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十二”的意義(1 / 2)

“你是說,除了我之外,還有十一位預言使?”柳權問。

環繞在他身邊的極光幻化,繼續變作文字:

“是的。”

“這樣,是不是太多了些?”柳權喃喃自語。

根據這極光文字所說,每一個預言使都是擁有一句話,就可以改變世界黑白之理力量的人。

擁有如此程度力量的人,竟然有十二個之多嗎?

“這樣,不會導致必將實現的預言,無法實現嗎?”

比如批判上帝全能的人,就經常用“上帝能不能創造出一塊他也舉不起的石頭”來說事。

無論上帝能不能做到,結果都是隻有一個:上帝不是全能。

倘若上帝創造出了這樣的石頭,那他勢必舉不起來,說不上全能;

倘若上帝創造不出這樣的石頭,那就更好說了,純粹就是上帝本身的能力不行。

“說出口的預言,必將被實現。能夠做到這件事的人有十二個,這樣不是,會導致彼此預言有可能實現不了的悖論嗎?”

十二個預言使,十二個所說之預言必將實現的預言使之間,要是有無法調合的矛盾,怎麼辦?

要是你說他死,我說他活怎麼辦?

絕對性的力量,分別存在於十二個不同的人身上,這樣,不就注定了,肯定會導致絕對性不足的嗎?

“預言必將實現……”

在柳權想這種絕對性的分散導致的矛盾之時,極光繼續變化成不同的文字。

“為此十二位預言使,才都會有十二個,必將實現的預言。”

“十二個,必將實現的預言?”柳權驚到了。

為他有的必將實現的預言個數之多。

極光文字所說的預言,跟什麼先知類的預言可不同。實際上,如果是說出口的預言必將實現的話,那麼,用說出口就會實現的願望來替換,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柳權聽到的,就是他擁有相當於十二次許下的願望必將成真的機會。

“實際上是九個。因為其中有三個,會被我們用於新手教學使用掉。”

“就算是這樣,也是還有九個之多啊!”

就算極光文字這麼說,可是,柳權仍然還是有,九次說出口的預言,必將實現——也就是許下的願望必將成真——的機會。

還仍然,是存在預言使們之間的預言,會有全能的上帝,能不能創造出他舉不起的一塊石頭的悖論。

“為什麼,預言不會妨礙彼此的實現呢?”柳權實在是想不通。

“預言成真的力量,是你們本身的嗎?”極光文字繼續變化。

“不是。”柳權答道。

他被說有預言成真的力量,是眼前的極光說的。

而眼前的極光,在來跟他說這個之前,已經讓他有了一言,便可以幫人成為真正的佛,成為身後有圓光顯現佛力威儀的佛,而不是特指死亡升天那種成佛的經曆了。

雖然直到現在,極光文字都沒有跟他說,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才給他這種力量的。

“預言的必將實現,與追加預言的覆蓋,是允許的。”

“追加預言的覆蓋?”柳權虛心地問。

“比如說,你壞心眼的說太陽要從西麵升起,東麵落降,可是這並不能妨礙另一位預言使,恢複太陽是從東麵升起,西麵落降,或者更改為從南麵升起,東麵落降。”

“而無論另一位預言使恢複了太陽的東升西落,或者更改為了南升東降,我也都有,再將其修改為西升東降的力量?”根據極光文字的所說,柳權說出了他的猜測。

“是的。”

也確實得到了,極光文字的肯定。

“這就是十二位預言使的意義嗎?”

柳權終於明白了。

十二個擁有預言必將實現力量的人,可是要比十二個擁有核彈的人,要厲害多了——如果,極光文字沒有說謊的話。

也許,十二個人中,會有一兩個或者幹脆的好幾個,抱團站在同一陣線。可是,十二個不同的人,都擁有同樣的想法,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就拿太陽、月亮和星星來說吧。

太陽和月亮也許會同時出現在天空中,可是,太陽月亮和包含地球在內的太陽係八大行星,絕對不會同時出現在一片天空中。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可是要遠比這些天體,大得多了。

“這樣,才能夠讓你們這些預言使,有選擇。”

預言使有兩種,一種是掌握了預言成真力量的人,一種是被預言成真力量寄宿的人形容器。

“如果讓你們必須以命相博,殺死對手才能夠獲得預言成真力量的話,那麼,你們就隻能成為預言成真力量寄宿的容器了。”

話雖如此,卻也不能讓預言使們,相安無事,各自悠閑自在實現他們的願望。

為此,就是每一名預言使擁有的,必將實現的預言個數之多了。

如果,每一名預言使,都隻有兩三個必將實現的預言的話,那麼,光是實現他們本身的願望,就已經捉襟見肘了,又何談什麼,彼此之間的爭奪、廝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