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1 / 3)

成功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

1.野心是成功的動力

法國一家電視台有一檔智力測驗節目,叫《誰是未來的百萬富翁》。因為獎金豐厚,懸念迭出,該節目吸引了眾多的法國觀眾。

這檔節目有一個特點,就是參加者每答對一道題目,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而如果繼續答題時沒有答對,那麼就退出比賽,並且被剝奪已經取得的獎勵。

前十幾期節目中沒有一位參與者能夠獲得100萬的獎勵,能夠在節目中有所收獲的隻是一些見好就收、功成身退的人。

節目開播幾年來,雖然參賽者強手如林,可真正一路過關斬將直到最後的人卻從未出現過。因此,幾乎所有的參與者都有心理定勢,最多得到10萬左右的獎勵,便放棄答題,退出比賽。

直到一位叫克拉馬的青年人的出現,這種狀況才得到改變,節目第一次產生了百萬巨獎。

令人奇怪的是,克拉馬取得百萬巨獎並不是因為他知識淵博,據當地媒體評論說,成就克拉馬的不是他的學問,而是他的心理素質和野心。

因為在獎金達到50萬之後,每一道題都相當簡單,隻需略加思考,便能輕鬆答出。那麼多人與巨獎失之交臂,都是因為自己“功成身退”的心理定勢,因為自己沒有成為百萬富翁的勃勃野心。

法國媒體大亨巴拉昂於1998年去世,他在遺囑中把100萬法郎作為獎金,獎給揭開貧窮之謎的人。

在45861封來信中,隻有一位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中謎底。那個小姑娘說:“窮人最缺的是野心!”這個謎底轟動了歐美,幾乎所有的富人都承認:“沒有野心就沒有今天的財富。”

感悟瞬間:

很多人在小的事情上能夠保持自信,而一旦麵對挑戰性比較大、實現起來需要很大難度和很長時間的事情時,他們就退縮了,因為他們沒有必勝的信心。很少有人相信自己能夠成為百萬富翁。但是,如果你仔細研究百萬富翁的創業史,你會發現,他們當中很多人出身平凡,而且智力並不比常人出眾。他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有必定會成功的信念,那就是野心!正是受這種勃勃的野心的推動,他們才能對任何挫折都不低頭,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直到到達成功的頂峰。

2.我很重要

二戰後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中,日本失業人數陡增,工廠的效益大滑坡,很多公司前途危在旦夕。

一家瀕臨倒閉的食品加工公司為了起死回生,決定裁減三分之一的公司雇員。高層決定裁撤的雇員有三類:清潔工、司機、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倉庫保管員。總共有三十餘位。

人事部經理找他們談話,說明了公司的窘迫處境,以及裁員的意圖,並且表示希望他們諒解。

一位清潔工說:“我們很重要。如果沒有我們打掃衛生,沒有清潔、優美的工作環境,其他員工怎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一位司機說:“我們也很重要。這樣多的產品沒有司機怎能夠迅速銷往市場?”

一位倉庫保管員也說:“我們同樣也很重要。戰爭剛剛過去,許多人掙紮在饑餓生死線上,如果沒有我們存在,這些食品豈不是要被流浪街頭的乞丐們偷光搶光嗎?”

人事經理覺得他們的話都很有一番道理,經過全麵權衡,最終決定不再裁減公司雇員,並且重新製定了管理策略。

人事經理還在公司入口處懸掛了一塊匾,上寫四個大字:“我很重要”。

從此每天公司職工來上班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四個字。而且,有了上次的裁員事件,人人都十分珍惜目前的工作機會。無論第一線職工還是高層白領,大家都認為領導很重視自己,因此工作也很賣命。“我很重要”四個字調動了全體職工的敬業精神。

於是,這家公司平安地度過了經濟危機。幾年後,經濟危機結束了,該公司迅速崛起,一躍成為日本的王牌公司之一,即現在眾口皆碑的“鬆下公司”。

感悟瞬間:

任何時候你都不可以看輕了自己。即使你在公司的職位十分卑微,你也要具備敬業精神,也要努力工作。如果你首先看輕了自己或者自己所做的工作,那麼你就不可能從工作中學到很多東西。

3.在搏殺中成功

有一個年輕人,因為家貧沒有讀多少書,他去了城裏,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發現城裏沒一個人看得起他,因為他沒有文憑。

就在他決定要離開那座城市時,忽然想給當時很有名的銀行家羅斯寫一封信。

他在信裏抱怨了命運對他是如何的不公,“如果您能借一點錢給我,我會先去上學,然後再找一份好工作。”

