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羊脂玉雕(1 / 2)

“老先生,你這樣說話,會很容易讓人把你當成騙子的。”

李青河壓下驚訝,笑了起來。

老頭也笑了起來,道:“確實有些像是騙子。不如這樣,你帶我去你家,我去和你爸媽說,怎麼樣?”

他好像是認定了李青河。

李青河皺起了眉頭,想了一下,道:“這樣不大好吧,雖然我覺得老先生應該不會有什麼惡意,但是隨隨便便的,我就把你帶到家裏去,終歸有些倉促,畢竟我們才剛剛說了幾句話,我甚至連你的名字都不知道。”

“我叫李永仁。”李青河的話剛落下,老頭便把自己的名字說了出來,“李姓永字輩,在村子裏,現在我這個輩分,應該是非常高的吧?”

“永字輩?”李青河一愣,“這個輩分的確很高,現在村子裏,也就隻有幾個老人家是這個輩分了。比我爺爺,還高一輩……”

李永仁笑道:“你今天來上墳,你們這片墳地和我先人的墳地離得這麼近,說不準,我們還是親戚。你爺爺在家嗎?你把我這個名字告訴你爺爺,他應該能記得。”

“我爺爺?”李青河沉吟一聲,然後轉身指向了旁邊的一個墳頭,“那就是我爺爺的墳,在我初中的時候,他就走了。”

“哦。”李永仁看向了李青河所指的墳頭,目光中閃露悲傷,“時間過去太久了,不知道當時認識我的人,還有誰健在。這一次回來,還真是應了賀知章那兩首讓人感慨無限的詩……”

李青河沒有接李永仁的話。

盡管他很清楚李永仁所說的,賀知章那兩首詩,是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李永新離開家鄉六十年,垂老歸來,情景與賀知章這兩首詩所寫,何其相像。

這一種境遇,其中的悲慨,萬千深沉,李青河精研古詩,自然清清楚楚。

所以他沒有去接李永仁的話,而是靜靜的站在一旁,給予這位垂老歸來的鄉人,一絲類似李永仁曾經的鄉人的陪伴感覺。

兩人默然了一陣,田地那頭,李青河的弟弟李青羊,過來喊李青河回家。

李青河應了一句,就要與李永仁告別。

李永仁也不挽留,和李青河說了一句,便就讓李青河回去了。

到地頭,弟弟李青羊問李青河:“哥,那田裏的老頭是誰,來幹嘛的?”

李青河回頭看了李永仁一眼,道:“是以前村子裏的人,也是來上墳的,不過說時間太久,墳已經找不到了。”

“那該多久沒有回來了,墳都找不到了……”李青羊有些無語。

李青河收回目光,看向村子,道:“他說六十年。”

“六十年?!”李青羊震驚了,“我曹,這麼久?這特麼回來別說墳沒了,估計家裏人也都該沒了。”

李青河甩了甩腳上的泥,道:“確實,他說他走的時候,家裏人就已經隻剩下他一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