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喘口氣,計算一下損失,很快開始對大樓所在的這個街區進行清剿,至少要完成對10棟高層住宅大樓的清查。這時,天色已經黑下來,進一步的行動要在黑暗中進行。
緊張的兩天過去了,大家都十分疲憊,班裏兩人受傷,至今堅持戰鬥。我想把全班休整一下,但是裝甲輸送車把我們運到了第276摩步團分隊剛占領的青年劇院大樓,團長僅給了我們幾個小時的休息時間。過了大約20分鍾,莫茲多克來電,旅長命令全班迅速撤至罐頭廠。他是對的:偵察班需要休息,更需要把傷員送往醫院,而且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光執行與偵察無關的任務。
但是淩晨3時,中校集合全體指揮員布置新的任務,要求我們前進到靠近總統府的一棟高層建築。大樓前是一片沒有遮攔、無處躲藏的廣場,極不容易接近,而計劃與上一次沒什麼不同:特種偵察班在前,海軍陸戰隊隨後,悄悄接近、衝入,然後占領大樓。
(2)跟“黑衣天使”躲貓貓
2004年2月28日,車臣山區。在這裏,“格魯烏”車臣反恐分隊打了一場漂亮的突襲戰。當時,“格魯烏”西方反恐分隊奉命在邊防軍的協助下剿殺號稱“黑衣天使”的車臣匪首格拉耶夫。格拉耶夫是一名慣匪,彪悍凶猛、生性多疑,近十年來一直在牽著俄羅斯特工機關的鼻子轉,在兩次車臣反恐戰爭中,他多次被包圍但又成功地逃脫。然而,這次落入“格魯烏”車臣分隊之手,他就再也別想逍遙法外。
為了拔掉這顆釘子,打掉車臣非法武裝的囂張氣焰,“格魯烏”偵察兵進行了周密偵察,終於查明了他的活動規律和行蹤,特種部隊開始追殺。行動那天,天氣非常惡劣,下著大雪,直升機無法起飛,部隊乘越野車艱難地向山區進行。乘車到達梅特拉達村口後,隊員們走上了羊腸小道,這裏地勢非常險峻,周圍全是懸崖峭壁。最初,司令部隻派了兩組偵察兵,共24人,為防萬一,又緊急補派了第三組,而這個第三作戰小組卻在追剿行動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前麵的特種部隊在山穀中發現了格拉耶夫匪幫的據點,開始呼喚前線航空兵實施火力突擊,呼嘯而至的蘇-24前線轟炸機向格拉耶夫匪幫盤踞的山洞發起了俯衝轟炸,洞口的10名匪徒被消滅。縮進洞內的匪徒使俄軍的強擊轟炸機沒有了用武之地。轟炸機的使用很快就被迫放棄,在高山地區用強擊機轟炸武裝分子,無異於大炮打蚊子。
等天氣稍有好轉,直升機開始在山區上空活動。但是,武裝分子早已適應了山區上空的航空兵轟炸,一看見直升機,匪徒就故意撐起較大的白色罩單,消失在了茫茫的白雪之中,與飛行員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偵察兵發現,格拉耶夫仍然據守在他們上方100米的山洞裏,隊員們連續數次試圖把武裝分子逼出來,但都沒有成功。匪徒們隻是開火反擊,甚至炸毀了一處山崖,用滾石砸擊下麵的俄羅斯軍人,但就是不肯離開盤踞的山洞。在那裏,隻有野獸才能生存。偵察兵看到,被槍炮射擊聲從睡夢中驚醒的熊,從窩裏猛躥出來,非常惱怒。
後來,偵察兵們發現了一條小道,但那裏有敵機槍手把守,而且地形對防守方有利。隻有使用航空炸彈才能把他們炸下懸崖,但此處距峽穀口邊的梅特拉達村隻有2.5公裏,如果使用高爆炸藥,整個村莊可能被夷為平地。
於是,偵察兵沿著瀑布繼續向上攀登,越過海拔3600米的山脈,穿過難以通行的冰川,直接向敵人發動迎麵攻擊。他們承受了一般人所不能承受的高壓、低溫、重負、急行軍。負責指揮此次特種行動的車臣山區陸軍集群司令巴辛中將後來回憶時這樣說:“我們的偵察兵們踏著幾乎齊脖深的積雪爬上了3600米的山脈,在雪地裏隻能看見他們的頭。他們用雙手和自動步槍開道,走得非常慢,一個白天隻能前進800米,山非常陡,坡度達到了65度。3600米的高山意味著什麼?有統計表明,冬天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度。可以知道,當時山坡下已是零下20度了。可我們的士兵最終還是爬了上去,武裝分子有時還可以躲在山洞內烤火取暖,而我們的勇士,為了不暴露自己,甚至不能生火做飯。就在第一周,他們腳上的皮靴全被磨爛了,而隊員們一直在山上戰鬥了兩周,完全超越了人類極限。”
而且,他們還要背負著很多武器裝備。一名在行動中背負功率強大的“虎”式無線電台的軍官,換上服裝,準備上山,格魯烏特種部隊弗拉基米爾上校說:“我看到了他後背上有一大塊斑痕,是經常在山區行動背負電台時留下的,都快被磨黑磨爛了。機槍手更困難,負載約60公斤:輕機槍、1500發子彈、服裝、補給。無線電報務員的負載稍微輕一點:“棺材”無線電台(15公斤)、備用電源、武器。
經過了重重艱難險阻,終於到了匪徒們跟前,但是,由於懸崖和樹木的遮擋,無法使用自動步槍進行瞄準射擊,槍榴彈發射器也無法使用,因為隊員們與格拉耶夫匪幫的距離隻有30米,而榴彈發射的最小射程為50米。沒辦法,隻好使用最後的撒手鐧——“口袋火炮”,也就是投擲手榴彈。格拉耶夫等匪徒最後被迫棄逃,那時候格拉耶夫的雙腿已被凍僵,行走困難,但他還是逃掉了,還隨身帶著自己最喜歡的輕機槍,後來改用輕一些的SVD狙擊步槍。
在通往格魯吉亞的阿瓦洛-卡隆京克斯的公路上,隨後趕來的第三小組擊斃了格拉耶夫。但說起來非常奇怪,因為第三小組沒人和他發生過麵對麵的衝突。格拉耶夫死的時候,屍體上到處都是彈片,他一身破衣爛衫,戴著一頂公雞型毛線帽,一條阿迪達斯運動褲,也被打得到處都洞。中彈後的他,一個人可憐地在雪地裏絕望地爬行,垂死掙紮,最後體力不支,失血過多,死在了山坡上。
可以看得出,他應該是在和第三小組的最後一戰中,被炸成重傷的。一個車臣非法武裝中的老大,人人談之色變的“黑色天使”,跟特種部隊玩了好幾年“躲貓貓”的厲害對手,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地死了。這也是一個謎,因為他死得太玄妙了。
聯邦安全局的情報說,格拉耶夫明白自己無法安全逃到格魯吉亞了,他和兩個忠實的阿拉伯雇傭兵保鏢藏在一個牧羊人的羊圈裏,潛伏一段時間後,在當地達吉斯坦居民的幫助下,準備喬裝改扮,混過邊境,躲進格魯吉亞潘基西峽穀。他甚至剪掉了自1997年製造梅卡恐怖襲擊事件後就再沒剃過的胡子。但不料與第三小組遭遇,他的死亡純屬偶然。但無論如何,格拉耶夫死了。他的死也給逃入深山中的車臣非法武裝以沉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