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風雨歸途
1945年盛夏,柳碧楊青,綠茵匝地,花豔似血,熏風醉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即將熄滅,開戰六年多的槍林彈雨,把整個地球打得千瘡百孔,然而大自然仍以非凡的能力,修複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蘇聯遠東地區,雅斯克城。
遠山如黛,近嶺含煙,青青芳草,呦呦鹿鳴。鬱鬱林木,掩映著幾座歐式的圓房子,這便是蘇聯遠東紅旗軍獨立88旅的營房。操場上,一隊士兵正在訓練徒手格鬥,拳來腳去,閃轉騰挪,輕似狸貓,快似猿猴,疾如餓虎出山,猛如蒼鷹攫食……
三個英姿勃勃、威武雄壯的軍官高興地欣賞著,並不停地點評,其中一個軍官朗聲高聲喊道:“時間到,停止訓練,原地待命!”
喊話的軍官說的是漢語,再看剛剛停止訓練的士兵,全是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軍人,隻不過身著蘇式軍裝。三個軍官中有一個白膚色、藍眼睛的蘇聯人,看完中國士兵的訓練,嘴裏不停地喊:“哈拉少,哈拉少。”
原來這些接受訓練的中國軍人,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一部分精銳,按著蘇聯遠東軍司令部意見,抗聯把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分散在南北兩個野營的抗聯將士集中起來,編成了教導旅。周保中任旅長,李兆麟任政治副旅長。教導旅下設四個步兵營,兩個直屬教導連。
剛才喊口令的是教導旅副旅長、抗聯三軍總指揮李兆麟將軍,另一名中國軍官是教導旅旅長、抗聯二軍周保中司令。蘇聯軍官叫比戈夫,上將軍銜。
李兆麟將軍微笑著向比戈夫上將說:“上將同誌,通過這一段正規訓練,我軍作戰能力又得到進一步提高,戰士進步非常大。”
周保中接著說:“以前,我們主要是實戰,從戰鬥中學射擊、刺殺、投彈、爆破,現在全麵訓練,不僅學會駕機跳傘、開坦克、打重炮、防生化、武裝泅渡、滑雪越野,而且學習了軍事理論、政治文化……”
比戈夫上將又說了兩個“哈拉少”,然後用生硬的中國話說:“兩位將軍,根據蘇、美、英三國簽署的《雅爾塔協定》,我國政府已正式向日本宣戰,現在正出兵貴國東北,打擊日軍,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需要88教導旅配合,準備從你們這支隊伍中,挑選一批優秀戰士,尤其跳傘技術過硬的同誌,加入我軍,作為挺進東北各地的向導。”
李兆麟、周保中兩位將軍聽了比戈夫上將的話後,異常興奮,分別握住他的手說:“謝謝貴國,謝謝上將,我們的士兵隨便選拔,他們早就憋足勁,要回國打小日本。”
比戈夫鄭重地說:“那就一言為定,兩天後我來帶人。”說完後行了個標準的軍禮出了營地,驅車回蘇軍司令部。
88旅抗聯戰士聽到了這個消息後,一下子沸騰起來了,經過跳傘訓練的,甚至剛剛學會跳傘的戰士,都紛紛寫了請戰書、血書,要求回國參加戰鬥,李兆麟將軍、周保中司令的門坎幾乎給踢平了。戰士們的激情也感染了兩位將軍,他們何嚐不想揮師南下,與仇深似海的日軍做最後的決戰,但一切要服從大局。
