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雅礱江畔歌聲繞
格日溶洞驚夢蝶
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都讓張夢蝶癡迷,但令張夢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梁茹深山峽穀間,還有如此美妙的天籟之音,自己竟然身不由己地被村姑天籟般的聲音引領到了撲朔迷離的洞中……
3 ...
張夢蝶在阿秀和馬哥的帶領下,很快到達了二郎山隧洞景點。
“好美麗的景致啊!”張夢蝶停下了車,拿出相機,“阿秀,馬哥,我們一塊兒合張影吧!這麼好的風景,真像人在畫中遊!”
阿秀、馬哥在張夢蝶的邀請下,也拿出攝像機,陪同張夢蝶在二郎山隧洞景區盡情地拍啊照啊的,張夢蝶從來沒有看到過如此獨特的美景——原始森林、高標準的大建公路、黃色燈光裝點的大型隧洞、造型獨特的旅遊接待室渾然一體,真有天上人間的感覺,對於從小就喜愛山水、喜愛旅遊的張夢蝶來說,簡直就是人間天堂,怎肯就此匆匆告別。
“張先生,天色不早了。”阿秀提醒道,“我們今天隻能住瀘定了,明天再到康定。”
“這兒離康定還遠嗎?”張夢蝶意猶未盡地問道。
“還遠著呢。你看,太陽已經下山了。”
“那好吧。”
張夢蝶收拾好東西,在隧洞口與阿秀、馬哥照了一張合影後,上車,在與隧洞管理站的工作人員道別的一刹那,想起了什麼,“同誌,我看二郎山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嘛,為什麼有一首歌中唱的是那樣的凶險呢?”
不明張夢蝶意圖的管理站工作人員,脫口道:“現在因為這個隧洞打通了之後,就不再走以前的老路了,那是一條生命極點的生死路。”工作人員說完後,做了一個“拜拜”的手勢,轉身向工作站走去,竟然拉開嗓子唱了起來,“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萬丈……”
對於喜好遊山玩水,喜好探險的張夢蝶來說,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再次點燃了張夢蝶心中的探險之火。
“我們改道吧。”張夢蝶向阿秀試探道。
“那不行,隻有改天再來吧。再說了,二郎山的老路我們也沒有走過,聽大家說,那條路極其危險,現在又實行了管製,沒有相關部門的批準是不能獨自駕車走那條路的。”阿秀勸解並安慰道,“等你把你的阿爸找到後,我們專門陪你來二郎山探險,好嗎?”
十分鍾後,張夢蝶一行穿過了隧洞,一片明亮的光直把張夢蝶的眼睛射得眯成了一條縫,到了觀景點,張夢蝶迫不及待地停下了車,拿出相機就哢嚓哢嚓地拍個不停,大有要把瀘定美景盡收眼底裝入相機之意。
看到張夢蝶對高原山水的喜愛之情篤深,阿秀說道:“張先生,這是我們甘孜州的東大門,你現在已經進入我們的藏區了,也就是進入了我們的家園了,這裏離梁茹也隻有兩天的路程了。”
“真美啊,我早就該來了啊!”張夢蝶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你現在來了也不遲啊!”阿秀極盡所能地想讓張夢蝶起程,“我們這裏的風景美如畫,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季季有美景,隻要你喜歡,歡迎你到我們的家鄉梁茹來投資。”
“沒有問題,隻要項目合適,我會考慮的。”張夢蝶一邊拍照一邊說。
“張先生,你看——我們是不是可以走了呀?”
張夢蝶看了阿秀一眼,做了一個歉意的表情,出發了。
4 ...
