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大結局(1 / 2)

…………

樓蘭在尉瀾的帶領下越來越繁榮,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

在漢武帝西征大宛國之後,三十六國的地界徹底加入了大漢王朝的版圖之內。

其中故事蜿蜒曲折,尉瀾也算是功不可沒,在漢武帝還沒有東征之前,他就率先把對他發動戰爭的多個小國兼並了。

但他並未傷及平民,有些更是直接讓人投降,不造殺孽。從而減少了戰爭的數量,算得上功臣。

雖然歸入大漢版圖,但依舊有著樓蘭國這三個字,就好似諸侯國一般,隻是“國中國”,要收到漢朝的統治。

至於他的大伯安歸做了一段時間的樓蘭王,與匈奴有聯係…在一次矛盾中遭到刺殺身亡,當時正處緊要關頭,尉瀾也翻身乏術,隻能不了了之……

他的“父親”尉屠耆在哥哥身亡之後,迅速回國,繼承王位,最後和尉瀾南征北戰,戰功赫赫,馬川也伴隨左右,最後功成身退,傳位給尉瀾,帶著幾個美人到處雲遊玩樂……

“西域”之名蓋過了成了曾經三十六國的總和……

對於這一點,尉瀾根本沒有任何異議,這本來就是華夏大地,悠悠五千年歲月,改朝換代是常事,他也算是一方諸侯。

有著21世紀的記憶,超越了兩千多呢的思想,他的治理可謂是勝人百倍,大力發展畜牧業,還種植植被,以防以後荒漠化,修建水渠,還在塔裏木河那邊做好疏通導灌的防護措施。

短短三年年時間,在樓蘭的版圖擴大了原先的十倍之上,綜合實力確實卻要勝過剩下的西域全部諸侯國的聯合。

樓蘭的商業化也全麵發展,專門組織商隊進關到中原托運貨物,可謂是造福多方。

而樓蘭優待百姓的條件是出了名的,其他小國的民眾都聽說,一時間又引起一陣遷徙浪潮,周圍諸侯國的百姓紛紛跋山涉水,要宰樓蘭安定居所。

這樣的人口來了,肯定要吃飯,要吃糧食,凡事來樓蘭的,都先簽契約,然後自耕自給……

樓蘭經過幾年發展,土地開荒得越來越多,水稻種植也開始覆蓋起來,人人都吃上了熱米飯,加了更是有了存糧,都是眉開眼笑,過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安穩的生活。

而這些人談論最多的自然就是尉瀾,因為他如今儼然是西域之首,算是戰勝於朝廷之內了,他的故事變成了很多小孩子童年裏的高大形象。

而他把九九乘法表雕刻了出來,再開設學堂,讓那些小孩都讀書認字。

……

時間總是飛快,這一日,尉瀾麵帶喜色,拉著雲朵等眾女在坐在猛獸身上,向羅布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