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一郎也不回避,說道:“還真有寶貝兒!大寶貝兒也!”
張夢蝶和拉姆的眼睛一亮,齊聲道:“什麼寶貝兒?”
山本一郎不緊不慢地說道:“請你們先聽我慢慢說。”山本一郎端起一碗酥油茶,咕嚕咕嚕喝下肚子裏後,用手輕輕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正襟危坐,說道:“我和我的太太山口惠子結婚多年,四處尋醫問藥,都不見有子女問世。後來,我在海南旅遊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了四川梁茹一位高僧替人誦念平安經,在他的幫助下,向我們夫婦倆介紹了土木寺的寶貝兒。我們於是克服了種種困難,越海洋,跨千山,終於找到了這個地方。我們來了之後,土木寺的高僧聽了我們的來意,把我們帶到了這個寶貝兒那裏,按照高僧的指點,我的太太騎上了寶貝兒之身,就這樣,我們回去之後,得到了意外的收獲,我就順利地種下了龍鳳胚子,獲得了一對雙胞胎,今天,我的這一對龍鳳寶貝兒都已經快要上小學一年級了!”
山口惠子滿臉通紅,拉姆的臉上也泛起了紅暈,張夢蝶感覺有些奇怪,就向拉姆問道:“親愛的拉姆,你知道這寶貝兒嗎?”
拉姆不語,臉紅得更加厲害。
張夢蝶隻好問山本一郎,說道:“山本先生,你能告訴我這塊寶貝兒是什麼嗎?”
山本一郎爽朗地笑道:“看你急的,既然是寶貝兒,那就不能隨便告訴別人的嘛!”
張夢蝶近似懇求道:“我不跟你爭這寶貝兒,你就告訴我一下,好嗎?”
山本一郎搖了搖頭,說道:“這次看來,我是不能滿足你的願望了。但我可以向你保證,你和你的太太這幾天可以抓緊時間去親密接觸這個寶貝兒,不然再過一段時間,這個寶貝兒可能就要到我們日本國去安家落戶了!”
“什麼?”張夢蝶緊張地睜大眼睛,“你要把這個寶貝兒弄到日本去?”
“對。”山本一郎自信道,“你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我……我”張夢蝶不知是啥滋味兒,“我說不清。但有一點可以告訴你,雖然我也不是這個地方的人,但我的妻子是本縣人,也就是說,這個寶貝兒是我們家鄉的寶貝兒,怎麼能隨便讓人給搬走呢!”
“我也不是說隨便搬走!”山本一郎著急道,“我是要用錢把它買回去。”
“買回去?”張夢蝶是一個商人,在交易中,他也不知道錢是不是萬能,但憑自己多年的經商經驗來看,不管是什麼值錢的東西,隻要有錢來開路,什麼都是可以擺平的,於是心裏的底氣也就降了一大截。
“對,我這次一定要把這個寶貝兒買回去,讓更多的日本人都能享受到這個寶貝兒的福祉。”山本一郎用穩操勝券的口吻說道。
“我我……我……唉!”張夢蝶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山本先生,你能告訴我,這個寶貝兒究竟是什麼嗎?”
山本一郎笑道:“張先生,你的太太是本地人,她是知道的。”
張夢蝶又轉身麵向拉姆,問道:“親愛的,這個寶貝兒究竟是什麼嘛?你就不能告訴我嗎?”
拉姆羞紅著臉,溫柔地說道:“親愛的,明天……明天你就知道了!”
張夢蝶幾乎一夜未眠,總是在寶貝兒和什麼寶貝兒的猜想中度過了漫長的一個遐想夜晚。
翌日,天剛蒙蒙亮,張夢蝶就起了床,仔細地觀察著這裏景色由暗到明的變化,眼前的景色也一點一點地清晰和明朗起來。張夢蝶獨自一人到土木寺周圍轉悠,拍攝風景照片。
待到吃罷早飯,張夢蝶和拉姆在土木寺一位德高望重的活佛的指引下,從外圍到殿堂,一一走過看過之後,為每一個到這裏來的客人誦念了一段平安經後,說道:“各位施主,還有什麼需要我幫助的嗎?”
