。在十二月的一天,李守成正在看著塘子,塘上卻是來了二個衙役和一個師爺模樣的人,這天正好李廣澤不在,所以是李守成接待的。問清楚之後,原來是當地的縣令,派來的師爺,美其名曰為縣令母親祝壽來買魚,其實是來占便宜來了。這劉師爺來買魚,也不多說話,嫌李守成粗鄙,隻是豎起了一根手指。李守成一看,還以為是十斤,連忙道:“十斤啊,好說好說。”劉師爺看著李守成一聲冷笑:“難道縣尊老爺開一聲金口,隻值區區十斤魚不成!”李守成呐呐地道:“那,那是多少!”“一百斤!”劉師爺斜著眼道。

李守成不解地道:“縣尊老爺府上要擺多少酒席啊。需要這麼多魚!”劉師爺一撇嘴道:“真是鄉下泥腿子,就是沒見識。清蒸桂花魚不可以嗎、糖醋桂花魚不可以嗎、做魚丸下湯不可以嗎……不妨實話告訴你,照老壽星地意思還想圖個新鮮——都擺上全魚宴呢!要是那樣地話一千斤都不止!我家大人體恤你們。也是剛開張。本小利薄。所以違了老壽星地意思。隻取了一百斤。你竟然還不識好歹。真是枉費了縣尊地一番苦心。”

李守成一聽,一張嘴張得老大,媽呀,這樣還算是違了老壽星地意思。那要是不違呢!可是人家是官,自古道民不與官鬥,李守成想了半天,隻能無奈下塘抓了魚,最後湊足一百斤給了劉師爺。按理說魚給了,接下來該付錢了。這個劉師爺倒好,探手入懷,竟然隻是摸出了一兩銀子道:“這是買魚地錢,看清楚了。可是上好的官銀。”李守成一看,氣樂了。粗著嗓子道:“算了,咱錢也不要了,算是孝敬縣尊大人了。”劉師爺笑道:“這銀子我拿出來了,就不會收回去。”

李守成隻得接過。劉師爺看著李守成,嘿嘿一笑道:“記住,這魚是縣尊老爺花錢買的。不是白拿的!不然還以為是縣尊老爺強取豪奪呢。傳出去好說不好聽。”李守成已是臉色鐵青。可聽見他這麼說還得連連點頭!劉師爺看看事情辦好了,準備打道回府了。臨走時劉師爺又看著李守成道:“記住今個這日子,明年還是這個時候。就自個乖乖的把魚送過來。省得我下來一趟。至於這數量嘛,老壽星地高齡在往上長。你這個魚嘛……明白我的意思嗎!”李守成已經是臉色鐵青。道:“知道了——”

等到劉師爺遠去後,李守成看著他的背影。跳著腳罵道:“殺千刀地白眼狼。不得好死。回去吃魚,個個魚刺卡在喉嚨裏噎死!”倒是李守成回家之後,李王氏聽說了之後,歎息一聲道:“官字兩個口。我們得罪不起啊。就當花錢買個平安吧。”兩口子一合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沒敢和李廣澤說起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