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文明在何方

隨著人類對地球和太陽認識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地球並非具有獨一無二的某種優勢。宇宙間隻要有類似地球的環境和自轉速度的星球,都有可能產生生命。那麼,在生命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就一定會出現與我們人類一樣,或超越人類發展階段的高智慧生物。因此,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絕不是孤單的唯一。

1775年,著名的大哲學家康德提出星雲假說,並於《宇宙發展史概論》一書中提出自己的假設,認為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並且他斷言:“他們住的地方離太陽越遠,他們就越高級,越完善。”康德是德國古典哲學最具代表性的大師,他的假說建立在自己的獨立思考之上,具有高度的創造性和前瞻性。不過當時的人們並沒有對他的觀點給予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在這一方麵繼續進行研究。

20世紀初,天文學家們逐漸開始斷言,我們的鄰居火星上有“運河”的跡象。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不僅讓人們意識到火星上可能有水體的存在,更讓人們聯想到火星上或許有高智慧的靈長類生命。然而,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發射的“水手4號”探測器對火星進行了觀測,當它發回的照片展示出來時,徹底讓人們震驚了。原來火星表麵是一個死寂的、充滿隕石坑的荒涼世界,根本沒有任何水體和生命跡象可言。20世紀70年代,蘇聯的“火星6號”探測器飛抵火星,進行了探測和拍攝,更加證實了火星上並不存在生命體。

我們的近鄰上沒有發現地外文明,那麼離我們多遠的行星上才有高智慧的生命呢?人們究竟怎樣才能和他們聯係上呢?

一個關係著全人類的偉大計劃開始實施。1960年,美國實施“奧茲瑪計劃”,由德雷克教授負責。1974年,他設計了一份電報,用二進製符號編寫了1679個信號。11月16日,在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天文台射電望遠鏡慶典上,德雷克把這份電報發往位於銀河係武仙座M13球狀星團。這份被發往宇宙的電報,包含了數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人的概貌的相關數據,以及阿雷西博望遠鏡的大小。人們將這封電報視為“向地外文明的邀請函”,希望能夠收到相應的回複。1972年,“奧茲瑪二計劃”開始實行。1977年,人們搜索到一個“wow”信號。令人振奮的是,經過科學家們的反複分析,認定這並不是一個天然形成的信號。天文學家迪克遜更是認為,這就是地外文明的人工信號,證明了此前發出的電報有了回應。遺憾的是,這個信號卻再也沒有出現。

隨著這些尋找地外文明計劃的緩慢進展,很多科學家開始對這樣的尋找持懷疑態度,甚至懷疑是否真的存在如同人類一樣的高智慧生命。一些科學家認為,生命的形成不是宇宙中一種普遍的必然,而是由很多的偶然性綜合而成的。甚至在生命從低到高的演變過程中,也隨時有著斷裂和滅絕的可能。所以,地球上今天的生生不息並不代表著其他相似的星球一定會產生生命。

人們關於外星是否有文明的問題至今爭論不止,沒有定論。我們期待科技的發展能夠發現宇宙中的其他生命,讓我們覺得自己在茫茫宇宙之中並不是孤單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