山本一郎開口道:“尊敬的活佛,我想把你們土木寺的寶貝兒請到我們日本去安家落戶,你看行嗎?”
活佛說道:“不行。”
“我可以出一些錢,買回去。”山本一郎直接觸及正題。
活佛笑著說道:“這位施主,給錢也不行。”
山本一郎說道:“我可以出高價錢。”
活佛說道:“你的高價是多少?”
山本一郎開口就認為是開了大價錢,說道:“二十萬?”
活佛:“日元?”
“不,是人民幣。”山本一郎解釋道。
“人民幣也不行。”活佛堅定道。
“那五十萬人民幣?活佛你看咋樣,這算是很高的價錢了!”山本一郎心一橫,出到了這個價錢。
“五十萬也不行。”活佛越來越堅決。
山本一郎和土木寺活佛一來二砍,價錢已經增加到了一百萬元人民幣,山本一郎使出了渾身的解數,把價錢漲到了一百萬元人民幣,認為可以成交了,於是說道:“我尊敬的活佛,一百萬人民幣可以成交了吧!”
活佛說道:“尊敬的施主,很抱歉,一百萬也不行。”
山本一郎這下慌了神,沒有想到這個寶貝兒已經到了一百萬元人民幣,活佛都不賣。山本一郎與妻子山口惠子商量了一下,也十分幹脆地給出了二百萬元人民幣,活佛還是沒有答應。
山本一郎在無奈的情況下,抱著最後一線希望,伸出右手三根指頭,說道:“三百萬元人民幣咋樣?”
活佛口中念了一遍“嗡嘛呢叭咪吽”之後,對山本一郎說道:“尊敬的山本先生,我知道你是誠心想買這個寶貝兒,但我要告訴你,不管你出多少價錢我都不賣,一來這是我們的鎮寺之寶,二來這個寶貝兒不隻屬於你一個人或隻屬於你們一個國家,這個寶貝應該屬於我們善良的全人類。雖然這個寶貝兒深居深山,但它會給有緣之人帶來福音的。這不,你看你們夫妻倆,這樣多年,沒有一男半女,來到這裏,與這個寶貝兒親密接觸後,不也就有了一對雙胞胎嗎?幸福應該要由全人類來享受,痛苦就讓我們出家之人為你們消除……”
山本一郎看到活佛態度的堅決和聽到這段福澤人類的大愛之言,心裏自感慚愧,主動向寺廟捐獻了幾萬元的布施之後,不再言買走這個寶貝兒了。
直到這時,張夢蝶仍然不知道這個寶貝兒是什麼,但已經知道了這個寶貝兒十分值錢,也明白了錢不是萬能,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錢來買的。
在活佛的指點下,張夢蝶和拉姆,山本一郎和山口惠子兩對夫婦來到了土木寺的後麵,近距離接觸“龍根石”。
這是一塊酷似陽物的天然圓錐形青石,摸上去光滑如玉,長約7尺,直徑約1.56尺。張夢蝶不禁叫了起來,三步並作兩步,來到這個寶貝兒——男性生殖器的石頭前,虔誠地雙手合十,行了三鞠躬,然後誦念“嗡嘛呢叭咪吽”。
張夢蝶和拉姆盡力按住激動的心情,使勁兒捏住狂跳不已的心。山本一郎和山口惠子更是潸然淚下,他們對這眼前的寶貝兒有說不完倒不盡的恩情,是這寶貝兒,讓他們夫婦收獲了一對雙胞胎,重新獲得了幸福的人生。
山本一郎這次本來是想買走這個寶貝兒的,可是沒有如願,也從活佛那裏知道了這個寶貝兒在群眾的心中有多麼的重要。崇拜生殖器就是崇拜生命,愛惜它就是愛惜生命,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這些天來,山本一郎在梁茹的山山水水間,隨處都能看到生殖器崇拜或水崇拜,總是百思不得其解,既然這次得不到這塊寶貝兒石頭,也要弄清楚這其中的秘密,於是對活佛說道:“我尊敬的活佛,你能給我講講梁茹的地域文化嗎?”
活佛說道:“當然可以。”
山本一郎虔誠地向活佛鞠了一躬,說道:“謝謝你活佛!”