夜幕高垂,繁星點點,喧鬧了一天的野營地一片寂靜。往日戰士們早已甜甜地熟睡在夢鄉,而今夜卻是一個不眠之夜。熄燈號吹過後,各營房已熄燈,然而戰士們仍在摸黑議論回國參戰的事,特別是那些跳傘技術好的戰士,唯恐自己落選,更是難以入睡。
直屬連連長鑽天燕子更是輾轉反側。他身旁一個戰士終於忍不住開了腔:“連長你是首長從遼寧老家帶出來的。跟隨他十多年了,你開口求他,一定能讓咱們連回國打仗。”
鑽天燕子說:“趕緊睡覺,瞎咧咧啥呀!”鑽天燕子嘴上雖這麼說,心頭一震,又嚴肅地勸大家說:“別瞎議論了,誰回國參戰首長心裏肯定有數,快睡覺吧!”還有幾個戰士想說什麼,聽連長的口氣非常嚴厲,便把話咽了回去。
鑽天燕子原名叫雁翔,確實是李兆麟將軍的老鄉。九一八事變後第二年李兆麟將軍從北京回到家鄉遼東組織抗日隊伍,鑽天燕子正好在沈寶林的綹子燕子隊裏當馬弁。後來燕子隊成了抗日義勇軍,鑽天燕子從此跟著李兆麟將軍走上了抗日隊伍,由於身手矯捷,有一套穿山越嶺、上樹爬牆本領,戰士們根據他的姓就給他起了個綽號鑽天燕子,久而久之,他的真名反倒被人忘卻了。
年紀不到三十歲的他,卻是身經百戰的老戰士了。他曾給李兆麟將軍當了幾年警衛員,後來提升為直屬連連長。他嘴上說讓戰士們睡覺,自己卻心潮起伏,思緒聯翩無論如何也難以入睡。
東方的天際剛泛魚肚白的時候,鑽天燕子再也躺不住了,他翻身起來,輕輕穿上衣褲,悄悄地摸出營房。其他戰士也根本未睡著,呼啦啦起來伏在窗戶上看到曙色朦朧中他們的連長,向燈火通明的旅部走去。方才勸鑽天燕子的那個戰士調皮地學著他的腔調道:“別瞎議論了,誰回家參戰首長心裏肯定有數,快睡覺吧!”逗得滿屋戰士大笑不止。
李兆麟、周保中兩位將軍更是徹夜難眠,他們詳細地翻閱著戰士們的訓練檔案,審核戰士們的請戰書,淩晨三點,終於把名單敲定下來。二人伸了個懶腰,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報告總首長,我給你們送夜宵來了!”隨著報告聲,警衛員小李子端著兩盤黑麵包,一盤香腸,一瓶伏特加酒走進來。
李兆麟將軍看到警衛員,心疼地說:“小李子呀!白天訓練了一整天,你夠辛苦的了,早點休息吧,還送啥夜宵。”
小李子二十出頭,一米八的個頭。一身蘇式軍裝利索幹淨,顯得英俊瀟灑。聽到李兆麟將軍關愛的話,接茬說:“首長更辛苦,勞心勞神,我們隻是勞力。”
李兆麟將軍瞅了小李子一眼問道:“小李子呀!你是全旅跳傘比賽第一名,為啥不寫申請回國作戰呀?”
小李子聞言臉色一紅,訥訥道:“當時,當時,我真寫了,後來又覺得給首長當警衛員責任更重,所以沒敢交申請書。”
周保中聞言一陣朗笑說:“李兆麟,大家都說你政治突出,這不,連這小子都學會了你的政治工作,元帥啥樣士兵啥樣。”
小李子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兩位將軍邊說邊笑用起夜宵來。這時周保中警衛員小劉也報告進來,為首長送來兩暖瓶開水。周保中半開玩笑道:“小劉呀,你不想回國當蘇軍的向導呀?”小劉個子雖小人卻機靈,他瞥了一眼小李子道:“我沒有人家會說,全聽首長安排。”
李兆麟將軍幽默道:“看,這些小家夥一個比一個奸,說話滴水不漏。”一句話把四個人都逗樂了。笑聲未了,鑽天燕子大聲報告說:“報告首長,我代表直屬連請求回國參戰!”