天色漸漸暗淡下來。
張夢蝶終於看到了小學課文中讀到的《飛奪瀘定橋》中描寫的瀘定橋,心情竟然飛揚起來,沒有先去找住宿,而是直奔瀘定橋。
看到晃晃悠悠的瀘定橋,張夢蝶用手細心地觸摸鐵鏈,看著花格的橋板,清點著鐵鏈的根數,在馬哥和阿秀的攙扶下,才走到了橋的那頭。
關於瀘定橋的故事,張夢蝶以前隻是聽老人們說過,今天是親自到了這座橋上,看到了瀘定橋的相關記敘和康熙大帝的親筆題字,才知道這座鐵索橋是連接內地與邊關、漢族與藏族的連心橋。在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中,瀘定橋再次書寫了英雄史詩,至今讓人景仰和敬重,也迎來了來自中外四麵八方的賓朋觀瞻。
張夢蝶看到橋頭的碑文“一統山河”後,感慨萬千,打心眼裏佩服康熙大帝。這是一個十分精妙的回文,今天讀是“一統山河”,古代讀是“河山統一”,這裏蘊涵了一個都不能少的意思,心裏對父親的思念愈加強烈。
張夢蝶抬頭看見高高的山崖上,一個造型十分別致的建築,雙腳好像有一股力量在牽引,不自覺地登了上去。
張夢蝶順著圓環曲折的雲天梯步登上觀音閣,在青煙繚繞中,紅塵浮躁的心漸漸靜了下來。他徑直走進觀音菩薩的大殿,虔誠地向觀音菩薩叩了三拜之後,抬起頭來,認真地觀看起這裏的塑像和繪畫,竟然發現這個廟宇不一般。細心的張夢蝶一眼就看出了這個寺廟與其他寺廟的不一樣。對於有一定佛學造詣的張夢蝶來說,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竟然在觀音閣裏儒、釋、道三家尊神供奉,香客一炷香火即可同時敬三家尊神,真是和諧共處,共享香客的敬奉,也減輕了香客的諸多煩瑣事。想到這些,張夢蝶心裏想到,在瀘定能看到三家尊神共處同一廟堂,說明這裏的社會是和諧的,鄉村是文明的,人性是美好的,我的父親在梁茹人民的關心嗬護下,也一定過得十分幸福和快樂。
張夢蝶為了自己的父親,也為了遠在美國的母親,還有天下和他一樣正在遭遇單身單親的人們,再次虔誠地向觀音菩薩等三位尊聖上了一炷香,拜了三拜,退出大殿。
張夢蝶站在觀音閣大殿正門口,舉頭遙望。觀音閣與瀘定橋、長征大道在一個中軸線上,直通對麵山腳,心裏對城市的設計師和勤勞善良的甘孜人民油然而生敬意。
街燈次第開放,長征廣場上人頭攢動,音樂四起,來自全州十八個縣的各族人民幸福地手牽手跳起了美麗歡快的藏族吉祥舞。
阿秀拉著張夢蝶,離開觀音閣,湧入到人群中,盡情地唱啊跳啊舞啊。
至於瀘定觀音閣為什麼會三家尊神共奉同堂,張夢蝶隻有找到父親後,再度到此探尋究竟。
張夢蝶在和各族群眾同跳吉祥舞的同時,看到和諧美好的家園,心裏更加渴望與親人的相聚,更加思念闊別二十五年的父親。
5 ...
“張先生,我們今天到康定以後,是先到美麗溜溜的跑馬山上去轉一轉還是……”阿秀試探性地問張夢蝶的行程安排。
“阿秀,昨天由於我的固執,一路上看到美景情不自禁地停下來拍照,欣賞,耽誤了我們的行程。到了甘孜州的東大門,我看到的就不僅僅是美麗的自然山水,還有動人的人情風物、文化,如果按我的秉性,我會一路欣賞一路流連的,這樣就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到達梁茹尋找我的父親了!”張夢蝶深情地說,“我們還是先到梁茹吧,找到父親再來欣賞這些美景也不遲啊!”張夢蝶把這句話說完之後,心裏又覺得後悔起來,因為沿途的美景對他是一個極大的誘惑,補充道:“如果路上方便的話,我看還是可以停下來看一看的。”
“張先生,沒關係,我們一路上都聽你的,你是第一次到我們甘孜來,也是我們梁茹尊貴的客人,我們在路上會照顧好你的。”阿秀大方得體地說,“我們會以遊客的快樂為最大快樂,以客人的最大滿意為最高要求,你就放心吧。”
康定因一首《康定情歌》而聞名於世,張大哥和李大姐的愛情故事因此而讓人知曉,許多慕名而來的中外靚女和帥男在甘孜演繹了一個又一個的動人故事。彎彎的月亮溜溜的城,這是多麼讓人羨慕的地方。今天,一波又一波到甘孜來旅遊的客人,除了覽盡各縣著名景點之外,都要到康定留下腳步,男女攜手相依相伴,專程到跑馬山上去體驗一下浪漫的愛情之旅,去攬一縷溜溜的雲彩。張夢蝶又怎能不想去體驗一下呢。
張夢蝶一邊駕著車,一邊對阿秀說:“阿秀,你知道跑馬山的故事嗎?”
“知道。”
“你去浪漫過嗎?”
“我去過,但沒有……”阿秀因為還年輕,到現在都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仍然隻身一人,當然就不好說出浪漫的事了。
“咋不往下說了?”