活佛侃侃而談,道:“梁茹的獨特文化源自於這支民族非凡的曆史文化,這個文化就像雅礱江和橫斷山脈的走向一樣,自北向南流淌著,已然數千載。苯教是藏族最原始的本土宗教,信眾與寺院分布在廣袤的藏區中,其中苯教最大的寺廟及其唯一完整的手抄孤本大藏經——《甘珠爾》在梁茹(新龍);格薩爾王是所有藏人心中不滅的神明,千百年來有關格薩爾王的英雄史詩,被民間藝人世代相傳唱,口耳相授。然而,上世紀初,藏學家任乃強先生卻在梁茹(新龍)發現了它的手抄文本,格薩爾因此越出藏區為世界所知。藏曆‘十三’年節這一藏人習俗,已在大部分藏區湮沒無聞,不存在了,唯有在梁茹(新龍)卻格外隆重。說到生殖器崇拜和水崇拜這一地域文化,梁茹人的生殖器崇拜和水崇拜更為突出,至今還有一部分人仍在使用著的古藏語,如:木雅語、曲域語,則實屬文明化石。由此可追溯到曆史的最深處:附國、黨項、東女、白狼羌等等,梁茹的魅力正在於此,它就像曆史長河中的一段回旋彎道,將曆史衝刷下來的金沙盡攬懷抱,並沉積貯藏起來。梁茹地處曆史上‘民族走廊’的核心地帶,加之山高穀深,曆史與地理環境特殊,長期較為封閉,使其固有的古老民族文化傳統被較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形成了康巴文化中獨特的地域性文化——梁茹文化……”
山本一郎和張夢蝶都聽得入了神,被博大精深的梁茹文化所吸引,講到精彩處,還不時地鼓起熱烈的掌聲。
活佛繼續講道:“相傳,拜祭我寺這塊陽具石的,功效都比較明顯,神秘莫測。凡男子到此一拜,便會秉承康巴男人身上那種特有的勇敢、堅強的品性,充滿青春的活力和永恒的力量。而新婚的夫婦來此一拜,便會永浴愛河,子多福多。至於那久婚不孕的婦女,若是騎上該石,立即會珠胎暗結。這個,山本一郎先生應該是受益者吧!所以,人們隻要來到土木寺,都要來拜一拜這塊男性生殖器石頭。因為有的人害羞,又不甘心放棄這塊寶貝兒石頭,於是有的婦女常常是深夜來此祈福求子,引出了不少逸聞趣話呢!”
張夢蝶和拉姆聽得臉一陣紅似一陣,拉姆的胸脯也呼啦呼啦地上下起伏。
山本一郎依舊在向活佛討教,張夢蝶和拉姆與山本一郎、山口惠子、土木寺活佛告別之後,跟隨彭措回到了民居接待室。
好不容易挨到了晚上,張夢蝶和拉姆悄悄溜出民居接待室,徑直向土木寺這塊酷似男性生殖器的石頭跑去。張夢蝶和拉姆圍繞著這塊寶貝兒,作揖、行禮、祈禱、祈福……張夢蝶趁拉姆不注意之時,一把把拉姆抱起來,騎到了這塊碩大的男性生殖器石頭上,拉姆心跳加速,臉色泛著紅潮,感覺到血管裏的血液在加速流淌,荷爾蒙也在體內不停地竄跳,呼吸加快,竟然不自覺地發出了呻吟聲,硬是把個張夢蝶激蕩得大口大口喘氣。
張夢蝶看到拉姆坐在這塊石頭上,身子不由自主地搖晃起來,又聽到磁石般的呻吟聲。張夢蝶雙手虔誠地摸了摸這塊石頭的頭部(酷似男性生殖器的頭部),趕緊把拉姆抱了起來,向附近的山林跑去……
張夢蝶和拉姆仰望星空,看著眨巴眨巴的星星,兩人滿意地幸福地甜蜜地擁抱在了一起,溫存了一會兒,又折回土木寺後麵這塊石頭前,跪下行了三個大禮,然後起身離開。
就在張夢蝶和拉姆離開的一刹那間,拉姆看到了有兩個人向這邊跑來,拉姆拉著張夢蝶的手向另一邊跑去,到了一塊石頭邊,拉姆和張夢蝶蹲下身子,仔細看著來人是誰。拉姆定睛一看,向張夢蝶耳語道:“這不是山本一郎和山口惠子嗎?”張夢蝶捏了一下拉姆的手,兩人深情地吻了一下,起身幸福地甜蜜地回到了彭措民居接待。
51 ...
