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彎刀戰士—英國皇家廓爾喀部隊
1、曆史起源
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裏,有這樣一支武裝力量,他們廣泛活躍在外國的土地上,哪裏有戰火,哪裏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的使命就是為外國戰鬥。他們既在科索沃解放軍、東帝汶反政府軍中對政府作戰,也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到塞拉利昂擔任和平維護大使。他們就是來自喜馬拉雅山西部山麓丘陵上的廓爾喀兵。
廓爾喀士兵是英國從位於喜馬拉雅山西部的山國尼泊爾招募的雇傭兵,成員都是黃皮膚、黑眼睛的標準亞洲人。1813年及1816年,英國軍隊在印度曾和廓爾喀人發生過兩次小規模的戰鬥,雖然英國最終贏得了勝利,但廓爾喀人的戰鬥力卻給英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14年,尼泊爾王國的廓爾喀士兵奇襲了克什米爾和不丹。尼泊爾的擴張與當時駐印度的英國殖民軍發生了利益紛爭,當時的英國占領了印度的東北部。於是,英國借口邊防哨所遭到襲擊,調集30000名大軍對尼泊爾發起全麵進攻,與12000名士兵組成的尼泊爾軍隊發生了血腥的武裝衝突。然而,英軍在作戰中吃盡了由廓爾喀人組成的尼泊爾軍隊的苦頭,雙方於1815年簽訂了《瑟高利和約》。
廓爾喀士兵視死如歸、英勇善戰的精神得到了英國人的讚揚,於是英軍夢想將廓爾喀人招至麾下。後來,雙方經過和談,英國取得了招募廓爾喀士兵的權利。由尼泊爾軍隊士兵組成的英國廓爾喀部隊第1、2、3、4步槍營在1815年4月24日成立了。自此,廓爾喀人在英軍服役至今。
在為英軍服役的歲月裏,廓爾喀人參加了幾乎所有與英國或印度有關的衝突。廓爾喀真正與英軍—起作戰是在1857年的印度叛亂中,他們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表現出對英軍的無比忠誠。1857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廓爾喀士兵分別在緬甸、馬來亞、中國的西藏等地、阿富汗、索馬裏島、印度東北及西北邊境、塞浦路斯等為英軍作戰。在此期間,英軍中的廓爾喀士兵不斷增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超過20萬名廓爾喀士兵在法國、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巴勒斯坦、埃及、希臘薩洛尼卡等地與英軍並肩作戰。在此期間,廓爾喀士兵被英國女王授予兩枚維多利亞十字勳章,這是廓爾喀士兵第一次被授予如此高的榮譽。而且,廓爾喀部隊當時還成立了第11步槍營,其他的營也各增加了兩個連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112萬名廓爾喀士兵在40個作戰營,他們隨英軍在敘利亞、意大利、希臘、馬來亞、新加坡、泰國、緬甸等地作戰。其間,7544名廓爾喀士兵失去了生命,23萬人致傷殘。在東南亞茂密的叢林裏,至今流傳著廓爾喀士兵神不知鬼不覺摸到日軍哨兵前,用彎刀割斷他們的鞋帶、大膽戲弄日軍的故事。這一時期,廓爾喀士兵被授予10枚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20世紀20-30年代,國際上相對平靜,但廓爾喀人在印度並不清閑,因為入侵阿富汗的戰爭及與西北邊境部落的武裝衝突仍在繼續。盡管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但廓爾喀人與帕坦人及瓦齊人間的衝突卻如原始人般野蠻與血腥。1935年夏,4團2營A連與一群武裝分子遭遇,肉搏中,對方有人在背後開槍打死了一名年紀很輕的廓爾喀戰士。A連士兵被這種卑劣的行徑激怒了,任務完成時,上士巴比爾右手拎著滴血的彎刀,左手是5個帕坦人的腦袋。行為肯定是違法的,但沒有人阻止他。而對手也早已習慣於雙方的“以暴製暴”。英國一方任何人被俘,下場將會非常淒慘:梟首或閹割,後者有時會由婦女來完成。
