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光照明堂……”
不知何處,悠揚而空靈的童謠伴隨著一陣陣清脆的銅鈴聲從寂靜的山林中隱約傳出,回蕩在山間,餘音繚繞……
皎白的月光傾灑在竹葉上,泛起幽幽的微光,在隱隱騰升起的霧氣之中,朦朧嫋娜。一陣輕風拂過,窄而纖薄的竹葉微動,相互摩挲,發出“沙沙”的響聲,合著歌聲與銅鈴聲,一並回響在深山之中。
微風驟勁,倏然間群鳥騰飛而起,一時間山中喧鬧了起來。
飛鳥四散,隻一瞬,四周重回幽靜。
毛小生微抬起頭看向鳥兒飛起之處,心中泛起一陣不安,抱緊手中的竹簍,加快腳步,沿著長滿青苔的石板路奔去。
再無悅耳歌聲,餘下的隻有急促的腳步聲還有同樣淩亂的銅鈴撞擊的響聲。
一間老舊的土屋隱藏在這深山中,不知已經坐落了多久,早已被蔥鬱的竹林包圍隻可依稀見到大概,石板路的通向便是這小屋。
破敗的木柵欄隨風發出痛苦的嗚咽,小屋中漆黑一片,就要與這夜色融合在一起似的,透出些許陰森和寒冷,萬物寂靜之中又突然發出一陣飄忽不定的青藍色微光,更加顯得詭異了幾分。
毛小生遠遠便看到了小屋,見門口沒有像往日一般亮起照明的竹燈,心中的不安放大,不祥之感漸起,隻覺小屋四周散發出陰冷的鬼氣。
愈加的焦急了起來,他近乎是飛起一般趕到了小屋前,從大開著的柵欄門閃身而入,四周隻是昏暗一片,院中一切如舊似乎並無異樣,推開房門,毛小生沒有片刻停留,徑直穿過外屋走向了內堂。
內堂大門敞開,毛小生的腳步停在了門檻外,呆愣的看著堂中,竹筐從手中掉落,藥草散落一地。
堂中一片狼藉,四處都是做法之後的痕跡,竹椅盡數被砸爛散落在地,貢台上的大小排位也全都淩亂的落在桌上、地上,香爐傾倒,香灰打散在地上,隨著穿堂而過的微風輕輕揚起,混著堂中濃重的香味久久無法散去。
就在內堂正中,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倒在地上,稀疏的頭發貼在枯槁的臉頰上,襯的灰白的臉色。老人雙眼緊閉,手中握著一張黃色的符紙向前伸去。
“師父!”
也顧不得地上的草藥,毛小生飛奔到老人的麵前跪下,伸手想要觸碰,看到老人的臉的那一刻卻又像是受到了莫大的驚嚇,顫抖的雙手停在空中遲遲不肯落下。
眼淚奪眶而出,毛小生跪在師父的遺體前低著頭,肩頭輕微顫抖,小聲的哭泣著,月光從窗中透入,披在老人僵硬的屍體和毛小生瘦小的身體上,仿佛一層白紗喪衣,冷的更加淒涼。
毛小生自幼就在這山中同師父一起生活,按照師父一居道人的說法,師傅將他從竹林裏撿回來時,他還是個睜不開眼的嬰孩。
那時,他氣息奄奄,師父心生憐惜,將他抱回小屋撫養成人,還教他做人處事的道理,傳授他畢生絕學道法。
一居道人見他生的嬌小可愛,對他很是疼愛,便用自己曾經的姓氏給他起了這個名字,小生這個名字也為了提醒他為人且要謙遜和善。
毛小生就在這與世隔絕一般的山中長大。
同他一起長大的還有長他五歲的二師兄,兩人親如兄弟,一起練功,成長。
一年前,已有小成的二師兄獨自下山處理事情,卻再無音信,毛小生求了師父幾次讓他下山尋找,而師父總是微微笑著搖頭不語。
二十年來,在師父和師兄的愛護之下成長起來的毛小生從沒有一刻像現在這般的無助,不知在這地上跪了多久,月光已經消失在了山峰之上,毛小生眼淚都哭幹了,這才慢慢的抬起頭看向麵前那個不會再起來的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