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做了一個讓文武百官都沒想到的決定。
他讓鄭和三個月後再次下西洋。
如果隻是這樣,百官們倒不會太過驚訝。他們驚訝的是,朱棣安排了一個讓他們完全沒有想到的人跟著鄭和一起下西洋。
這人就是朱高煦。
鄭和離開的兩年,朱高煦也沒閑著,他去了東洋日本,在那邊待了一年多,沒費一兵一卒,就成功讓那裏的大名和將軍們嚇得瑟瑟發抖。
回來後,他又跑去關外轉悠了一圈,把北邊的鄰居們嚇了個夠嗆。
把那些鄰居們嚇唬得差不多了之後,他又在邊關開了互市,算是打了一棍後,又給北邊的鄰居賞了一顆甜棗。
當然,開互市之前他是跟朱棣請示過的,也得到了朱棣點頭。
做了這些之後,他總算老實了。
誰知道這才過去沒多久,朱棣居然要派他跟著鄭和一起下西洋!
朱棣為什麼要這麼做?
文武百官們偷偷猜起了朱棣的心思。
一番分析後,所有人都覺得朱棣是忌憚了朱高煦,故意把他趕出去,免得他留在大明境內禍害自己人。
不過,朱高煦也的確讓人忌憚,隨著年紀一天天大,他也變得越來越成熟,身上的氣勢更是變得越來越強悍。
別說文官們忌憚他,就連那些武將們都本能地畏懼他,不敢跟他站在一起。
有著這樣一個優秀又強大的兒子,朱棣怎麼可能不忌憚?
他們都覺得自己猜中了朱棣的心思,卻不知道朱棣雖然忌憚朱高煦,但是他心裏更多的還是滿意和驕傲。
朱棣甚至覺得,他的兒子數量雖然沒有他老子朱元璋的多,但是質量上完全可以彌補!
光朱高煦一個,就能頂上他那些兄弟無數個了。
反正他那些還活著的兄弟,除了寧王這個猛人,還沒有誰能夠讓他放在眼裏。
周王雖說是他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吧,可他的本事也不大,最近更是整天忙著研究野草野菜,完全不足為懼。
朱棣自從得知大臣們私下裏猜測他是忌憚了朱高煦才故意讓他下西洋,他就覺得自己冤死了。
分明是朱高煦那臭小子死乞白賴地要求下西洋,他實在拒絕不了才同意的,怎麼就成了他容不得自己兒子了?
他是那種人嗎?
他老子凶成那樣都沒拿親兒子開刀呢,他的兒子就那麼點兒,朱高煦更是裏頭最優秀的一個,他怎麼可能故意趕走他?
真是一幫混賬東西!
朱棣氣得給所有人加了班,還不給他們加班費!
不過,比起折騰這些人,他心裏更在意的還是那些傳說中的豐產之糧。
畢竟這些東西才帶回來,是不是真的能夠豐產還不知道呢。
朱棣等著農學院的人給他好消息。
經過四年的發展,當初的科學院規模逐漸壯大,分出了不同的係別。像是農學院,工學院,兵器學院這些,研究的內容大不相同。
其中農學院研究的就是經濟作物的種植,如何提升產量。
這幫人早就期待著傳說中的豐產之糧,拿到手後,立刻小心翼翼地研究起來。
而當初一手創立科學院的朱高煦,卻是帶著薑明華踏上了寶船,遠下西洋,開始了他們的環球之旅。
朱高煦是帶著任務出來的,除了國際貿易之外,他還有著建立外交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