信寄出去了,他便一直在旅館裏等,幾天過去了,他用盡了身上的最後一分錢,也將行李打好了包。

就在這時,房東說有他一封信,是銀行家羅斯寫來的。可是,羅斯並沒有對他的遭遇表示同情,而是在信裏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羅斯說:在浩瀚的海洋裏生活著很多魚,那些魚都有魚鰾,但是唯獨鯊魚沒有魚鰾。沒有魚鰾的鯊魚照理來說是不可能活下去的。因為它行動極為不便,很容易沉入水底,在海洋裏隻要一停下來就有可能喪生。為了生存,鯊魚隻能不停地運動,很多年後,鯊魚擁有了強健的體魄,成了同類中最凶猛的魚。

最後,羅斯說,這個城市就是一個浩瀚的海洋,擁有文憑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很少。你現在就是一條沒有魚鰾的魚……

那晚,他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一直在想著羅斯的信。突然,他改變了決定。

第二天,他跟旅館的老板說,隻要給一碗飯吃,他可以留下來當服務員,一分錢工資都不要。旅館老板不相信世上有這麼便宜的勞動力,很高興地留下了他。

10年後,他擁有了令全美國羨慕的財富,並且娶了銀行家羅斯的女兒,他就是石油大王哈特。

感悟瞬間:

現實生活中,很多身體健全的正常人一生庸庸碌碌,相反身體有殘障但卻在某一領域做出貢獻的卻不乏其人。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令人匪夷所思的強烈對比呢?正像文中所述的那樣,鯊魚因為沒有魚鰾,所以它們就更加努力地求生存,在求生的過程之中,它們的種群不但沒有消失,而且進化得更加強大,最後倒成了大海之王。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人類。一個健全人因為生活得太容易,於是他便會不思進取,而一個殘疾人為了能過上像健全人一樣的日子,就不得不付出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努力。最後,健全的人碌碌無為,而殘疾人通過自己不懈的奮鬥,成為命運的寵兒。

4.堅持是成功的代名詞

在一所中學裏,有—位老師經常彈奏《致愛麗絲》,在空曠的琴房裏,樂音非常美妙,音質之純美是一般的音響不能演繹出來的。

有一個人羨慕地問她:“如果我能像你這樣演奏需要多長時間?”

她微笑著說:“10分鍾。”

那人很吃驚。她說:“是真的,不過我說的是每天10分鍾。”

原來她隻是—位地理老師,根本就沒有多少音樂常識。3年前,有—家私人企業捐贈了那架鋼琴,一直放在琴房裏,但學校裏一直沒有音樂老師,於是,她便成了這架鋼琴的主人,每次課間10分鍾,她就到琴房裏練練,從最初的音階開始。不過,她隻有10分鍾,10分鍾之後,上課鈴聲響,她就得停止。

一位前來聽課的大學畢業的音樂教師偶然聽到她彈的那首鋼琴曲,隻聽出了唯一的一個音符沒有彈好,其餘的就無懈可擊了,音樂教師還以為演奏者是科班出身。

10分鍾能做什麼呢?是伸個懶腰喝口茶的時間,是閑聊打趣的時間,但她卻能夠充分利用,達到了專業的水準。

幾分鍾的時間並不長,但如果能利用起來並持之以恒,這些短短的時間就有可能成就一個人,因為再大的事業和成就所需要的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都是由短短的幾分鍾累加起來的,當然這些應該是毫不拖延並加以充分利用的幾分鍾。

感悟瞬間:

堅持常常是成功的代名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樣的道理人人都懂,但並非人人都能付諸行動。如果你能堅持,你就能取得更多的成功。

5.成功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他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

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

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曆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學係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

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作為畢業論文題目,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後,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現象雖然東方甚至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但至今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並加以研究。

驚喜之餘,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樸正熙。

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麼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它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並不難達到,隻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足夠你圓滿地做完一件事情。

感悟瞬間:

很多事情並不是因為難而使我們不敢去做,而是因為我們不敢去做而變得很難。許多人在還沒做一件事情以前就已經被嚇倒了,因為他聽到很多人都說難,他就相信這件事情真的很難,從而也就失去了努力的勇氣。但他們從沒想過說這些話的人也許都是一些懼怕別人超過他們的人故意設下的陷阱,也從沒想過自己會比說這些話的人要強,自己可能完全有能力超越別人,他們隻是被別人盲目的言語嚇倒了。所以,做你想做的,在做之前什麼都不要去想,在行動中你就會發現,事情並不像人們說的那麼難。