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規則破壞者(2 / 3)

這些代價,老夫多的是,也給的起!!成王敗寇而已,何懼之有?但,老夫萬萬沒想到,不過是些十六七歲娃娃組成的皇家衛隊,會有如此戰鬥力,老夫三千百戰悍卒竟不能敵。可惜,天不遂人願,不能手刃無道昏君。悲哉!恨哉!”

代王所說的每一個字,都如同一枚枚鐵釘,狠狠敲進了朱由校的耳朵裏。朱由校隻覺頭疼欲裂,渾身血液幾欲崩射而出。

“無道昏君”幾個字,不斷在朱由校的腦海中炸響。他舉起微微顫抖的手指,哆哆嗦嗦地指著代王,因為極度憤怒而變得慘白的嘴唇,張開閉上了幾次,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在大同凜冽的北風中,朱由校英俊的麵孔漸漸僵硬,沸騰全身的血液,慢慢凝固成一條條冰河,失去焦距的雙眼,迷茫地注視著前方。整個人如同一尊刀劈斧削的雕像,一動不動。

而冬日冷冷的陽光,趁機靜悄悄地,給雕塑刷上了一層厚厚的金漆…

……………………………………………………………………………………………………

朱鼐鈞眯著眼睛看了看朝陽,又看了看氣得渾身戰栗呆在原地的朱由校,幹咳了兩聲後,換上了諄諄教導的口吻道:“皇上,始皇帝建立秦帝國初始,曾以最大的誠意對待東方學者。就是為了獲取這些人,對於大一統秦帝國的認同,對於新規則的認可。

為此,始皇帝甚至曾經將帝國之前嚴格遵守的法家學說,做出了讓步和改變。統一的教化和言論,被博采眾長的方式所代替。但這些東方學者,始終以冷漠對待始皇帝的熱情,根本不把始皇帝放在眼裏,因為他們內心根本不認同秦帝國。但,始皇帝忍了下來。

後來麵對始皇泰山封禪的禮儀要求,東方學者各執一詞爭執不休,就是不給始皇一個明確的答案。實際就是不承認,始皇的受命於天和君權神授,不願意幫助他完成祭祀。麵對這種對君權極大的挑釁,始皇帝最終選擇了平淡處理,僅僅宣布‘博士不得用以封事之禮’;

始皇泰山封禪遭遇暴雨,落魄地回到營地。這些來自東方的學者和博士,甚至以嘲笑和奚落來迎接始皇帝。對於這種直麵的羞辱,秦始皇也忍了下來。他相信,時間會改變一切;時間會證明,秦帝國采取的郡縣製皇帝集權,會比傳統的分封製更加優越有效。

雄才偉略的始皇帝明白,新規則的建立和維護,必須建立在百姓擁護和帝國實力的基礎之上,不能僅僅依靠這些東方學者。

為了取得民心,始皇采取了‘令黔首自食田’土地政策,承認當時六國的土地占有情況,以求穩定社會,獲得百姓支持。

為了抵禦匈奴的威脅,彰顯帝國的實力與威嚴。始皇花費七年時間,將燕、趙、秦三國原有邊牆大規模修築,建立了西起隴西臨洮,東到遼東的萬裏長城。並修建了著名的秦直道,用以輔助長城防禦;

與此同時,秦皇命秦軍揮師五十萬,南征百越。付出了慘重傷亡後,秦軍征服嶺南,設置了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自此,嶺南永遠並入華夏的版圖。華夏之輝,開始燁燁閃爍,華夏之魂魄,就此凝聚,華夏之威儀,自此威加海內!!”

………………………………………………………………………………………………….

朱鼐鈞越說越激動,搖頭晃腦麵紅耳赤的模樣,似乎恨不能自己就是秦皇在世。要不是被繩子捆得結結實實,這老頭保不準能飛到天上去。

朱由校正在回味代王所言之時,朱鼐鈞輕咳一聲,狠狠歎了口氣道:“皇上,秦皇為了新規則的建立,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承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壓力,但最後又如何呢?

秦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帝國平定南越設立南海郡,鹹陽宮內歌舞升平為秦皇賀。博士淳於越向始皇進言,要求重新恢複分封製。此舉終於激怒了秦皇,因為他觸犯了秦皇的底線,那就是大一統帝國存在的基本規則,郡縣製。由此,秦皇決定重豎法家治國。

郡縣製的堅定擁護者,秦丞相李斯提議,‘些許儒生厚古薄今,誹謗當世,議論朝政,惑亂民眾,必須令行禁止,否則朝廷威信不再,民間將會各行其是。’

李斯還建議嚴禁民間私藏百家語錄,敢有談論《詩經》《書經》者斬首,以古非今者滅族。逾期不自行焚毀藏書者判處黥刑,罰做苦役。保留秦史官核定史書,及醫藥、占卜、種樹與百工之類書籍,其餘皆焚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