眼看“十三”年節就要到了。
拉姆溫柔地說道:“夢蝶,我們要過年了,我們還是快些回家吧!”
張夢蝶說道:“你說什麼?要過年了?”
拉姆道:“嗯!”
張夢蝶不解地說道:“親愛的,春節不是還有一段時間嗎?怎麼就要過年了呢?”
拉姆甜蜜蜜地笑了一下,說道:“夢蝶,這是我們梁茹人的新年。”
張夢蝶又道:“是藏曆新年嗎?”
拉姆:“算是吧!”
張夢蝶更加雲裏霧裏道:“怎麼算是啊?”
拉姆說道:“因為我們梁茹這裏的年節與眾不同,有的既過中國傳統春節,也過藏曆新年。但我們這裏的年節就豐富多彩了!”
“哦!”張夢蝶睜大了眼睛,認真地聽拉姆講述。
拉姆講道:“我們梁茹(新龍)縣境內藏族(除日巴鄉和大蓋鄉外)過藏曆新年與甘孜州內大部分地區在時間上有較大的差異,與丹巴嘉絨年相類似,十分特殊,俗稱‘過十三’。且各地‘過十三’的月份也不同,有以下三種情況:蔓青、吳亞、博孜、博美、雄龍西、通宵、皮察、麻日、和平、洛古等鄉在藏曆11月13日過年(即羊月,也有的把羊月算為狗月);樂安、色威、繞魯、甲孜、穀日、甲拉西等鄉在藏曆12月13日過年(即猴月,也有的把猴月算為雞月);尤拉西、子拖西鄉部分村在藏曆3月13日過年。雖然這些地方過‘十三節’的時間上有所不同,但具體過法是大體一致的。”
張夢蝶來了興趣,說道:“親愛的,我長了這麼大,藏曆新年從電視上也看到過,但你們梁茹的‘十三年節’卻還是第一次聽說,也沒有看到過怎樣過‘十三年節’,我一定要好好地過一個‘十三年節’。對了,親愛的,你能給我講講這‘十三節’是怎麼過的嗎?”
拉姆偎依在張夢蝶的懷裏,含情脈脈地講道:“在‘十三’節的前一個月,家家戶戶就要準備過節的食品。29日掃塵除舊,洗衣服、洗頭,準備‘色措’(藏族的一種食品)、肉、奶餅、酥油、血腸、油炸果子等食品。晚上全家人圍坐在藏桌前,一起吃‘古突’。‘古’表示29日,‘突’意為9種食品做成的湯團。到了‘十三節’的這個月,12日上午,男人在家用白馬雞毛或白羊毛穿連在砍下的樺樹枝上,再在柄上縫連經幡,藏語稱為‘鬆星’,每戶2至3棵。同時做好木刀、木劍,每個成年男子一件。晚上,習慣用麵粉或酥油在廚房牆、門、櫃上塗繪“卍”(擁忠),有永固之意,以及‘差達’等吉祥如意圖紋,表示人壽年豐,並準備好佛品敬供和嶺王乘馬草料。‘十三’日早晨雞鳴頭遍,男女主人則起床,女主人首先點燒火塘,須一口氣吹燃或一次點燃以示吉祥。火塘點燃後,女主人即去背淨水,藏語稱為‘曲章’,男主人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是開大門,在客廳裏擺上酒、肉、酥油、果品、‘色措’等食品,再去點燃神香,灑些‘曲章’,高聲念‘戈戈索索’、‘塔伏羅’等祭神語言,呼念其信奉的佛主、菩薩、神山名以求保佑,如家中有僧侶還得念燒香經和護法經。