周保中笑著說:“這不說曹操,曹操就到了,看來咱倆這一宿都不能眯一覺了。”李兆麟將軍細心做了鑽天燕子的思想工作,他心悅誠服地回到營房又去做戰士工作去了。
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正式向日本駐蘇大使佐藤,發表了關於蘇聯政府對日作戰宣言,次日蘇聯紅軍進入了東北,以優勢兵力向日本關東軍大舉進攻。8月9日延安新華通訊社發表了毛澤東《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應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蘇聯及其他同盟國作戰。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應在一切可能條件下,對於一切不願意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10日和1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受降及配合蘇軍作戰等七道命令,隨後我軍在東北、平津等十幾處前線陣地向日偽軍展開了全麵大反攻。蘇聯紅軍某部為了早日消滅日本關東軍,特意到88教導旅選向導和特別戰鬥組。
比戈夫上將選人的標準很高,被選上的同誌有的三五個人為一組深入敵人後方,獨立作戰,有的單獨派到前線當向導,有的則當翻譯……李兆麟將軍日夜不停地和每一個戰士談話,布置任務,並嚴明了紀律,57個戰鬥小組嚴陣以待。
兩天後比戈夫上將選走了88旅幾百名戰士,這些精兵強將組成了特別戰鬥組,戰友們灑淚相別,留下來的戰士望眼欲穿,都希望回到祖國加入戰鬥。小李子、小劉更不例外,雖然兩個人隻有二十多歲,卻是有五年軍齡的老戰士了,他們畢竟年輕,嘴上不說,心裏卻像長草一樣,但自己是警衛員,首長身邊更需要他們,隻好默默地放棄這個機會。
蘇聯對日宣戰和毛澤東主席的聲明、朱德總司令的命令,使抗聯官兵無比興奮。在周保中、李兆麟的主持下,教導旅在駐地召開了反攻東北、配合蘇軍消滅日本關東軍的誓師大會。周保中做了報告,李兆麟作了講話,戰士代表張祥在大會上發言。大家都表示隨時準備跟蘇聯紅軍進入東北。
日本關東軍在強大蘇聯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及東北抗日聯軍的打擊下,迅速被擊敗。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在投降書上簽字。
日本投降,東北光複的消息傳到雅斯克,遠東88教導旅行營,又被這石破天驚的消息攪得沸沸揚揚。李兆麟將軍從蘇軍司令部開會回來,一路上興奮不已。小李子一到營地,便舉起一麵紅旗滿營地邊跑邊喊:“日本投降了,我們勝利了!我們要回國了!”加入他的行列的人越來越多,最後所有的人都出來歡呼奔跑。抗聯官兵與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一道,歡慶這一偉大的曆史性勝利。
一切訓練都停了下來。戰士們最初三三兩兩交頭接耳議論:我們什麼時候回國,跟蘇聯紅軍一起痛痛快快地打擊殘餘日本勢力。後來見上級沒啥說法,就紛紛去找領導,要求回國參戰。這天,李兆麟和周保中正在研究工作,門外傳來了吵鬧聲:“小李子,我們要見總指揮,快去通報一聲。”
“不行,總指揮正和周司令開會。”
“開啥會呀,是商量回國的事吧?”
“內容我不知道,你們等一會兒吧!”
“等不了,當向導我沒去上,都這節骨眼了,還不回國,在這訓練誰能訓下去,我非進去不可。我們是代表100多弟兄來的,你再攔擋,我就硬闖,別說我衝你來。”
“別當幾天警衛員,連老哥們都不扯了,誰都有求人的時候。”說話的戰士分明有了幾分火氣,小李子年輕氣盛,此時也來了火說:“誰不想回國跟小日本幹一場,我是全旅跳傘第一,卻沒當上向導,你衝我發火,我衝誰發火去?”
“衝我發吧!都誰有火一起來。”
正在大家爭執的當口兒,李兆麟將軍出現在門前,幾個戰士一齊立正敬禮,異口同聲地喊道:“總指揮!”李兆麟將軍一向作風嚴謹,雷厲風行,嚴於律己,關心同誌,愛兵如子,在隊伍上威望極高。在大山裏打遊擊時,一聽說李兆麟將軍來了,戰士們都自覺整頓軍容。冬天時,有人趕緊抓兩把雪在臉上搓搓,就算洗把臉,再見他。
幾個戰士喊了一聲總指揮,便怵在那裏誰也不哼聲了。小李子見眾人不說話,頓時來了勁:“闖呀!往裏進呀,有啥話說吧!別淨跟我發脾氣。”
李兆麟將軍詼諧地說:“小李子,沒回國當向導你不也有情緒嗎?這很正常,我和周司令也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一句話把眾人逗樂了,尷尬的氣氛緩和下來。幾個戰士檢討道:“總指揮,都是我們不好,太著急回國了。”“總指揮,都是我們不好,不該衝小李子發火。”
小李子也接茬道:“都是我不好,沉不住氣跟大夥頂嘴。”
李兆麟將軍笑了笑:“大家不必自責,著急回國有啥不對?這種積極性非常好,我已與蘇聯紅軍司令聯係,一兩天就有消息。”眾人還在檢討:“我們不對,我們不好,讓總指揮上火了。”
李兆麟將軍幽默地說:“大家都好,大家都對,就是小日本不好、不對,他們不應該侵略中國,這回他們要上大火了。”一句話逗得眾人哄堂大笑。
88教導旅回國的日子迫近。根據中共代表與蘇方就政權接收問題的協商,在東北已解放的縣以上地方,設立接收點,派抗聯人員去主持接收。為了方便工作,我方一個幹部要兼任蘇軍衛戍司令部副司令員。
88旅的抗聯官兵,把回國後各地人員都詳細分了組,並做好充分準備。李兆麟將軍回到哈爾濱工作,周保中將軍去長春、沈陽工作。起程前他們召開了全體官兵會議:“同誌們!我們盼望的日子終於到了,蘇聯紅軍幫助我們解放了東北,我們就要回國了。”
聽到這裏,熱淚盈眶的戰士們喊起口號:“蘇聯紅軍萬歲,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萬歲!”