“我還……我還……沒有……對象!”阿秀羞澀起來,臉上微微地泛出了兩朵桃紅。
“哦。”張夢蝶輕輕地歎了一聲,不再說話,兩眼平視前方,雙手緊握方向盤,盡情地讓汽車在公路上瀟灑地奔跑。
張夢蝶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還是把這種美麗暫時留在心窩裏,尋找父親要緊,於是在阿秀與馬哥的帶領下,徑直向梁茹奔去。
甘孜境內處處是美景,森林、雪山、草原、高山、峽穀、湖泊、野生動物……蜂擁而來,直撲張夢蝶的眼簾,風景美不勝收。
汽車經過八個多小時的奔跑,終於到達了日思夜想的梁茹縣境。
剛一踏進梁茹縣境,蜿蜒曲折、奔騰不息的雅礱江就舞動婀娜多姿的身姿,發出動人的聲音,一路歡迎著遠道而來的客人。
窗外陣陣清風撩起客人的鬢發,張夢蝶減小油門,放慢了奔跑的速度,他已經被沿途的美景所陶醉了。進入梁茹縣境,這如詩如畫熱烈奔放的雅礱江,掀動著他的情感,這山這水這人,都讓他激動不已,他要好好地把這山這水這人都鐫刻在心田裏。一路走一路高歌。
很快,張夢蝶一行就到了和平鄉格日橋邊,一個特別搶眼的建築群闖入眼球,張夢蝶不由分說,一個急刹車,把車停在了格日橋邊,矗立在江邊,舉首遙望這個別致的建築群,張開雙臂,興致勃勃地引吭高歌。
那山那水那人,怎不讓人動情動心呢!張夢蝶一邊看著眼前的別致建築,一邊不斷地遐想父親當年為什麼要到這裏來追尋目標了。
“阿秀,我們可以過橋去看看嗎?”張夢蝶用商量的口吻征求道。
“當然。”阿秀看看手表,“張先生,但時間不能太長,離縣城還有好一陣的路程。”
“好的。”張夢蝶得到應允後,迫不及待地就往格日橋上邁。
“張先生,不要著急,注意安全。”阿秀關心道。
馬哥緊緊跟隨在張夢蝶的身後,隨時注意張夢蝶的安全,畢竟張夢蝶是在他和阿秀兩人的承諾下親自帶來的尊貴客人,又是為了幫助張夢蝶完成孝子宿願的,為此就更不能讓張夢蝶的安全有任何的閃失。
“張董事長,兩眼平視前方,不要往下看。”馬哥看到張夢蝶在橋上小心翼翼地走,還未到橋中央,身子已經搖擺不定了,提醒道,“眼睛不能往下看,不然滾滾東流的雅礱江水會把你的腦袋弄暈的。”
張夢蝶按照馬哥的提示,順利地到達了河對岸,來到了七彩佛塔前。
張夢蝶快步走近七彩佛塔,親手撫摸這獨特的建築藝術品。
初到梁茹縣境,張夢蝶已經有太多的感動和驚喜了,現在驚喜還在源源不斷地湧來,他已無法控製住自己的情感,張開臂膀,盡力地去擁抱這個龐大的七彩佛塔。他的舉動,引來了轉塔群眾的駐足觀看。
阿秀用藏語與這些轉塔群眾進行交談,直講得轉塔群眾嘖嘖稱讚。
聽到農牧民群眾嘖嘖的讚歎聲和似懂非懂的“哦呀”聲,張夢蝶才放下雙臂,轉身麵向轉塔的信教群眾,麵帶微笑,也跟著“哦呀”起來,算是和大家打了一個招呼。張夢蝶這一“哦呀”恰好是缺牙嘴咬虱子——碰著了,初到梁茹就和農牧民群眾搭上了話,對一個遠方遠地遠道而來的客人來說,比拾到什麼金銀珠寶還尊貴。
就在張夢蝶認真聆聽阿秀、馬哥和這些轉佛塔的群眾閑聊的時候,幾個頭纏紅發辮的高大英俊、皮膚黝黑的梁茹男子走了過來,特別刺人眼球。張夢蝶深深地被這幾個男子頭上的紅發辮所吸引,目不轉睛地看著,生硬地用“哦呀”與他們打起招呼。這幾個頭纏紅發辮的男子禮貌地“哦呀”之後,也圍著這座碩大的七彩佛塔群,按順時針方向轉圈誦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