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飯後,秀芝母子和柳寬出了店門,準備到縣城各處走動看一看。剛出店門,便見一衣著華麗之人帶著兩個彪形大漢從門前經過。那華服之人側臉看到秀芝,驚:“咦!”一聲說:“這小小客店何來如此美貌女子?”於是停止腳步媚笑問道:“小娘子何方人氏?”秀芝本不欲答理,見對方三人似非善類,不願招惹麻煩,無奈地答道:“小女子何方人氏與你無關,彼此素不相識,各行其路吧。”那人嬉笑著說:“得見一麵,便是有緣,怎說無關之言。娘子貌美若仙,本公子十分喜歡,若肯相從,保你一輩子享不盡富貴榮華。”秀芝說:“我才不稀罕什麼富貴榮華,請自重讓開些,我們要行路。”旁邊一大漢道:“你這娘們有眼不識泰山,你知我們家公子是誰?他就是登封縣知縣尤大人之子。尤公子看上了你是天大的福氣。”家丁柳寬見對方抬出知縣大人,便出言說道:“你們抬出知縣大人沒有什麼,我們小姐乃是原兩江總督於大人的千金。還不快讓開。”那尤公子聽了此言連聲叫道:“原來是於總督大人千金到此,真是太好了。當年我父在於總督屬下任知府,對於大人恭敬有加。可就因一點小錯,被於總督參奏,貶為知縣。後來聽說於老頭卸職退休後逝離人世,我們以為這口氣永遠不能出了。現在陰差陽錯,老天將於大人千金送來此處,這真是太好了,父債女還,乖乖隨我們走吧。”不由分說,便叫兩個大漢架著秀芝朝縣衙走去。小宏誌嚇得連叫:“娘!”秀芝回頭高喊:“誌兒快去找你爹!”家丁柳寬聽著秀芝如此喊叫,急背起小宏誌一路小跑趕到少林寺,也不通報,直接來到原空和尚打坐的禪房,放下小宏誌,讓他衝進禪房,見原空和尚仍閉目打坐,宏誌大哭著喊一聲“爹!”原空和尚睜眼問道:“你怎麼去而複返?”小宏誌說:“我娘被人搶走了,快去救她吧!”家丁柳寬便把在登封縣城遇見尤公子,將於小姐強行搶走的情況簡便說了一遍。原空和尚聽後,一把抱起小宏誌就朝寺外跑,對家丁說:“你隨後來。”

原空和尚抱著小宏誌,施展神功,行走如飛,不久來到登封縣衙。直進後院,見那尤公子與秀芝對桌相坐,旁邊站立兩個彪形大漢。那尤公子正在嬉皮笑臉言語說話,秀芝隻是怒目相向。和尚來至桌前,說一聲:“阿彌陀佛,請尤公子網開一麵,放過這位女施主吧。”那尤公子見一和尚帶著一小孩來叫自己放過這女子,便哈哈一笑說:“這天下美女人人愛,連和尚也動了凡心。你身為佛門中人,來為此女子求情,你們之間必有私情,難道你不怕入地獄嗎?”和尚道:“我佛慈悲,最護眾生,你這樣的惡魔殘害無辜女子,那才真是要入地獄了。”尤公子這時才看清和尚麵目,說道:“哎呀,這和尚不是幾年前充英雄欲救那賣唱姑娘招了一頓打那小子嗎?當了和尚還來護花。打,給我狠狠地打這野和尚!”一大漢便猛力一拳朝和尚打來,和尚退一步說:“你這大漢空有一身蠻力,卻助人為惡,當除去你功力,以免再當幫凶。”即虛空連點兩指。那大漢被點中兩處散功穴道,額上冒汗,萎坐於地。另一大漢也猛地一拳擊向和尚,和尚並不閃避,大漢一拳擊中和尚前胸,如擊敗革破絮之上,和尚右手輕拂,拂中大漢兩處穴道,亦散去功力,跌坐於地。和尚右手轉向尤公子說:“似你這樣專門殘害良家女子的歹人,今後隻能永遠彎腰低頭對人了。”言畢出指在尤公子腰部,頸部各點一下。那尤公子從此便永遠彎著腰,頭低得幾乎著地,再也伸不起腰,抬不起頭來。此時家丁柳寬才急急忙忙地趕到,頭上掛著汗珠,大口地出著白氣。原空和尚對秀芝說:“於施主,這大千世界中,各種人物應有盡有,請於施主母子等人及早回家為好,以免再生不測,和尚告辭了。”言畢飄然而去。秀芝望著和尚背影感慨萬千,想著那剛哥他棄我母子,身入佛門,你道他有情,我母子千辛萬苦尋覓到他,他卻不肯相認歸家。你道他無情,得小宏誌報信即如飛趕來解救自己。難道這便是那無情勝有情?唉,一時也理不清。還是依和尚之言,急速離開這是非之地為好。回到客店,取了行李,雇車離開登封縣城,向南飛馳而行。經南陽、襄陽、荊州到了常德,再經慈利、永順、花垣、秀山等地回到龍潭柳家莊。

回到家中,於管家迎到堂屋坐下,送上茶水,安排晚飯,還安排燒了熱水。晚飯之後,秀芝母子沐浴更衣。然後,秀芝與於管家稍作擺談,主要是簡略談了此次遠行的情況,秀芝便帶著宏誌及早歸寢休息。第二天,秀芝母子較晚才起床,經過一夜靜眠,緩解了多日長途旅程的疲勞,恢複了精神。秀芝便帶著宏誌到了茶元壩看了文忠老人,向老人講述了到峨嵋和少林的情況。文忠老人聽完秀芝講述後說:“人各有誌,他二人既然矢誌修佛,也隻得由著他們了。隻是苦了你秀芝姑娘,教養柳家獨苗宏誌的重擔將由你一人承擔。”秀芝說:“忠爺你放心,經蓮姐、剛哥點化,我也看開了。今後我一方麵延師教導宏誌成材,同時我自己也讀經禮佛行善,這也是一種精神信仰和寄托。”文忠老人說:“秀芝姑娘能悟徹人生,看開最好。”秀芝母子在文忠老人家裏吃過中飯即拜別老人回到家中。

五日之後,請到一位文武全才、飽學之士為教師,開館教導宏誌。秀芝又叫於管家到龍潭街上買回一座觀音瓷佛,就在秀芝臥房側室中設下佛壇。宏誌每日上學讀書之時,秀芝則在家中誦經念佛,徹悟以人為善之根本。鄉親鄰裏,有困難者必盡力幫扶。時日稍久,遠近皆知柳家莊於秀芝女士乃大善之人。後至九十八歲無疾而終。

柳宏誌人極聰明,記憶力好,讀書過目不忘。他一生自有他一番轟烈的事跡。至十七歲,參加縣考獲第一,十九歲時到省裏考舉人第二名,二十一歲進京一舉考中進士,殿試麵聖時,皇上十分嘉賞其才誌,又念其曾祖救聖祖皇帝之功,欽點為第三名探花。老丞相將自己才貌雙全的獨孫女許配給了宏誌為妻。夫妻二人相敬如賓,生兩男兩女。後來宏誌出任知府,巡按,官至副相兼刑部尚書,誅滅了不少貪官汙吏和巨盜匪寇,讓百姓能過清平安靜的日子。柳宏誌到六十二歲即告老辭歸回鄉,奉孝母親。柳家兒孫滿堂,天倫常樂,從此柳家莊財興人旺,長盛不衰。

這柳家莊是:

三十年前遇橫禍,

鬼哭神悲柳家坡。

善惡到頭終有報,

興旺長盛永安樂。

上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