全體官兵振臂高呼,口號聲響徹雲霄。
口號聲一落李兆麟將軍接著講道:“蘇聯紅軍不能長留中國,收複失地,接管地方,建立新政權的任務,還要靠我們自己來完成。回國後的任務將會更艱巨,需要更多的人。黨中央從延安和關內派了大批幹部到東北,增強我們的力量,接收蘇軍解放的地方,建立人民民主政權。我們人少任務重,每個人都要做好思想準備,去應付各種複雜而危險的情況。這次任務不比與敵人麵對麵,真刀實槍地作戰,我們是人民的軍隊,我們的一切行動都要維護人民的利益,保護人民,愛護人民,特別要尊重幫我們打敗日本侵略者的蘇聯紅軍,要與他們兄弟般相處。他們不熟悉我們的環境,不懂中國語言,不習慣我們的生活,我們一定與他們密切配合,保衛好,鞏固好,建設好新政權……”
李兆麟將軍的講話博得了一陣又一陣熱烈掌聲……
初秋9月,金風送爽,玉露沾衣,天高雲淡,雁陣南歸。一列瓦罐貨車,由蘇聯沿著中東鐵路,風馳電掣地駛向中國,在國境線更換了機車之後,進入中國境內,列車駛進綏芬河地界。
綏芬河有兩條河流,南源於吉林省溫嶺的稱大綏芬河;北源於黑龍江省太平嶺的稱小綏芬河。兩河在黑龍江東南部交彙,然後經由蘇聯注入日本海。
在大小綏芬河彙合處有一座璀璨的明珠城——綏芬河鎮,它是一個重要的陸路口岸,地處濱綏中東鐵路東段的終點,是連結歐亞大陸的重要樞紐,素有“東方旗鎮”之稱。李兆麟將軍率遠東88獨立教導旅幾百名官兵,從蘇聯歸來,在這裏短暫地停留一下便向牡丹江進發。
綏芬河有個支流叫洛河,在黑龍江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河流。河南省的洛河因三國時期大才子曹植的《洛神賦》而聞名今古。而這裏的洛河因演繹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正義與邪惡之戰,載入了抗日戰爭史冊。洛河橋是全長八百米的鋼鐵結構的橋梁,由修建中東鐵路時俄國工程師所設計,其結構與鬆花江鐵路橋相似。橋頭築有雕堡,供守橋士兵瞭望守護。抗聯官兵所乘坐的瓦罐車高鳴著汽笛,緩緩地駛向洛河橋,守橋的蘇軍士兵行注目禮。
初秋的洛河水隔外的清亮,略帶一點涼意的晨風吹來,碧綠清澈的河麵泛起了層層波浪,一疊追著一疊向前奔去,旭日東升,朝霞鋪錦,洛河像大地抖動的彩綢。
突然,河麵一條漁船箭離弦似的飛駛過來,打破了畫一樣寧靜的洛河。轉眼之間小漁船躥到橋下打一個轉急停下來,船上有四個背著炸藥包的漁夫打扮的壯漢,其中三人迅速從船艙裏拽出鐵錨,在手中搖了幾下甩了起來,準確無誤地鉤在橋的橫梁上,然後,兩腿扭著麻花,雙手交替迅速向上攀去,他們顯然是準備炸列車的。
橋離河麵隻有二十多米距離,那三人已經攀了一半,守衛大橋的蘇軍士兵從遠處發現了河上漁船的異常行動,便鳴槍示警,並用衝鋒槍掃射攀爬橋梁的人。然而,由於橋頭距橋中心有四五百米遠,那三人又在橋下攀爬,蘇軍士兵的射擊角度受限,所以根本阻止不了那三個人的行動。
槍聲驚動了車頭、車尾擔當警衛工作的戰士,槍聲也驚動了剛剛起床的李兆麟將軍,列車緊急刹車停在橋半中央。警衛員小李子剛想往外去了解一下情況,就與進門報告的警衛戰士撞了個滿懷,他急切地問:“列車怎麼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