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仙與魔,後人述 第三百一十三回 狐狸過河
兒子穿越回四十年前,殺了隻有十歲的父親。
父親既然死於十歲,又如何生了兒子,以至於四十年後的兒子回來,殺了自己。
兒子從哪兒來呢?
許多遠古學者以此邏輯悖論,來斷定回到過去是不可能的,有人說去到未來倒是可能。
呂白覺得,按照邏輯來說,去到未來也不可能。
比如一零,她通過易術,將自己的一部分,送到未來,或者說是預見未來。如此,尋找可以給出答案的世界,尋找到末世異能者,尋找到續帝,尋找到夜秋,尋找到呂白,尋找到遠古文明末日的出路。
呂白展示了出來,一零從預見中醒來,真的培養出一個王英俊,這不是就改變了嗎?以後核戰也無法滅世,不會有末世,不會有此時的九州,不會有呂白,一零又如何能從呂白那裏獲得答案,又如何拯救遠古文明?
所以,按照邏輯,穿越到未來也是不行的。
邏輯。
呂白早就悟透,邏輯不過是個工具,不是全部,邏輯就是一雙殘腿,隻能在時間三維中的一條射線上爬行,隻能解讀出半維的時間,既古往今來,從今往後的單向半維。
不是時空不能穿越,而是人類的邏輯理解不了。
過去是無數個並行宇宙,未來也是無數個並行宇宙,此刻更有無數個並行宇宙,隻是重疊與否。
那無數個並行中的無數個呂白呢?當一個呂白穿越到另一個時空,另一個時空的呂白會如何?
何為並行,一對並行宇宙,可以當做兩個魚缸,但又是可以重疊的,是可以二生三,三生萬物的。
兩個呂白會重疊,成為一個新的呂白,開啟新的時空,新的紀元。
問題在於,如何去到其他並行宇宙,邏輯以為就是穿越過去,其實是一步一步走過去的。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就在此刻,呂白一己之力毀了九州,衝出地星,就會進入一種未來;拯救地星,使大陸漂移平穩過渡,就是另一種未來。
而此刻,呂白決定拯救地星,因為此刻對於過去也是一個未來,在過去呂白已經作出了選擇。
但無論何時,人都可以做出選擇,即便是被槍決前,都可以選擇平靜而泰然,或恐懼而茫然,不管怎樣,都還要進入新的輪回。
呂白手握無首劍,向天指去,九霄之上一道淡金光芒打下,灌入劍身,充入呂白的真身之中。
以劍引氣,以體融氣,以神導氣,以氣互養。這是劍修之路,由殺入道,為天之劍。
從劍修之道看來,這是劍神飛升,呂白會留下什麼樣的福澤,整個九州都在等待。
那道淡金光芒並不明亮,卻樹立在九州大地的正中,甚至連西陸人都能望見。
七處異獸,不管他們是神獸還是凶獸,此時都處在蘇醒邊緣。
麒麟和應龍翹首以盼。
鯤鵬則有些似醒非醒,大覺鐵明正盤膝坐在他的背上。
夷仙島下趴著混沌,他早就察覺有人在島上布陣,可他就是懶得動。那是郝彩騎著三色鹿一陽,在布下千裏大陣。
窮奇就很難對付了,光是他手下馴服的幾隻西陸紅龍,就讓五賢和五子有些吃不消。
惡氣深重的檮杌,此刻已化作鯀,一臉怨氣地望著鐵雲嬋和她身後一眾劍修,怨氣中又透著輕蔑,除了夏禹,還有誰值得他正眼相看。
西陸萬裏裂穀,那隻是饕餮閉著嘴的樣子。張慶豐將雙丹凝出,融入龍馬河圖,龍馬躍圖而出,背上鬃旋萬彩斑斕,每一個鬃旋的顏色都不盡相同,從陰到陽,從陽到陰,在五行中輪轉,各有輪轉中萬千屬性,也不知道等下能否夠得上饕餮一口。
麒麟、應龍、鐵明、郝彩、五子、五賢、鐵雲嬋、眾劍修、張慶豐,或舉目遠眺、或滿眼期盼、或時不時用眼角餘光去撇一下,那天際上的一道淡金。
淡金光芒離地而起,向天際迅速回收,但修真者們想象得出,那是呂白舉劍尋天賜之處而去。
這天賜劍氣到底來自何方?是和通天塔一樣的地方嗎?呂白不知道,呂白隻知,與其隨通天塔尋天乾,他更願意聽取一零的建議,隨劍氣而去。
黃龍劍氣,從何而來?
呂白眉心天眼開啟,隱隱透著銀藍,那是融於他真身中的雷腦,一零正從這隻眼睛中,一起目睹天乾之位的驗證。
“續指引劍修歸入天道時,就嚐試過去探劍氣來處,卻放不下九州,淺嚐輒止,續也不敢保證,去了那裏還能否回來。”
“是啊一零,我曾順通天塔而去,脫出了我們這個時空位麵,回來時還是靠護星員送回,若是完全具備了遨遊位麵的能力,那將是什麼情景,真是難以想象。”
“呂白在取笑我嗎?你尚且還突破到位麵之外,而我僅是部分意識預見至未來,就打破時空平衡,苦撐一兩萬年,終於導致異界通天塔來臨九州。”
“如果此事順利,我會幫你把剩下的通天塔送回去的。”
“是你想要暢遊位麵吧?”
“那還早。”
“對哦,你還要指引別人理解九維,起碼要帶上鐵雲嬋、張慶豐、郝彩、海心兒他們……”
“不,不止他們。”
…………
…………
少爺星,這是張慶豐起的名字,質量是地星的三百倍左右,還好張慶豐修成了真身,否則還真難承受這股引力。
少爺星沒有大氣,充沛的水、火靈氣,形成了風雲多變的靈氣圈,張慶豐元神正在靈氣圈中遨遊,而他的真身則藏在星辰核心。
少爺星的核心是液態火靈玉,幾百裏的宇媒力場中,張慶豐三百一十三個分身,正埋在小山一般的畫稿裏,每個分身都奮筆疾畫,《易宇宙》的完稿迫在眉睫。
三百一十三回完成!
堆積成山的畫稿好像兀自知道路徑,一張張飛翔著,落成三百一十三摞。
張慶豐將這些稿子收入宇壺,宇術念動,來到了地星。
……
原點編輯部。
“呃……你叫……”老編輯草草翻完張慶豐的稿子,確定起眼前這個新人的名字。
“張慶豐。”張慶豐重複道,一進門的時候,他已經做過自我介紹:我叫張慶豐,從小喜歡連環畫,更是從小就開始畫畫,這是我的處子作《易宇宙》。
“哦,對對對,張慶豐,嗯……張慶豐……”老編輯竟喃了起來。
張慶豐仍是保持微笑,雖然有些僵硬,可能夠定住這麼久,離不開單機版《易時空》中長達億萬年的練習……
終於,老編輯說話了。
“張畫師,是這樣的,我們這個畫社,主要出版少年向的作品,您這部《易宇宙》太過沉悶,請恕我們不能與您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