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華夏,燕京,京影廠。
寒風吹過,卷起地麵上一片片落葉。現在明明還隻是9月份,卻好像已經進入了深秋,枯葉裹挾著瑟瑟寒風不停地在大門前飄轉,在地上形成了一個個小旋風。
這裏是京影廠的門口,對於京漂一族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因為在這裏他們可以找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演員工作。
因為京影廠門口經常會有劇組前來招收一些群眾演員,所以很多人都想通過在這裏蹲點,得到劇組的任務,然後獲得導演的賞識,最後進入他們一直想進入的演藝圈。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那麼好運。
這時在寒風中有一個拿著大餅正在大吃特吃的小夥子,他麵容清秀,身上穿著一套休閑的服飾,看起來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他叫做李哲,和其他人不同,他來京影門口等劇組可不是懷著什麼成為大明星的夢想,而是想靠著這個混個溫飽。
李哲是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是從京城財經大學的商學院畢業的學生。本來他以為自己上的好歹也是一所不錯的一本院校,自己出來找工作應該很容易。
但是經過三個月的找尋他發現,自己在京城沒有絲毫背景,認識的人也僅限於同學。對於自己這種一點關係都沒有,一點經驗都沒有的商學院學生,別人連看都不看。
雖然李哲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差,但是他還是不願意就這樣失敗的回家。一股子傲氣和執拗讓他在燕京堅持了下來。
他看見自己的同學一個個都找到了工作,剩下的也都回到了家鄉,他還是堅持了下去。但是在燕京光靠骨氣可活不下去,所以他必須找一個能日結的工作,再一邊找工作。
這樣京影廠門口的群眾演員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能日結,劇組還包飯,能省下一大筆開銷。
平日裏李哲就一邊給公司投簡曆,一邊在京影門口等劇組的缺。因為他的那股子從他父親那裏遺傳下來的骨氣和執拗不允許他畢業了還繼續用家裏的錢。
就這麼一晃三個月過去了,李哲工作沒找到,反而在京影廠的門口混了個臉熟,所有人都知道有一個重點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和他們一樣在這裏等著劇組的單子。
“唉,大大小小的公司幾百個,全部都投了簡曆。但是卻沒有一個要我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找到工作。”
李哲有些沒精打采,三個月來的打磨已經讓他倍感疲憊,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夠堅持到什麼時候。
“嘿,小哲同學。”
李哲聽聲音就知道是誰了,回頭問道:“什麼事啊?保強。”
向他走來的是一個長相淳樸的少年,身材健碩,據他自己說,他曾經在少林寺練過,如今是龐大京漂一族的一員。
李哲剛來京影廠門口的時候,多虧了他的幫助才沒有被那些老京漂欺負。
保強很羨慕李哲是個大學生,所以有意和他親近。而王保強雖然渾身一股鄉土氣息,但是那純樸的樣子讓李哲倍感親切,三個月來兩個人的關係越來越好。
“我聽說等下要來一個劇組,咱們好好準備一下,一定要選上。”
王保強臉上一直掛著笑容,常年來京漂的生活沒有磨去他的銳氣,反而讓他更富激情和樂觀。
從小就嬌生慣養的李哲就是因為被他感染才能堅持這麼久,李哲迅速的吃掉了手中的大餅,將豆漿一飲而盡。
“你咋這心急呢?還有點時間,慢慢吃,咱不著急。”王保強在一旁說道。
“沒事兒,我沒那麼嬌貴。”李哲不以為意,三個月來的京漂生活讓他不再像大學一樣那麼慢節奏了。
“昨天的麵試咋樣了?過了不?”
王保強蹲在了李哲的旁邊,關心的問道。這裏的其他人都認為李哲是來體驗生活的,因為李哲的穿著並不差,隻有保強是真正了解李哲現在的處境。
這些日子裏他一直在鼓勵著這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今天這樣的對話也不知道出現了多少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