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八年,三下南巡,南巡地帶旱災,康熙體察民情。大多數人認為康熙此行乃是遊山玩水,皇上並不喜歡微服私訪。所以他出宮隻帶了我,姐姐,琳兒,一個太醫,加上三十個大內高手。
我們家從小就學習一些江湖中的養生功效,所以出門在外最拿手。姐姐從小父親不讓她學這些,隻是簡單的寫寫字畫個畫什麼的。
後宮交由德妃娘娘掌管,前朝事太子堅國。
送行的文武官員,站在護城河岸邊。浩浩蕩蕩的隊伍在大路上行進,皇上坐在一匹白馬上,由武裝侍衛前後呼擁,沿途路旁有輿車及大象。前哨越過一座石橋,抵近南苑。路邊儀仗鮮明整齊,一直排列到南苑行宮門口。
為了進一步緩和滿、漢民族之間的矛盾和統治階級與人民之間的矛盾,籠絡江南的士大夫階級。
次此南巡,有大量災民,地方官員腐敗貪汙賄賂。讓一些老百姓忍饑挨餓,出個城打水都要收費。
城內有些異腥味,越走越難聞。
“停車,怎麼回事兒,這些異腥味從哪傳來?”
“回稟老爺,是災民的味道。”
康熙掀開了馬車的簾子,看到了一些災民,婦女用自己的血為孩子喝奶。就連街上的老人在外省化災來的餅都被人搶的剩了一粒渣。
“張大人,你去看下,為何會有這麼多災民。”
回身對著姐姐說道“朝廷不是已經撥款賑災了麼,怎麼還會如此。這地方官員的巡府是誰?”
“皇上,是…;…;”
“怎麼有什麼不能說的麼?”
“是平妃的父親。”
“看來,後宮與前朝有瓜葛著。”
“姐姐。”我看著皇後輕語道,姐姐搖搖頭。
宮內平妃早已得知家父的狀況,敬敏得知告知平妃“你的父親如今要是被貶了,本宮卻救了你的父親,你可知…;…;”
敬敏話沒說完,平妃哭著跪在地上“還請娘娘救救臣妾父親,臣妾父親被人陷害,還請娘娘替臣妾父親蒙冤。”
“你當真讓本宮救你父親?”
“還請娘娘指點迷津。”
宮外…;
我小聲對姐姐說道“這件事牽扯到你我,若是宮中有人挑唆了平妃,這可如何是好。”
姐姐說道“妹妹,我們何不先看看情形,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參與就是最好的清白。”我瞬時明白了姐姐的意思。
“來人。”皇上喊道“把車上的糧食分給災民一部分,我們去巡府。”
我們到了巡府門前,門前放著股,我看了看,走上前擊鼓。
“大膽,何人再次擊鼓。”
皇上說出宮要以欽差大人的名義辦案“你放肆,欽差大人在此,誰敢阻攔。”我舉著聖旨喊道,眾人跪拜“奴才參見欽差大人。”
我們走近府內知府還沒來迎接,隻見一群官兵把我們包圍了起來,這巡府才出來“何人敢冒充欽差不知冒充欽差乃是死罪麼?”
“大膽,知府大人見到聖旨為何不跪。”
“你也說了見了聖旨才能跪拜,如今本大人沒見到聖旨為何要跪!”巡府信誓旦旦的說著。
巡府對身邊的侍衛使了眼色,這侍衛強行把我的聖旨奪走。這巡府真是囂張跋扈,怎敢公然搶奪聖旨。
這巡府看了半日隻是笑著說道“本官不知欽差大人駕到,有失遠迎,罪過罪過!”
我看了看皇上對這知府說道“既然看了聖旨為何不跪拜?好歹你也是這縣城的知府!”
皇後拉了我一下“不要惹事。”
“你可是承恩公噶布喇大人?”
“在下不是,在下是小小縣城的知府承恩公噶布喇乃是本省的巡府大人。”
一個小小的知府卻如此囂張跋扈,那巡府呢?起步上天?皇上最恨貪汙受賄。
經張大人探查,這知府乃是巡府的侄兒,巡府的女兒是赫舍裏皇後,如今赫舍裏皇後薨世她的妹妹平妃在宮中,涉及到後宮和前朝,不能自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