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若初與李五航對視一眼,聽她這一說,二人都感覺這事兒興趣是有了頭緒。
“那你可能畫得出那人的樣貌,可還記得有什麼特征?”
那婦人想了想,隻怪自己當初沒留個心眼兒,這會就是想記起點兒什麼,她怕是也記不得了。
她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我也隻是路上遇著了,匆匆一麵,這都好些時候了,我也隻是記得這麼件事兒,那人長什麼模樣,我是當真不記得了。”
這一聽,蘇若初頓時便泄了氣兒,唯一有可能的線索,也在這兒斷了。
不過,隻要有線索,蘇若初不怕找不到別的辦法:“這也怪不得你,村子裏雖說不是時常有生人,可偶爾有回生人,也不是什麼怪事兒。”
“我也見過一個生麵孔,是個婦人,年紀不大,身材勻稱,看與一般的婦人沒什麼兩樣。”
“她走路是低著頭,也沒看清她的臉,這麼一想,還真是奇怪的很。”
蘇若初聽了這些,可以初步斷定:“這些孩子都是在村子裏失蹤的,平日裏熟悉的地方,畢竟不是走足,再加上你們也見過幾個陌生的麵孔,看來是有人有意而為之,而且還不止一個人。”
李五航也是一邊思索著一邊說道:“褚兄弟說的對,剛才我琢磨了好一會兒,這人販子把孩子拐走了,多半是要有用處的。失蹤的都是女童,於他們最有好處的,要麼就是賣去了青樓,要麼就是賣去大戶人家做丫頭,再有就是……賣到哪戶人家去做童養媳。別的去處我也想不出了。”
說完,李五航便看向了蘇若初:“小子,你說呢?”
對於他的說法,蘇若初很是讚同:“頭兒說的不錯,我們先差人去青樓裏找找,打聽看看有沒有新買的小丫頭,至於別處就隻能靠你們自己去打聽了,這是誰家裏買了童養媳,一定要去問個清楚。”
村長對於此事也很是擔憂,還向李五航提出:“李捕頭,這些人會不會再到村子裏來偷女童,不如我們設個套,等著他們往裏鑽,便能知道拐走女童的人都是誰了。”
“這樣不好,如此一來危險甚大,若是我們撒出去的餌也讓人家抓走了,我們還是沒抓著人,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蘇若初帶上自己畫好的圖紙,與李五航先回了衙門,細細分析此事原委,出去青樓盤查的人也一一回了衙門,都說青樓裏沒有什麼異樣。
“你們穿著這些當差的衣服去查,查不出什麼異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不如換身衣服喬裝改扮,成為青樓的座上賓,那青樓裏的人自然是什麼都會說了。”
李五航聽了蘇若初這話,伸手就給了那兩個沒腦子的一人一記板栗:“你們兩個不中用的,聽聽這小子的辦法,還不讓人去辦?”
“可是頭兒,我們剛才都已經去過了,怕是那青樓裏的人都見過我們的了。正好換了身衣服再去,讓人看出來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