1934、1935年,尼泊爾發生了兩次大地震,大批廓爾喀士兵開赴家鄉抗震救災。8團2營士兵哈克比爾?塔帕,擁有超乎常人的聽覺,因此成功救助了很多埋在廢墟下的受難者。該營中另一名英雄是下士南得拉爾.塔帕,被授予英國非戰時最高榮譽-帝國勇氣勳章。當1940年英王喬治六世創建喬治十字勳章時,南德拉爾的英勇行為仍未被遺忘,早已退役返鄉的他又被重新授予喬治十字勳章。30年代末,英控印度的形勢愈發不可收拾,印度人與印度人、印度人與英國人、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衝突日益火爆、頻繁。
1947年印度獨立後,廓爾喀士兵繼續留在英軍中,經過與印度、尼泊爾的談判,英軍保留第2、6、7、10作戰營,其餘的留在印度陸軍。自從馬來亞危機開始(1957年馬來亞獨立),直到1960年,大約有5個廓爾喀作戰營在馬來亞的叢林裏作戰。1962年,廓爾喀士兵移師文萊和印度尼西亞。在1962—1966年印尼的“敵對”戰鬥中,所有的英軍廓爾喀戰士參加了作戰,表現出色,並被授予最後一枚維多利亞十字勳章。兩場衝突中,廓爾喀士兵證明他們是叢林戰的主人。
一百多年來,廓爾喀人一直是英國駐印度軍隊的一部分。但自從1947年英軍撤出印度後,廓爾喀人便移防至馬來半島,在那裏他們曾直接對抗印尼軍隊,他們的戰鬥技能得到極致的發揮。隨著1967年這場小規模戰爭的結束,英軍退出馬來亞半島,廓爾喀人便移師香港,直至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他們便全部移返至英國本土。
1967—1972年間,廓爾喀第17步兵分部的人員從14000人減少到8000人,駐地也由馬來西亞遷到中國香港。在香港,廓爾喀部隊稱為廓爾喀野戰部隊,負責邊防的巡邏和安全檢查。1974年,第1步槍營、第10王子步槍營被部署到塞浦路斯,以抵禦土耳其的入侵。1982年的馬島戰爭,廓爾喀部隊千裏奔襲,參加了聖卡洛斯灣的登陸戰和英軍最後對斯坦利港的進攻。廓爾喀部隊還參與了1991年的海灣戰爭。
每當有突發事件和緊急任務,或是任務區環境惡劣、情況複雜,需要派出一支作風優良、意誌頑強、敢打硬仗的部隊時,廓爾喀部隊總是成為英國陸軍的首選。據稱,英國卸任首相布萊爾向來對神勇的廓爾喀部隊青睞有加。廓爾喀人的作戰信條是:“與其懦弱地活著,不如勇敢地死去。
廓爾喀部隊在聯合國的維和行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並由此在越南、剛果、盧旺達和黎巴嫩、科索沃、東帝汶等國家與敵人戰鬥。現在,英國皇家廓爾喀還在阿富汗執行任務,在打擊塔利班殘餘勢力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據報道,2006年6月4日,廓爾喀步槍第1營和空降兵軍團第3營士兵在阿富汗南部赫爾曼德省瑙紮德鎮以西地區與塔利班武裝展開激戰,戰鬥持續6小時,場麵非常慘烈。
目前,在英國女王的衛隊中,我們也能見到廓爾喀士兵英武的身姿。廓爾喀步槍營在和平時期保持707人的規模,在戰時增加到740人,比英國本土的步兵營人數(約625人)稍多。步槍營包括3個步槍連,即HQ連、支援連、火力支援連。3個連分別命名為A、B、C連,每個連包括3個排和HQ連。A、B連的其中一個排都有5個“米蘭”導彈發射手,C連的第3排包括整個營的突擊手。步槍排包括3個班和HQ排,每個班8人,包括排長、巡官、無線操作手、51毫米迫擊炮操作手、兩個步兵。每個班中的6名步兵配備SA80突擊步槍,其他兩位操作輕型支援武器,都發射5.56毫米槍彈。每個排的一個班都有1名7.62毫米通用機槍射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