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君也瞧出了玉衡子招式的精妙,對赫連封道:“赫連伯伯,昆侖派的劍法果然有獨到之處,全真教的劍法也算精妙。”
赫連封點點頭道:“昆侖派自打出現‘昆侖三聖’何足道之後武功和江湖地位自然不差,不過是因為地域的原因不為江湖上的各門各派所推崇和接受罷了。”語氣中不乏對於江湖中人的輕視。慶君聞言問道:“這昆侖三聖是什麼人?”赫連封聽慶君問起方想到慶君對於這些江湖上的事情並不清楚,遂解釋道:“這昆侖三聖何足道為昆侖派的前輩,其師兄是後來當上昆侖掌門的靈寶道長,玉衡子就是靈寶道長一脈的弟子。
何足道在西域闖出了名頭,當地的朋友說何足道琴棋劍三絕,可以說得上是琴聖、棋聖、劍聖,又因何足道常年住於昆侖山中,是以給了何足道一個外號,叫作“昆侖三聖”,但何足道想這個‘聖’字,豈是輕易稱得的?雖然別人給何足道臉上貼金,也不能自居不疑,因此上何足道改了自己的名字,叫作‘足道’,聯起來便是‘昆侖三聖何足道’,人家聽了,便不會說何足道狂妄自大了。”
慶君聽了赫連封的解釋,道:“沒想到這昆侖三聖竟然是一個人。”赫連封點點頭接著道:“這何足道頗有令人尊敬的情操和道義感,原有西域番僧偷走了少林寺的《九陽真經》,臨死前良心發現,告訴何足道轉達少林派覺遠襌師“經在猴中”,但因方言口音,講不清楚,何足道聽成“經在油中”而轉達錯誤,他遠自西域來嵩山少林寺,不過是受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所托,來傳一句莫名其妙的話,什麼“經在油中”。”慶君聽了赫連封的這話不禁對這個昆侖三聖由衷的敬佩了。赫連封說罷見慶君沒有再問,收了聲音看向了擂台上。
擂台上的玉衡子和方起在拚了這一招之後也沒有再動手,隻見玉衡子笑著對方起道:“看來道兄的武功最近又有精進啊!”方起也不否認,笑著回道:“彼此彼此。”玉衡子的意思是想問一問他二人半斤八兩這般比試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呢!有沒有什麼其他法子,不過此刻見方起不接自己的話題,而且在群雄麵前自己一個昆侖派的掌門也不好太過於掉價了,所以收了剛要吐出來的話,舉起手中劍對方起道:“那我們再來。”
方起剛才已經讓玉衡子搶攻了一回此刻自然不會再落於他後,揮劍出掌直接向玉衡子的前胸攻來,出手就是全真教中最厲害的“三花聚頂掌法”,玉衡子見狀不敢輕忽當即長劍揮動,繞左回右,刷刷刷就是三劍。想要阻止方起一二,那裏想到方起早就想到了玉衡子的打算,護於身前的長劍此刻派上了用場,竟是將玉衡子攻來的三劍盡皆阻擋在了身前。
玉衡子沒想到自己攻來的三劍會被方起這般輕易的擋住一時想不出破敵良策,隻好緊急退避,卻不料方起左手掌上招數的狠辣殊不在劍法之下,方才那般耽擱方起的左掌已經臨近了玉衡子的胸口,那裏容他這般輕易的退去,隻見方起左掌內勁外吐,含精蓄銳,非同小可,玉衡子無法隻好出掌來攔,怕自己的掌力不是方起的對手,又將執劍的右手遞了過來援助。
雖然方起一招未能奏效,但是眼見玉衡子在自己掌劍連攻之下略有招架不住之感,精神大振,掌影飄飄,劍光閃閃,愈打愈快。數十招之後,玉衡子呼吸漸促,自然明了了方起的打算,急於擺脫被方起壓製的現狀,所以趕緊擺出守勢,不再攻擊,隻待有機會退出方起的攻擊圈子,再與之爭鋒。
方起在那裏自然不會任由玉衡子實現自己的打算,攻擊竟是更加的淩厲,不給玉衡子任何退出的機會,玉衡子瞧見不禁暗自焦急,畢竟這時候要在在這上耗費過多的話,那一會再翻盤可就沒有機會了。
說起了真是叫玉衡子鬱悶,畢竟此前的幾次比試,雖然他和方起均在伯仲之間,但是說到底還是他略高一籌,不過見此刻的比試竟然被方起壓著打,實在是讓他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