畢後,請諸神入宴。博美鄉境內的群眾還祭奠嶺·格薩爾王,在大門前高喊:‘嶺·格薩爾王來到了,來到我們家裏,還有他的30個將軍也來了,7個大臣也來了,父王森隆、王母共薩拉姆也來了,王妃珠牡也來了!’最後還說:‘請進門入席’。此時不準小孩喊叫和走動。早餐,全家人(包括已出嫁的女子)每人一份‘色措’和肉、奶餅、酥油、人生果等食品,乃至家中的貓狗也不例外。太陽照著山頂時,全村小夥子穿上節日盛裝,拿著木刀、木劍,扛著‘鬆星’到當地神山上祭山神,將木刀、木劍和‘鬆星’插在神塔上,意為裝飾和武裝山神,求山神保佑,並在神塔旁點燃柏枝,撒上青稞酒、糌粑、酥油、茶葉、大米、果品等一起燃燒。小夥子們圍著神塔轉經,跳‘阿拉足’,由一人領隊高喊一句,其餘人緊接一句:‘阿拉足’,‘格八格’,(均為歡樂開頭語)‘中確’(祭龍),‘中冬紮’(像龍一樣),‘窮確’(祭鵬),‘窮當紮’(像鵬一樣),‘打確’(祭虎),‘打洞紮’(像虎一樣),‘多確’(祭熊),‘多冬紮’(像熊一樣)。最後齊聲喊:‘啊拉合約’、‘啊拉窪約’、‘啊拉竹約’、‘啊打切’,爆竹聲、槍聲此起彼落,最後大家在草地上互相敬酒,祝賀節日快樂。‘十三’下午多數以村為單位進行跑馬賽和跳鍋莊,也有的在過‘十三’以前,以鄉為單位集體賽馬和跳鍋莊。”
張夢蝶聽得津津有味,腦袋中不斷地閃現拉姆家過“十三“年節的熱鬧場麵,情不自禁地插話道:“親愛的,這‘十三’節究竟是怎麼來的哦?”
拉姆看看張夢蝶的眼睛,嘴角向上一拉,臉上的肌肉甜甜地動了一下,說道:“關於過‘十三’的來曆,在當地傳說頗多,但集中的傳說大致有三種。”
張夢蝶“哦”了一聲,“願聽娘子細細講述。”
拉姆調皮地指了指自己的粉臉,順勢把頭伸到了張夢蝶的前麵。
張夢蝶不解道:“幹嘛?”
拉姆嗔怪道:“這還不明白?”
張夢蝶仔細地觀察著拉姆的粉臉,說道:“不明白。”
拉姆說笑道:“這天底下沒有白聽的故事,你得付我費用!”
張夢蝶苦笑道:“我真要給你付費用?”
拉姆沒有商量的語氣說道:“一定得付!”
張夢蝶準備從上衣口袋裏取錢,說道:“多少?”
拉姆哈哈笑道:“我不要那個錢!”
張夢蝶無奈何地說道:“那你要……”
拉姆輕輕地努了一下櫻桃小嘴,又指了指自己的粉臉,說道:“這還不明白?”
張夢蝶這才恍然大悟,哈哈哈地笑過之後,在拉姆的臉上親了一下,又在那兩片撩人的嘴唇上使勁兒地吻了一下,說道:“費用夠了嗎?”
