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的突然出現
裸子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大約誕生在距今2.5億年前的古生代。距今1.35億年的中生代時期是其最繁榮昌盛的時代,當時整個世界大概都被裸子植物所主宰了,這一切都得益於裸子植物頑強的生命力。但是在距今7000萬年的時候,地球上的綠色世界發生了一次大變革,裸子植物的數目開始急劇減少,並出現了滅絕的現象,而取而代之的是能夠開花的被子植物。
這一次植物世界的大變革是突然性的,據專家們介紹,迄今為止,地球上可以找到的裸子植物大概隻剩下700多種,大部分的植物都在那次大變革中滅亡,而餘下的這700多種也多分布在亞熱帶的北部高山地區以及溫帶、寒帶地區,常形成大麵積的森林。在我國也保留著還沒有滅絕的裸子植物大概有280多種,例如有水杉、銀杏、杉木和福建柏等等。但是讓人們始終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為什麼在7000年前,裸子植物就被大量地淘汰了呢?而被子植物又是如何出現的呢?這種突然而激烈的交替在漫長的生物進化曆史中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當時的地球到底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科學家們苦苦地思索著。
一部分科學家根據距今1億年前的地層中的許多化石發現:開花植物也就是被子植物在那個時候突然地大量繁殖起來,在地球的各個角落都能找到梧桐、棕櫚、月桂等開花植物的化石殘骸以及葉子的影跡,甚至有的科學家聲稱已經找到那個時候的被子植物的種子及花粉的化石遺跡。可是這大量繁殖的被子植物是從哪一種植物進化的,又是從哪一種植物過渡來的,科學家們卻至今沒有找到答案。
有的科學家推測,可能那個時候的地球上,從赤道到兩極的氣候沒有什麼分別,都是非常暖和的。但是後來地球上的氣候出現了明顯分化,從赤道向兩極逐漸變冷。除此之外,地球上的溫度、光照、降水等其他因素因為緯度的不同也出現了明顯的區別,地球發生的這些變化最終使地球上的植物分布與種類也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於是形成了今天世界上不同的植物帶。而一些裸子植物可能就是在這次氣候變化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自己的“領地”。但這種解釋不能圓滿說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突然交替的原因。
億萬年前的大自然留給了我們太多的謎團,期待科學家們早日解開被子植物與裸子植物的更替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