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數千裏,始於懷而終於幽,為天下之脊。”
太行山脈自古以來有很多的傳說。傳說盤古出生在這裏,也是在太行山開天,故又名盤古山。又說女媧在這裏‘摶土造人’,女媧與伏羲在這裏成婚,女媧在這裏煉石補天,所以又叫做女媧山。並且,大家熟知的愚公移山也發生在這裏。另外,它還有五行山、王母山的叫法。
總之,太行山來頭很大,也很神秘。因此,也曆來為隱士或者煉氣士所鍾愛。
公元189年五月,太行山脈某山穀。
五月是個好時節,太行山層嵐疊翠,萬木蔥蘢。而山穀之中蒼翠欲滴,群芳吐豔,仙境如畫。
在山穀中央,有一茅屋,屋中有一銀發老者正在小憩。
老者穿著粗布麻衣,手持羽扇頭戴綸巾,非常的安然恬靜。他的頭發、胡須,甚至是眉毛都已經雪白雪白了。這樣的形象,也隻有仙風道骨的得到高人才有。
我們通常稱之為高人形象。
可他的頭上銀發之上,卻插著一朵鮮豔的小花,完全破壞了他高人的形象。讓他不像高人,倒像是神經病醫院跑出來的病人。
這畫龍點睛的小花,可真是神來之筆。
茅屋不遠處,有一顆巨大的梨樹。梨樹之上躺著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手裏拿著一顆類似於小蘿卜的東西,正在啃著。
“這百年人參,寶貝是寶貝,可吃起來還不如蘿卜好吃。”少年咬了兩口,一臉難吃的樣子,恨不得立刻把手中的人參扔了。
沒吃過不知道,吃了才知道。這種天然的野生百年人參,土腥味特別重。而土腥味和淡水魚的魚腥味類似。這樣吃人參,就好似抓著一條生魚在啃著,也難怪少年會嫌棄人參難吃。
少年拿著小蘿卜一樣的人參,棄之可惜,食之太難吃。
“老頭子說過,人參要生吃,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提升真氣。”猶豫了一會,他還是拿著人參往嘴裏塞去。“媽的,不管了,都已經吃好吃次了,不能半途而廢。”
閉著眼睛,使勁狠勁一頓狂嚼。然後又飛快的咽了下去,掏出一個紅色的果子漱漱口。
味太重,太難吃了。
吃完紅色的果子,最終的土腥味淡了很多。
“老頭子,不會整我吧!沒聽說過生吃人參效果最好的。”少年覺得有些不對勁。他聽說過,人參泡著吃、煮著吃、煎著吃、蒸著吃效果都不錯。
這生吃真的效果最好嘛?他也無法肯定。因為他吃人參主要是為了提升真氣。
真氣——
這個東西,來到這裏之前,隻存在於傳說中,小說裏。他來到這裏才開始接觸真氣、修煉真氣。所以,人參到底怎麼吃才能更好的提升真氣,他沒有經驗可以借鑒。
按老頭子的說法,他現在的真氣已經有一定的火候了,隻要在進一步,就可以撐得上是一流高手,就可以出山了。
他很渴望出山,他本生活在繁華的都市,習慣了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可他已經在這個山穀中呆了兩年,還是和一個老頭子呆了兩年,生活太枯燥了,太煎熬。
少年知道這個時空,是東漢末年。五年前,發生了黃巾起義。
算算時間,如今應該是189年。
這一年漢靈帝歸天,漢少帝繼位。然後董卓進京,廢了漢少帝,漢獻帝繼位。緊接著各路諸侯就該招兵買馬,準備討伐董卓。
曹操、劉備、袁紹、孫堅等,這個時代的各路英雄豪傑,都會出現。還有那‘非一人可敵’的飛將呂布,號稱‘萬人敵’的關羽張飛。
當然了,這些人物事件,也可能和他知道的會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