拉姆那張粉臉更加紅得動人、撩撥人,張夢蝶的心跳莫名地加快了跳動的節奏。拉姆輕輕地捂住被張夢蝶親過的臉蛋,娓娓動聽地講道:“這‘十三’的來曆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當地高僧智慧禪師喜繞降澤在元朝初年隨八思巴進京朝見元世祖忽必烈時,為展示自己無邊的法力,隨手將一根鐵矛挽成了一個鐵疙瘩,深受忽必烈賞識,當場封為‘瞻對本衝’(瞻對,新龍舊稱;本衝,意為挽鐵疙瘩的官),派回梁茹(新龍)統治一方土地,成為梁茹第一任瞻對土司。喜繞降澤受印返回梁茹,恰逢藏曆十二月‘十三’,為了紀念大師的功德,梁茹人把這一天確定為大慶之日,後逐漸演化為一種地區特有傳統節日。第二種說法是:雪域雄獅嶺·格薩爾王揮師征戰木天王,所到之處,無不為各地民眾斬妖除魔,深受百姓愛戴。到達梁茹的日子也正好在藏曆臘月‘十三’。為了紀念英雄格薩爾來到梁茹,就把這一天確定為自己最重要、最隆重的節日——過年。第三種說法是:名噪一時的梁茹民族英雄波日·貢布郎傑(又稱布魯曼)懷著對農奴主的深仇大恨,揭竿而起,率兵起義,殺富濟貧,並明確宣布:廢除烏拉差役。在控製了整個瞻對地區後,不堪忍受土司頭人剝削的農奴紛紛前往投奔,隊伍日益擴大,各地土司驚恐萬分,決定聯合剿殺。在‘殺盡土司’的口號下,波日·公布郎結決定率兵出征。經占卜打卦,藏曆臘月‘十三’為最佳吉日,於是他便趕在新年來臨之前率兵出征,轉戰南北。曆經17年,先後占領了金沙江以東大片康巴地區,成為梁茹曆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為了紀念這位英雄人物出征,‘十三’成為了梁茹地區的傳統佳節。以上這三種說法年代久遠,有的為民間傳說,有的散見於各種曆史書籍,無法一一得到求證。不管怎樣,但它都與梁茹的曆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從中無不折射出梁茹人民崇尚英雄,張揚個性的特質。值得一提的是,傳說中由於格薩爾王到達梁茹各地的時間先後不一,因此,梁茹個別地區的‘十三’節還有的在藏曆十一月(猴月),來年元月(狗月)、三月(鼠月)的,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區域文化。”
張夢蝶聽完拉姆的介紹,對“十三”節充滿了無限的眷戀,說道:“親愛的,我們還是趕快回家吧,阿爸阿媽他們肯定在等我們呢!”
張夢蝶和拉姆在梁茹縣城買了一些年貨,回到了布都村。
村兒裏早已經充滿了十足的年味兒,家家戶戶都為“十三”年節披上了新裝,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張夢蝶回想自己在春節時思念父親,決定尋找父親。蒼天不負有心人,張夢蝶來到梁茹,不但感受到了梁茹的仙山美景,品味了充滿魅力的梁茹地域文化,找到了父親,還收獲了愛情,心裏美滋滋的。現在,與拉姆回到鄉村,又第一次過上了“十三”年節,更是激情滿懷,亢奮不已。
梁茹的“十三”年節,著實讓張夢蝶入了謎。在“十三”年節期間,張夢蝶感覺到越過越有滋味,越有滋味兒就越不想離開這年節,越不想離開心裏的謎團就越多。
張夢蝶一邊與嶽父紮西阿爸喝著酒,一邊聊道:“阿爸,這藏曆‘十三’年節在藏區都是一樣地過嗎?”
紮西阿爸說道:“其他藏區已經沒有了,我們梁茹藏曆‘十三’年節是我國藏區唯一僅存的典型、代表性年節習俗,它與我國藏區普遍流行的藏曆一月一日為新年的習俗有較大的區別!”
張夢蝶說道:“也可以說梁茹的‘十三’年節目前是獨一無二的了?”
紮西阿爸說道:“也算是吧!”
張夢蝶思緒萬千,思想像脫韁的野馬,自由馳騁。張夢蝶想到,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不能浪費了這美好的時光。於是對拉姆說道:“親愛的,來年你想過幹什麼沒有?”
拉姆說道:“想了,我要做你的賢內助,把公司打理好!”
張夢蝶感激道:“謝謝!我有一個想法……”
拉姆追問道:“什麼想法?”
張夢蝶高興地說道:“我想在梁茹辦一個分公司,規模化經營,爭取通過我們的努力,把梁茹的原生態產品介紹到海南等地,同時也讓更多的外地遊客共同來分享我們梁茹的仙山美景和原生態綠色產品……”
拉姆說道:“好主意,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海南與梁茹之間奔走了!”
紮西阿爸聽得此言,高興地舉起酒杯,說道:“夢蝶、拉姆,來,我預祝你們的事業早日取得成功!幹杯!”
張夢蝶和拉姆雙雙舉起酒杯,與紮西阿爸的酒杯一碰,“幹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